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夫志趣,诗书意气

来源 :中国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y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识林阳,还是2005年,他从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报刊社总编辑履新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副总编辑的时候,当年一副南方人干练、年轻进取的模样,知道他上承家学,开蒙既早,大学中文系专业出身,好诗亦擅翰墨。之后,时有耳闻他工作有业绩,屡获好评。以余自身经历忖度,窃以为出版大社的编书业务、行政事务,营销压力一定占去他大半时间,未料想这些年,林阳不光率领同事,业务做得风声水起,工作每有业绩、策划新书获奖连连、码洋销售利润节节攀升,竟还积攒下如许意味别样的格律诗作和格调朴拙的书作,诚为可喜可贺。
  林阳作诗,长于写景咏物、游观感悟,题材体裁多样,况味人生、寄情咏志,意境悠远冲淡而颇具画面和色彩感,正合了唐人王维“诗中有画”的旨趣。读林阳诗,不乏美言妙句、闪光珠玑,多令人有沉浸自然明山秀水,生灵百花妙境之中而不知返的感觉。一如“秋意褪山绿,西风染菊黄。坐看云出岫,信步数花香。”(《秋游花台之一》)中的绿黄、云出岫、数花香之美景相映;又如“寂寂长廊枕碧烟,半湖波动半湖眠。夕阳渐落天风晚,一袖清凉几欲仙。” (《游天目湖之二》)中的碧烟、夕阳、天风晚、几欲仙之缥缈意韵;再如“荷盖芰芽侧我行,三谭如镜醉风轻。星星渔火间明灭,一叶兰舟枕桨声。”(《忆西湖夜游》)中诗绪入画、情景交融的描述等等。作者要传递给读者的不光是山、湖、夕阳、渔火或花香、碧烟、荷盖,而是通过对这些景物元素的组合,注入进诗人的彼时感受与心境,罗织起一幅幅静动有致、明晦相映的意向景观,留给读者的是言犹未尽、意味隽永、韵趣无穷的想象空间。也有象“一叶识秋音妙巧” (《游香山》)、“泉声载落花”(《郊外寻花》)、“裁得云霓圆好梦”(《与同窗共游响水湖之三》)这样触景生情、因物感怀的佳句,空漾辽远,宁静接天籁,妙不可言。
  不惟如此,品其诗作背后的意涵,似令我见出一位志存高远、有情有义、心胸通达的林阳。既有“月满秋深桂子开,蟹肥风冷酒浮杯,无山无水无花伴,有墨有诗有墨来。”(《中秋节前》)中的蹈励自奋;也有“回眸百绪梳,作嫁乐如初。推牖飞秦墨,遮山望纸鱼,好诗千咏苦,顽痼一朝除。大衍知天命,看云任卷舒。” (《岁末回眸》)、“最恨平生枷锁困,偏偏甘愿作诗囚。”(《诗囚》)、“韶光留苦乐,从此一征鸿。”(《忆插队务农》)、“弘文固本开新境,人美美人再百年”(《贺人美成立六十年》)中坚忍矢志不移和旷达的求取精神。
  诗以言志亦传情,历来名家多豪情,满溢于字里行间的名句传世,但在林阳的诗作中,却少有过于张扬夸饰、比附失当的大言、狂言,相反有的是雍容裕如、沉着内敛的释放和汩汩宣泄,读来没有语不惊人誓不休的造作之感。对于正处在人生成功峰巅之境,既收获着辛苦付出的回馈,又面对着名与利的诱惑种种和周围世俗的眼光与毁誉,一个具有良知和理性智慧的人,需要时时保持内心的自省与淡定。因此,林阳在“临窗把卷思云外,一缕茗烟试问禅。” (《中秋吟之一》)中的平淡通脱; “寻常风不动,有水便成仙” (《咏水仙》)中的道德自许和“未泯童心明大道,追摹秦汉见精神。”(《赠建平》)中显露出秉节持性的风骨,就显得尤为难能。
  立身处世须如此,研修学问须如此,赋诗的遣词炼句亦复如此,林阳之反复揣摩推敲而欣欣然乐在其中,引为人生快意。
  林阳又擅书,少年时便在父亲指导下临池不辍,后虽几番经历变易,但未曾间断,且书艺学养每有进步还能化为理论研究成果。恭职人民美术出版社,服务美术出版事业历三十载,既锻炼了他的才干,其修养和诗书才艺也在得天独厚的环境中不断提高和得以施展。
  林阳习书涉猎书体较宽,博取众家,基础端正。早期书写内容多以历代诗人名句为主,间以书画大家的诗画理论经典。其楷书吸收了汉隶、魏碑、章草的苍劲、浑厚、酣畅一路,追求朴拙高古的书风。其书由楷入草,则是受家教和其审美旨趣变易的影响,兼糅了以画入书的特点,形成了发展至今的书写风格,方斫中寓舒展,朴拙间显俊秀。又随着林阳“书外功”对诗学的研究与诗词创作的迷好,使他对诗书的理解认识更趋深入,进而升华了其书艺,也提高了其诗境。
