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策略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wei27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立足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对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策略进行研究,提出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诱发学生探究灵感、指导学生探究方法、开发学生探究潜能等体系性的探究性学习策略,旨在为初中生物理兴趣的培养、科学探究思维的形成以及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实践性借鉴。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所谓探究性学习,是指基于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好奇心,通过相关问题的引导以及科学探索的方法获取并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学习探究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形成探索性思维,从而达到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不断丰富和深化的目的。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科学探究能力、养成尊重事实科学态度对物理学习、物理课程价值体现的学习目的和重要内容。[1]探究性学习方法对科学探究方法的借鉴以及对学生探究思维的培养和探索能力的开发和挖掘,对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整合的、结构化、灵活的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见解。国内外诸多研究证明,探究性学习方法是学习物理的重要和有效方法,有助于创新性、探索型人才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探究性学习策略的前提和基础。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策略需要以学生对物理的好奇心和强烈求知欲为引导来逐步展开。一般来讲,初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自己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这是探究性学习策略成功的重要一环。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设计课堂问题。第一,寻找存在于自然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物理问题入手,培养问为什么以及从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物理现象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在物质的形态和变化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调查自然界、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并描述他们的形态、颜色、弹性、用途等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问学生冰、水蒸气、水都是什么物质以及怎么转变等问题调动学生对本章节内容的学习兴趣。第二,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认知是一个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重新平衡的过程,以制造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是通过一定的问题使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水平无法解释一种物理现象,从而使学生心理从平衡到不平衡,然后再通过课程讲解、探究性活动开展使学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2]例如,在滑轮组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比较“一定一动”滑轮组和“二定二动”滑轮组的提升效果来制造悬念,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得到“一定一动”比“二定而动”更省距离的结论。教师不必立即纠正学生的结论正确与否,可以通过实验对两组滑轮做工情况、机械效率进行进一步的比较和研究,从而推翻学生的结论,得出“同一机械来提升不同重物时,其机械效率不同;提升的重物越重,其机械效率越高”的正确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性和研究性思维。
  二、诱发学生的探究灵感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师生互动已经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良好的教学环境和紧张活泼的教学氛围将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充分应用教学环境和氛围对课堂效果的重要作用,为学生构建一个鼓励创新和探索的探究性学习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探究性教学情景的营造贯穿教学过程,即使引导学生发现物理现象与自己当前知识水平存在的冲突,并通过问题的提出、假设和猜想来解释这一物理现象,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假设和猜想进行实验证明,从而掌握新的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和积累相关物理知识。对于学生提出的别有心裁的想法、与众不同甚至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应该基于表扬和鼓励,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诱发学生探究灵感。[3]
  三、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巩固和发展原有知识、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重要方面。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寓学于乐,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探索的魅力,从而培养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一般来讲,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方法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和猜想、通过学习物理知识或者物理实验验证提出的假设和猜想、总结与评估、互动交流等几个环节。在验证环节包括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三个具体步骤。如此,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通过直接参与活动得到激发,相关的课程内容也会在提出、分析问题、解决、总结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得到很好地掌握。[4]
  四、开发学生探究潜能
  探究性学习与被动性、接受性学习相对,是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围绕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和总结而开展系统性学习方法,以“灵活”和“动手”为主要特点。学生需要在求知欲、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实践操作、观察和动脑思考、总结。要开发学生探索潜能,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在带动学生做好课本规定的基本探究性实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性和探索思维,根据课堂目标和要求,充分利用自然、生活或者实验器材等丰富素材,做出具有新意、能够激发学生探索潜能和学习兴趣的课程设计,并引导学生自觉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自己提出问题并动手验证,从而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开发学生的探究潜能。
  总之,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系统的学习方法和教学形态,能够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探究性能力的培养,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也会因为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应用得到整体提升。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掌握这样一种教学形态,引导学生掌握探究性学习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果,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参考文献:
  [1]江立海.新课程下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教学初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06).
  [2]胡林香.浅论初中物理课中的探究性学习实践[J].科技信息.2010,(35).
  [3]李文才.刍议初中物理课堂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11).
  [4]鲍杰.有效问题教学策略的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10,(10).
其他文献
摘要:中学文言文教学不仅是困扰教师的一个教学重点,同时也是困扰学生的一个学习难点。长时间以来,文言文因为枯燥乏味难以理解成为许多学生的学习障碍。如何提高中学文言文教学是每一个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就主要对中学文言文有效性教学进行分析和说明。  关键词:中学;文言文;有效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3  1中学文言文教学现状  根据目前中学文言文教学来说,很多教师觉得文言文教育存在很大的
导语:  夏季,大家都喜欢到海边旅游,到河边戏水。大海、小河成了大家快乐的游乐场。你能想象得到吗?一百多年前,在风景秀丽的欧洲第一大河------伏尔加河上,生活着这样的一群人。大家请看(出示挂图)  教学思路:  1、图中画了哪些景物?画了什么人在干什么?通过什么能看出他们工作很辛苦?  画了河、船、沙滩这些景物。画了一群纤夫在拉纤。  河很宽很长,说明路途遥远;船很大没张帆,说明船是逆风而上。
摘要: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结束,同时也意味着高二复习的开始,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复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需要教师给以积极的指导,如何指导学生复习?  关键词:物理概念 思维导图 物理模型  【中图分类号】G633.7  正文:教师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  一、 对概念重理解,对规律重应用  1.物理概念一般指物理量,物理模型等,在复习
摘要:新人教版的初中数学教材每一章的首页都有本章的引言,引言反映出本章数学要解决的问题及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内容。研究引言的内容与特点以及如何合理使用引言来指导本章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引言的内涵、引言的呈现形式以及引言的地位与作用三个方面阐述了新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引言.  关键字:初中数学;引言;章头图;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3.6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每一章首页都有一段本章的引言,
摘要:高中化学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有交叉出现的知识点,却又能做到层次分明、难点分散、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知识的逻辑顺序符合高中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必修模块;选修模块;关系;交叉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3.8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是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编写的,全套教材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组成,共计8册。  高中化学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
摘要: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和证明中都需要三角函数的变换,三角恒等变换主要包括三角函数的结构形式和角度的变换,这就需要熟练地掌握计算公式,掌握角的变化,注意角的范围变化。同时体会三角变换在各领域的应用和方法技巧。  关键词:三角变换 公式 方法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在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和证明中都需要三角函数的变换, 这就要求我们熟记三角公式以及一些基本的化简方式和方法,三角恒等变
【摘要】用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效果  【关键词中学生物教学 有效课堂 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当前的中学课堂,普遍存在着:教师对新教材和新课标解读不深刻、把握不到位、对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等备课策略的低效或无效,教学实施运作低效,教师不能在预设和生成之间求得平衡等现象。所以,在当前, 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是:走出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困局, 在充分考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项非常有重要的工作,因为小学语文是学生们接触语文的开端,也是教会学生习作和思维的开始。如何让小学生真正理解语文,认真学习语文课本,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作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对小学语文课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书课;思维训练课;表达课  【中图分类号】G623.2  记得上小学时,新学期发下课本,一大摞书中,最先看最喜欢看的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