新生儿丙酮酸激酶缺乏症一例

来源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yww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儿男,生后35h,主因“发现皮肤黄染13h”入院,不伴呕血、便血和发热。患儿系第2胎第1产,足月剖宫产出生,出生体重3300g,否认宫内窘迫及生后窒息史。脐带、胎盘、羊水均正常。母血型O型、Rh阳性,孕期体健。患儿父母均系北方人,否 Children male, 35h after birth, mainly because of “skin yellow dye found 13h ” admission, without hematemesis, blood in the stool and fever. The second fetus in children with the first production, full-term cesarean section birth, birth weight 3300g, the history of asphyxia and postpartum asphyxia. Umbilical cord, placenta, amniotic fluid are normal. Maternal blood type O, Rh positive, pregnancy health. Pediatric parents are northerners, no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应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我院产科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出生的所有活产早产儿进行研究,统计BPD发生率,并
目的探讨早产儿重度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2008—2009年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重度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早产儿为观察组,同期轻度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早
目的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分为胆红素脑病组(脑病组)与非胆红素脑病组(非脑
目的探讨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SNAP)与危重病例评分在新生儿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7年入住我科的新生儿,于住院24h内同时应用两种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对不同疾病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