  日前欣赏了林阳近年新作,颇为他的变化而高兴。余最属意他去年秋日所作的草书《旧作荷一首》, “翠色池塘点点霞”,以秃笔中锋饱满写来,拙重朴厚;至“亭亭玉立几多花”,墨色略有收滞,字型因笔划多变而略疏松放逸;而“谁贪凉意开窗牖”,乃复笔蘸浓墨,亦碑亦草地笔笔送到,憨趣十足;第四句“夜半香风入我家”则以简拙朴茂的字型结体收尾,碑韵神气俱现,加之渴笔率意的落款,全篇虚实相间,疏密有致,左右照应,风格朴间寓奇、厚中见趣。余亦青睐其《西江月·赠籽叙》篇,比之前者看得出林阳在书写时的快意情绪,以及一气呵成之势。此作中的“千愁百绪自梳。古今俗眼了无殊”,行笔运腕带出了汉隶之趣,而“一纸重轻难诉,大学杏坛常驻”,数字则隶碑兼融,意气贯通,俊逸不失其厚,酣畅未减其拙。近作《大觉寺品茗图》《听琴〈梅花三弄>》和《再游青城山》《游香山》等作,则是延续了林阳书艺基本风格之上的意外机杼显露和妙趣各异的好作品,真正得其乃父林锴字型、笔性、书趣的真传。所差异者,林阳的墨色黑重,显得更为自信霸悍。林阳的天赋才智自不必说,但其所以能诗、书双楫,皆能探得门径,又登堂入室,与他的用心,用勤,用精,努力不无关联。
  清代梁巘曾在《评书帖》中总结历代书艺云:“……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尚态……”,林阳则在其书艺理论学习研究中,结合自身实践体会,一一加以分析,同时又将明中期诸大家的书艺特点、尚质的清书审美价值和民国之后的书法时代特征做了延伸品评。不管学术层面的探究可以如何仁见仁智,但是这种对于史论的自觉梳理与关注,于指导与影响林阳书法实践的眼界拓展和眼力、鉴赏力的提高不无裨益。学无止境,无论是诗或书,对于学问、学养和技艺的修炼,林阳还有着长长的未来和进取之路要走。
  林阳正值盛年,既收获着理想,也继续耕耘着理想。一路行来,前承祖荫,又得改革开放之机遇照拂,还有幸得众学耆耳提面命指点,更经过他不懈努力,今得立于行业最高平台引领美术出版事业发展,于事业,于个人修为,于诗书精进,都需要他广积厚蓄,珍惜当下,继续努力,造福社会,成就自身。余祝愿林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  每次妈妈让我到超市买冷冻食品,总要叮嘱我看一下生产日期,还要看一下包装袋里的冷冻食品外观、颜色是否正常。然而,冷冻食品在出厂后的冷链物流某个环节若发生过解冻与再次冷冻的情况,从而导致食品内部可能变质,我们也能看得出来吗?于是,我尝试发明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仅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就能快速判断出冷冻食品在冷链物流的所有环节中贮藏温度是否始终正常,是否可以放心选购。  冷链物流中冷冻温度全程无
中小学科学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之外,都要指导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承担科技辅导员的责任。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同时也成为一名优秀的科技辅导员,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人职科学教师为之追求和奋斗的目标。然而这一目标绝非一朝一夕能够达到,它必然伴随着不断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经过体验、磨炼与反思才能达成。  新人职科学教师在经历这一过程时,首要工作是尽快认识科学教师及科技辅导员专业素养的基本要素,尽早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序》里讲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长期以来,这种生活的本真却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的道德诉求所遮掩,拥有话语权的中国传统文人更是将“义”与“利”对立起来,耻于言利。此观念的深入人心,导致中国古代史料中关于商品交易的记录多有缺失,而艺术品交易尤为突出,这无疑成为当下中国艺术市场史研究的最大障碍。知难而上者为真豪杰,功夫不负有心人
