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min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及新课标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以人为本”的教学课堂越来越受到学生们的欢迎。抛去传统语文教学时华而不实的华丽外衣,让同学们看到语文学科的真实魅力,是当下所有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小学生心理的分析,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 学习兴趣 语文学习 培养兴趣
  德国物理学家、数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诚然,兴趣是进行一切学习的源动力。兴趣是主体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是推动主体发现新知、学习新知的能力。对于处于灵动期、活泼的小学生来说,兴趣具有强大的内驱力。当学生对知识感兴趣的时候,注意力则会自然而然的集中,思维则会随之活跃起来。伴随着思维的活跃,就会在行动上表现出来,行动会随之积极、踊跃,这样,学生们就会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因此,在教育教学进行中,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们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要钻研该如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那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呢?
  一、创建和谐轻松的授课氛围
  小学生虽然没发育到叛逆期,但是依然需要悉心呵护。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有足够的耐心,亲切、友好、慈爱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因为家庭因素、学习成绩因素而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态度。要用微笑和尊重建立和谐、轻松的授课氛围。
  和谐、轻松的授课氛围不仅仅指大环境,教师还应注意学生们的心理变化,根据细微的心理活动,适当的调整教学进度。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火烧云》的讲解时,通过学生们对“火”的了解,可以适当的启发学生们“火烧云”的颜色。因为四年级的学生们已经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还可以发散思维,讲解一下为什么云是会变成各种各样的形状这个问题。这时,如果学生们还不能理解,教师就要有耐心,把晦涩的语言变成孩子气的讲解方式,而不是“听不懂就算了,反正早晚有一天会懂。”
  通过对良好的课堂气氛的创建,学生们会对语文产生兴趣,再根据对现在课堂的把握和了解,再度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那么,这堂课已经成功一半了。
  二、设计引人入胜的导入环节
  每一节课,不论是语文还是其他科目,导入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能在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下,设计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环节,那么会全面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节里,不仅仅要求教师对课本材料有深入的了解,还要有非常扎实的基本功。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要把书本上的只是全面的传授给学生,也要对学生们的疑惑给予解答。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时,可以通过对比学过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来导入新知。上课前,全班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样可以把同学们的精神集中起来。背诵之后,在同学们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之时,讲解接下来要学习的还是一首送别诗,并对诗人王维进行介绍。这样自然而然的导入新課,并且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拓展,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三、建立步步紧扣的讲解环节,并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对课堂进行改造
  经历过建立课堂氛围、设计导入这些预热环节,接下来就进入到培养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讲解环节了。讲解环节要求教师对教材有一定的理解,还要有自己非常扎实的基本功,另外再加上对生活的理解。把这三点融入到讲解环节中,会于无形之中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迫不及待的要投身于语文知识的海洋。
  举个例子,在讲解人教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下我国2008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在那场天灾中,有将近7万的同胞不幸遇难,数十万人无家可归。通过课文中洛杉矶地震和汶川地震的对比,让同学们知道地震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并且不可提前预知的,我们能做的只有学会如何在地震中逃生。随着课文的不断深入,教师就可以普及地震逃生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等知识,让同学们在课文中学习课文以外的知识,从而全面激发学习兴趣。
  另外,还可以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地震中的父与子》这节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们看看汶川地震、洛杉矶地震前后的照片对比,这样同学们就会对地震有个直观的印象,而不再是记忆中晦涩的想象。通过对每次地震的了解、对课文的学习以及直观的观看照片,会全面激发学生们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
  四、巧妙布置课后作业
  如果说授课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步骤,那么我想说,课后作业是未来所有即将授课内容、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的基石。课后作业的布置,不应该着重于“量”的多少,还要考虑“质”的保证。如果光有量,那么学生们会机械的记忆、练习,这样不但毁了授课的精心准备,还会埋没培养好了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根据授课时每个学生的理解的不同层次进行作业布置。理解的好一点的同学,就可以写生字、组词、造句;理解的不是特别好的同学,就可以找同类题材的文章进行阅读和理解。量体裁衣的布置方式,可以帮助教师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总 结:
  总之,想让学生们都热爱语文、不把语文课当做负担,就需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几堂课就能培养出来的,需要教师长期的启发与坚持。要多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取吸引人的授课方式,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就能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黄春娥.论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J].东方企业文化.2010,(1).
  [2]周立芳.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9).
  [3]夏益军.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策略的探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
  [4]胡建.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处以[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3).
其他文献
【摘要】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可以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语文教学 法制 思想教育  叶圣陶曾经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现行语文教材中涉及法制教育的素材有很多,是渗透法制教育的最佳途径。语文学
ADR具有灵活解决纠纷、合理分配司法资源、降低纠纷解决成本等功能,引进ADR的先进经验对重塑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不公正、违法等
福建北派漳州布袋木偶戏"源于晋,兴于明"。2006年凭借其独具的高超技艺、精美的造型和特有的风格,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难有确切的文献资料佐证,关于北
【正】师生关系是诸多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种关系,它不仅影响了人生最重要的学生时代——成长阶段,而且,经“成长阶段”耳濡目染形成的种种人际关系必将影响到今后走上社会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常出现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些显然与《课标》所提倡理念、精神相违背。课堂的中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因此而言,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实现这一目标的先决条件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
【摘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能否把握好课堂气氛的调节尺度,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关乎到生物教学的成败。所以,对这方面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深入研讨,还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课堂气氛 调节与塑造  高中的生物知识比较深奥抽象,高中生物课堂普遍沉闷,缺乏生机。而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所以,高中生物教学应重视
【摘要】对于中考英语,最令考生们感到困难的应该就是英语写作了,遇到写作题学生就会感到恐惧,有时在平时的小考中甚至存在有的同学照抄卷子中的阅读片段的现象,由此看来教师需要让学生们在平时就多进行写作训练才行,熟能生巧,这样才不至于让学生在考试中遇到英语写作就手足无措,而是领用英语写作的优势取得高分。  【关键词】中考 英语作文 高分  对于英语这门学科来说,英语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和综合
中共十七大在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社会建设"及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引起了社会众多有识之士的密切关注,表明党吹响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发展社会建设的号角,开始致力于公民社
【摘要】20世纪60年代由加州心理学家詹姆士博士提出了全身反应法 ,英文全称是Total Physical Response,它注重的是语言学习中的互动模式,近年来已被老师们在课堂上广泛运用,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本文结合笔者进行的课题研究“小学英语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法的运用研究”以及全身反应法在平常课堂中的实践,对全身反应法的涵义、实践的意义、具体实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全身反应法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