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米夫定单药及其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比较

来源 :中华肝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19132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初始联合或拉米夫定单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年的疗效.方法 60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接受初始拉米夫定(LAM)与阿德福韦酯(ADV)联合抗病毒治疗,为初始联合组;55例接受拉米夫定(LAM)单药抗病毒治疗,为LAM单药组每1~3个月检测患者肝功能、肾功能、甲胎蛋白、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血清HBV DNA、凝血酶原时间(PT)、肝脏的超声或CT检查,分别在治疗12个月和24个月时比较疗效.组间均数比较用Mann-Whitney检验,相关性分析时采用Pearson双侧t检验.结果 初始联合组45例治疗12个月时血清HBV DNA阴转率为51.1%(23/45),而40例LAM单药组HBV DNA阴转率为47.5%(19/40);至24个月时,初始联合组HBV DNA阴转率达86.7%(39/45),LAM单药组为60.0%(24/4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始联合组治疗24个月时,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43.5%(10/23),LAM单药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30.0%(6/2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复常率在初始联合组治疗12个月时为71.1%(32/45),LAM单药组为65.0%(26/40),至24个月时两组ALT复常率分别为88.9%(40/45)和75.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始联合组在治疗12个月和24个月时,分别有4.4%(2/45)和6.7%(3/45)发生病毒学突破,但均未检测到病毒学变异,LAM单药组在12个月和24个月时分别有22.5%(9/40)和37.5%(15/40)发生病毒学突破,并分别有17.5%(7/40)和32.5%(13/40)的患者中检测到病毒学变异,均较联合治疗组高(P<0.05).初始联合治疗更能改善肝功能,Child-Turcotte-Pugh评分和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亦有更明显下降.随访24个月,LAM和ADV初始联合治疗组累计死亡或肝移植率为16.7%,LAM单药组累计死亡或肝移植发生率为20.0%.两组均未发现有血清肌酐超过正常值上限的病例.结论 LAM与ADV初始联合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能更明显抑制HBV复制,改善肝功能各项指标,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18例(A组)及开放组20例(B组)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操作时间分
目的 了解HBV抗原定量(HBsAg水平)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序贯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48周疗效的预测.方法 62例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肿瘤单纯放疗后淋巴结复发及颈清扫+放疗后淋巴结复发患者疗效.方法 2002年9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36例患者入组,其中单纯颈部放疗后淋巴结复
目的 了解和掌握我国儿童的体格发育现状及变化趋势,并提供0~7岁儿童的体格发育参考数据.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北京、哈尔滨、西安、上海、南京、武汉、福州、广州
目的 探讨内毒素(LPS)激活X盒结合蛋白1(XBP1)信号转导通路对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以雄性SD大鼠为供、受者,分为冷缺血转染组、活体转染组和对照组,以两
1 案例资料某女,47岁.某日因"躯干及双下肢麻木2个半月,伴左下肢无力2个月"入院,诊断为韧带骨化症(T(1~7)后纵韧带及T(10/11),T(11/12)黄韧带骨化),不全瘫.入院第20天8时45分,
目的 分析胸段食管癌二野淋巴结清扫术后局部复发规律,为术后放疗提供帮助.方法 搜集本科2004-2009年收治的134例胸段食管鳞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放疗前定位CT
目的 探讨上斜肌减弱(断腱或后徙)术矫正伴上斜肌功能亢进A征的效果及眼球旋转状态的改变.方法 收集伴双侧上斜肌亢进的A型斜视82例,断腱术79例,后徙术3例,观察手术前后第一
对新疆地区118例HCV感染患者的血清基因型进行了分析,旨在了解近年来新疆地区HCV流行株的基因型,并探讨基因型与临床意义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局部心肌收缩功能.方法 ①SLE组36例,健康对照组24名,分别记录并存储每位被检者心尖位左心室3个长轴切面高帧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