项目由来  在物理教学中,多普勒效应多用声波、光波演示,教具复杂。而利用水波演示多普勒效应,简便实用。我受输液滴管启发,研究设计了水滴激发式多普勒效应演示器,通过红光、蓝光光源使水波波纹带颜色,用输液管调节水滴,利用水滴代替机械振子,激发水波作为波源。移动水滴激发器,可以观察波形变化。同时还可以演示水波的干涉、衍射现象。  研制过程  初期设计是利用滴管水波槽演示水波干涉、衍射现象,由于演示效果差
[编者按]  在前面的“多边联谈”中,我们探讨了城市雕塑的相关问题。如果说城市公共艺术主要是用于城市的装饰和美化,使城市景观增加而丰富城市居民的精神享受的话,雕塑家们的个人创作则是个人情怀的抒发,虽然各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但是真正经典的雕塑艺术可以让所有人感受到美,因为艺术并无国界。  2012年9月,“文心铸魂——吴为山雕塑艺术国际巡展·联合国特展”在联合国总部大厦隆重举行,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
潍坊市临朐县属于山东省贫困县,四面环山,是典型的山区地带,交通相对不发达,经济比较落后,孩子们虽然有报效祖国之志,但在认识世界新事物、开拓眼界方面比较滞后。因此,面对贫困落后的山区,面对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临朐县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开设了航空航天实践课,旨在向山区孩子普及航空航天知识,弘扬航空航天精神,激发探索创新热情,让孩子胸怀少年志,铸造蓝天梦!  设计思路  活动内容:空间上,先学
展览时间:2014.03.03至03.29  展览地点:中华世纪坛当代艺术馆  主办单位: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中心、联合国国际美术家联合总会  在去年的第55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夺得众人眼球的特邀平行展“心·跳”,3月3日起亮相中华世纪坛当代艺术馆。这是“心·跳”平行展作品在国内的首次集体亮相,共有17件作品参与此次展览。此次参展艺术家包括:陈丹青、柴宇球、方振宁、李天兵、劉小东、吕嬴、马峻、马
[内容摘要] 在日本近代美术史上,芬诺洛萨(Ernest F.Fenollosa,1853-1908年)是一位有着特殊影响的美国人。他对日本传统美术所投入的极大关注和保护举动,以及在东西方绘画比较中独特的视角和富有建树的主张,对当时日本美术的发展格局起到了引领和框定作用,因而被日本人称为“日本近代美术的恩人”。[1]  [关键词] 近代 传统美术 东西方 保护与传承  一.鉴画会与日本画  在日本
[编者按]  1520年是盛期文艺复兴的结束,也是晚期文艺复兴的开始。意大利中部以米开朗基罗为领袖,包括佛罗伦萨画派和罗马画派,注重的是disegno,讲求好的设计和素描草图;而意大利北部以提香为魁首,包括新威尼斯画派和帕尔马、伦巴第等地区,注重的是colorito,提倡用颜料来塑形,强调通过油彩层次和笔触肌理来制造视觉效果。米氏和提香的高寿和多产都令人吃惊,他们病逝之前(1564和1576)的长
展览时间:2014.01.10至03.18  展览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  “人生如寄——齐白石的手札情思” 展览的意义在于整个板块中以老人的自述做框架,以院藏画作、手札为呈现元素。齐白石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的成功并非偶然。其在诗书画印各方面成就在于他自身的刻苦努力与敏感的艺术潜质,在于他一生中得力于胡沁园、樊樊山、王闿运、夏午诒、郭葆生、林风眠、徐悲鸿等一批“知己有恩”,也在于他的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