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行囊,寻心之远方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w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代喜剧大师卓别林自幼喜爱表演,在追梦路上曾遇到种种窘境。他在《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中如是说:“我知道任何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都是对我成长的邀请。”
  追寻远方的路途虚渺未测,多少梦想者面对崇山峻岭迟疑畏惧,而选择将远方折叠隐藏,却不曾想过那可畏的困难正是成长别样的邀请。成长的邀請不只是个名词,它背后还联系着动词:迎接、逆转、掌握、展望等等。它将自身对远方的憧憬,对雪满山冰塞川的无谓、砥砺前行的信念等等俏皮幽默地k看作源自外界环境的一种襄助、督促和磨砺。
  生活不易,但何事是挑战,何事是机遇,当由我们掌握。我们如一尾小鱼,是任春江拍打,被初春融化的坚冰所阻,还是将溅起的水花化为鳍下助流?沈从文初到北京,冬无棉衣,囊中羞涩,投稿屡次被拒,但他没有放弃,而是把生活的困顿化为奋发向上的锐气、倔强与韧劲,转为笔耕不辍的动力,终驰誉艺苑。人生恰似一段旅程,每次负行囊起身出发,要克服惰性、恐惧与迷茫。开始旅程的无畏和跋山涉水的坚持,这才是迎接成长邀请的最好方式。
  成长需要“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笑对挫折、乐观自信,需要“不慕往,不闵未”的不滞碍于自身恐惧嚣烦的淡然。真正前行的人生是鼓起负行囊远行的勇气,让一切成为抵达远方的风景。
  德国作曲家罗伯特·舒曼因父亲早逝,被迫攻读法律。若他没有心之所向,仍然迫于生活从事自己不情愿之事,便无后来决定追逐儿时的音乐梦想,献身音乐,获得影响西方近代音乐的成就。曾经两度以满分获IMO金牌的付云皓因为现任教于一学院,而被一篇名为《奥数天才坠落之后》的报道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但是付云皓认为自己“在脚踏实地处,从事基础教育”。他寻觅自己心之远方,虽不可愎谏,但不必让众望成为人生的桎梏。少年天才抓住自己想要的成长的邀请,活成了自己,活得踏实快乐。何必以成功与否判定正误?纵使最终无法抵达心中的远方,但有前行路上的喜悦与克服艰辛的自豪,足矣。
  正如罗莎·卢森堡所道:“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请安静且愉快地接受人生,勇敢地,大胆地,而且永远地微笑着。”这般接受并非逆来顺受,而是不慌乱、不抱怨地迎接自己的人生。这份勇敢、优雅与智慧,足以让人活得精彩和快乐。
  人生漫漫,路程或许并不平坦,稍作思考,迎接真正属于你的成长邀请,背起自己小小的行囊,走向心中最明朗美好的远方。
  【教师评点】文章紧扣材料提出观点,阐述了何为成长的邀请以及该如何迎接成长的邀请,思路清晰,层层深入。作者认为,无畏、坚持、乐观、自信、淡然等都是成长的关键词,我们应该坚持心之所向,但如果没有抵达也不必妄自菲薄,因为从容面对自己的人生也是一种成长,是勇敢、优雅而智慧的体现。文章论点突出,例证与引证丰富充实,语言富有文采和思辨性。(指导教师/邬双)
其他文献
1957年,姚雪垠开始构思小说《李自成》。《李自成》是描写明末农民革命戰争题材的小说,需要丰富的历史知识储备,姚雪垠的办法是抄卡片。明清正史、野史、文献、诗文,乃至于地方志和各类历史书籍,姚雪垠都一一搜集起来阅读。带着问题,姚雪垠将知识点一一抄录在小卡片上。  一次,友人来访,姚雪垠正在抄写读书卡片。友人不免心疼地说:“历史小说本身就是半真半假,你何必劳神费力做这些事情?”姚雪垠认真地说:“虽然如
谁曾听闻车的诗学?没有。因为诗来不及对车作出反应,因为诗遭遇了一种完全陌生异己的物质。诗对车的喧闹报以沉默,诗意在车辙处藏起了自己的足迹。  车是反诗意的。  在古代,车仅是代步工具,或是战场的利器,因此它屈居于乡思或战争的借代转喻。在古诗中车没有完整的形象。“晨起动征铎”,只有声音被征召入诗;或者作为轩盖华幕暗指豪门贵族。这并非源于古代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车,车在古代是被忽略的。它只能在部件上附带
