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双语教育”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早期语言教育话题。它让孩子在幼儿时就同时接触母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形式,并且能用这两种语言来表达思想和情感,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有很大的好处。因此,要为幼儿创设自由、自主、丰富、完整的双语人文环境和适宜的双语物质环境,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双语学习。
[关键词]幼儿 双语教育 双语教学 双语环境
所谓幼儿双语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的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练习,旨在培养幼儿听说双语的兴趣,促使幼儿感知、记忆、想象等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在21世纪,人类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打破了国界学科的界限。从社会方面而言,不同民族、国家的人相互接触、交往的首要条件是语言相通;从个人方面而言,学习第二语言,熟悉不同种文化将促使人的智力的性质和结构发生变化。现在的幼儿是我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对幼儿实施双语教育也是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一项具体措施。
一、实施幼儿双语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
很多国外学者研究结果表明,早期接触双语能够使儿童对各种语言之间的差别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语言学习能力更强,学习其他语言也更容易、更有效。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Vygotsky)于1934年发表的《思维和语言》认为,儿童能够用两种语言表达同一思想,可使儿童将语言看作他的头脑中已经拥有的诸多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系统,看作众多语言中的一种,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操作能力。
(二)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加拿大、美国、墨西哥、新加坡等国曾经开展了有关双语能力与发散性思维相关性的研究。绝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双语儿童的发散性思维优于单语儿童。双语儿童的思维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精心推敲的能力明显胜人一筹。原因也许在于双语者在处理两种语言的过程中,同一思想与两种语言中的词汇相连接给儿童提供了更多联想的机会,形成了较强的联想能力,具有高效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有利于幼儿交际能力的发展
1981年,斯库塔纳巴一康格斯(SkutnabbKan-gas)指出,双语者在非语言交际中具有较强的敏感性。譬如,他们具有较强的理解脸部表情、动作、语调、情景变化的能力。作为双语者,他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必须准确捕捉各种“暗示”,调整相应的行为举止,把握语言转换的时间。任何细微的情景变化都会向双语者发出转换语言的“暗示”,因此,双语者必须认真观察社交场合的细节,并作出恰如其分的反应。
二、幼儿双语学习环境创设重点
(一)大力开展双语师资培训
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专门师资,是促进幼儿双语教育发展的关键。改变师资短缺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培养学前教育专门师资的高等院校,应该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在将英语普遍增设为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把幼儿双语教育设置为独立的专业,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幼儿双语师资现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对目前在职的学前双语教师,也应充分地创造条件,分期分批地组织安排参加英语培训。
其次,在幼儿双语师资的培训内容上,特别要考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重视应用性培训内容,一方面要强化英语口语训练,包括一日活动组织用语、教学用语、日常交际语等,辅以语音、语调的“正音”训练,另一方面则要进行幼儿园各种活动、各个领域的专业英语培训,这种培训要与各领域特点和内容密切结合。
(二)营造具有浓厚双语特色的园所环境
1.提供有利于幼儿获得双语经验的场所,好的环境具有支持幼儿主动学习和发展语言能力的作用。
为了给予幼儿多元、丰富的双语经验,我园先后开设了双语阅览室(米老鼠图书乐园)、双语影视厅(小熊维尼剧场)、英语活动室(快乐贝贝屋)等,使幼儿感受到学习双语的更多乐趣。
2.创设会说话的双语环境
一进幼儿园大门,就能看到一幅小朋友用英语向大家问早安的情境画。每一层楼的楼道里都挂有幼儿园教师自己制作的英语大词卡(如表情、形状、动物),这些词汇都是幼儿在双语主题活动中能接触到的。大餐厅里挂有各种食物的中、英文图画,幼儿可以随时随地运用这些词汇进行简单交流。幼儿园楼梯的侧面贴有幼儿熟悉的各种颜色、数字和提醒幼儿有序上、下楼的小脚印。楼梯拐角处贴着提醒幼儿注意安全的中、英文小标志。所有这些都在无形中促进幼儿双语能力的提高。
3.组织丰富多彩的中西方节日活动
在丰富多彩的中西方节日中渗透多元文化是一举多得的好形式。无论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春节等),还是西方传统节日(万圣节、圣诞节等),幼儿都能从全园上下浓厚的节日气氛中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
(三)加强对幼儿双语教育的研究
双语教育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我国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投入不足、水平偏低、力量分散”的双语教育研究与社会对双语教育的迫切需求形成了巨大而鲜明的反差。在积极学习、吸收和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同时,我们必须加强对我国幼儿双语教育的研究。特别是对学前教育来说,怎样科学地界定幼儿母语学习与第二语言学习的关系,如何在保证母语学习的前提下进行双语教育,双语教育与幼儿发展的关系如何,双语教育中学科内容与语言如何整合,如何科学地把握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双语教育的特征,合格幼儿双语师资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开发和利用幼儿双语教育的资源,怎样营造幼儿园、家庭和社会间和谐的双语学习环境等等,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幼儿双语教育政策的制定,也直接影响幼儿双语教育活动的开展,进而影响幼儿双语能力的发展。
三、结束语
总之,同其它教育活动形式一样,在幼儿园进行双语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它应该成为对全面发展有益的教育。此外,在幼儿园双语教育的过程中,还要正确处理好英语与汉语的关系,既不能因为学习英语而忽视汉语的学习,也不能因为强调汉语语言能力的发展而排斥英语的学习。这两者之间应该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
[关键词]幼儿 双语教育 双语教学 双语环境
所谓幼儿双语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的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练习,旨在培养幼儿听说双语的兴趣,促使幼儿感知、记忆、想象等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在21世纪,人类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打破了国界学科的界限。从社会方面而言,不同民族、国家的人相互接触、交往的首要条件是语言相通;从个人方面而言,学习第二语言,熟悉不同种文化将促使人的智力的性质和结构发生变化。现在的幼儿是我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对幼儿实施双语教育也是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一项具体措施。
一、实施幼儿双语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
很多国外学者研究结果表明,早期接触双语能够使儿童对各种语言之间的差别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语言学习能力更强,学习其他语言也更容易、更有效。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Vygotsky)于1934年发表的《思维和语言》认为,儿童能够用两种语言表达同一思想,可使儿童将语言看作他的头脑中已经拥有的诸多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系统,看作众多语言中的一种,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操作能力。
(二)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加拿大、美国、墨西哥、新加坡等国曾经开展了有关双语能力与发散性思维相关性的研究。绝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双语儿童的发散性思维优于单语儿童。双语儿童的思维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精心推敲的能力明显胜人一筹。原因也许在于双语者在处理两种语言的过程中,同一思想与两种语言中的词汇相连接给儿童提供了更多联想的机会,形成了较强的联想能力,具有高效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有利于幼儿交际能力的发展
1981年,斯库塔纳巴一康格斯(SkutnabbKan-gas)指出,双语者在非语言交际中具有较强的敏感性。譬如,他们具有较强的理解脸部表情、动作、语调、情景变化的能力。作为双语者,他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必须准确捕捉各种“暗示”,调整相应的行为举止,把握语言转换的时间。任何细微的情景变化都会向双语者发出转换语言的“暗示”,因此,双语者必须认真观察社交场合的细节,并作出恰如其分的反应。
二、幼儿双语学习环境创设重点
(一)大力开展双语师资培训
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专门师资,是促进幼儿双语教育发展的关键。改变师资短缺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培养学前教育专门师资的高等院校,应该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在将英语普遍增设为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把幼儿双语教育设置为独立的专业,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幼儿双语师资现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对目前在职的学前双语教师,也应充分地创造条件,分期分批地组织安排参加英语培训。
其次,在幼儿双语师资的培训内容上,特别要考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重视应用性培训内容,一方面要强化英语口语训练,包括一日活动组织用语、教学用语、日常交际语等,辅以语音、语调的“正音”训练,另一方面则要进行幼儿园各种活动、各个领域的专业英语培训,这种培训要与各领域特点和内容密切结合。
(二)营造具有浓厚双语特色的园所环境
1.提供有利于幼儿获得双语经验的场所,好的环境具有支持幼儿主动学习和发展语言能力的作用。
为了给予幼儿多元、丰富的双语经验,我园先后开设了双语阅览室(米老鼠图书乐园)、双语影视厅(小熊维尼剧场)、英语活动室(快乐贝贝屋)等,使幼儿感受到学习双语的更多乐趣。
2.创设会说话的双语环境
一进幼儿园大门,就能看到一幅小朋友用英语向大家问早安的情境画。每一层楼的楼道里都挂有幼儿园教师自己制作的英语大词卡(如表情、形状、动物),这些词汇都是幼儿在双语主题活动中能接触到的。大餐厅里挂有各种食物的中、英文图画,幼儿可以随时随地运用这些词汇进行简单交流。幼儿园楼梯的侧面贴有幼儿熟悉的各种颜色、数字和提醒幼儿有序上、下楼的小脚印。楼梯拐角处贴着提醒幼儿注意安全的中、英文小标志。所有这些都在无形中促进幼儿双语能力的提高。
3.组织丰富多彩的中西方节日活动
在丰富多彩的中西方节日中渗透多元文化是一举多得的好形式。无论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春节等),还是西方传统节日(万圣节、圣诞节等),幼儿都能从全园上下浓厚的节日气氛中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
(三)加强对幼儿双语教育的研究
双语教育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我国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投入不足、水平偏低、力量分散”的双语教育研究与社会对双语教育的迫切需求形成了巨大而鲜明的反差。在积极学习、吸收和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同时,我们必须加强对我国幼儿双语教育的研究。特别是对学前教育来说,怎样科学地界定幼儿母语学习与第二语言学习的关系,如何在保证母语学习的前提下进行双语教育,双语教育与幼儿发展的关系如何,双语教育中学科内容与语言如何整合,如何科学地把握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双语教育的特征,合格幼儿双语师资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开发和利用幼儿双语教育的资源,怎样营造幼儿园、家庭和社会间和谐的双语学习环境等等,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幼儿双语教育政策的制定,也直接影响幼儿双语教育活动的开展,进而影响幼儿双语能力的发展。
三、结束语
总之,同其它教育活动形式一样,在幼儿园进行双语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它应该成为对全面发展有益的教育。此外,在幼儿园双语教育的过程中,还要正确处理好英语与汉语的关系,既不能因为学习英语而忽视汉语的学习,也不能因为强调汉语语言能力的发展而排斥英语的学习。这两者之间应该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