从丛林社会的野蛮竞争,到法治轨道上的良性发展,现代商业文明建立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尊重竞争对手、坚守法律底线。  从竞争的角度看,追赶者的脚步声,其實是推动自身更好成长的鞭子声。就像费德勒和纳达尔,就像林丹和李宗伟,相互竞争的结果应该是相互促进,开拓更广的领域、打造更好的产品,也走向更高的境界。这样的良性竞争,有利于参与者,更能让公共利益最大化,也才是真正对用户负责。  相反,如果互相使绊子,你一拳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神话传说“哪吒闹海”与“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由饺子编剧、导演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全国公映,引起了强烈反响。撇开电影的票房神话不提,单从教育、励志的角度看,该片大有可圈可点之处。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特定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在家长联谊会上,李靖夫妇以“不要放弃”为话题发表的演讲。  ②在优秀学生表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追寻梦想,出门远行;有人安土重迁,守家难离;有人思念故园,魂牵梦萦……  要求: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这则作文材料在启发考生思考“人”与故土的关系。三句话出发点相同,但其内在肌理不同,需要考生进行细化审视和深入分析。第一句话“有人追寻梦想,出门远行”,后半句话点出的是个体离开故乡的状态,点出的是离乡动机,也就是“
贫穷有两种,一是没钱的穷,一是有钱的穷。  有钱的穷是什么呢?这些人生活没有半点问题,有的甚至吃美食、住华屋、开名车,但他们富的是物质,穷的是灵魂。他们出国旅游,喜欢在人家的风景或文物刻上“某某到此一游”的字样;他们上街办事,喜欢将家用轿车开得像赛车一般;他们与人发生争执,不习惯于慢慢说理,而是一拳头砸过去,有时还要加上一句“老子有的是钱,打死你白打”之类的恶语;他们没有起码的社会公德,闯红灯、购
2019年初,NHK做了一期回顾日本平成30年间科学成就的纪录片。作为科学家代表接受访问的是田中耕一,他的出现曾引起爆炸性的社会讨论,粉丝一度把马路堵得水泄不通。  事情要回溯到2002年。某一天,岛津制作所的没有任何学位的基层员工田中耕一突然接到一个越洋电话,“祝贺包括您在内的三人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原来多年前,田中耕一曾在室验室里“不小心把甘油滴进了钴试剂之中”,歪打正着地将前人一直
【例文】  看到舞台上的光鲜亮丽,嗅到无限的金钱利益,却不知是谁在以身许国,是谁在奉献报国,是谁在带领我们中国迈向星辰大海。据一项调查,当被问起未来之选择时,青少年的回答中利益至上的思想占据大多数,表现出狭隘利己的眼光。这,岂不让人忧心忡忡?  在这“耐不住寂寞”的时代里,金钱名利已成为很多人的唯一的价值评价标准。青少年的价值观也随之扭曲,他们被美丽外表所吸引,为利益所动,逐渐被卷入“利己短视”的
“需要”与“被需要”,犹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似乎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最终以这样“相反相成”的方式成就某种“平衡”。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陷入由“被需要”引发的种种尴尬的困境之中。  比如礼貌之于道德,就是典型一例。前者关注的是同趣味相关的某类社会行为,后者则关注人的根本动机。一个人可以在待人接物方面非常得体,礼貌方面毫无瑕疵,但同时他也可能对人口蜜腹剑、笑里藏刀。人们一般就称这种人为伪君子
当今时代,科技飞速发展,尖端成果日新月异,优秀人才层出不穷,同学们在积累作文素材时也必然会遇上大量的科技类作文素材。科技类素材用于作文中有明显的好处——严谨,准确,翔实,尤其是最新的科技成果,在表现社会飞速进步以及人才作用方面有独特的意义与价值。但科技类素材也有自身的弱点——客观准确就意味着感情投入较少;罗列数据、阐述作用价值时又会有枯燥单调的弱点,让人读起来干干巴巴。  那么,如何让科技类素材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