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物理课堂中演示实验教学主要是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练习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重要教学环节,因此优化物理实验演示是教学任务的重要课题。改进优化物理演示实验,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强化物理知识的记忆和物理知识体系的建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为学生为进一步的学习甚至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优化策略
作者:安徽省无为县凤河初中238300
2004年《课改纲要》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初中物理主要是研究自然界基本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学生需要在物理实验中感知物理现象,从而更好的认识和把握物理。因此,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课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良好的物理演示实验能过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师生之间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使得学生在今后的物理学习中勇于探索,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1.实验教学方法过于死板机械
初中学生由于认识有限,对于物理实验课程的实验目的、内容、过程、结果等都不能够深入的掌握,盲目地模仿教师演示的实验过程,并不能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无从谈及探索实验过程与改进实验。忽略学生主体性的实验教学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下降。
2.实验过程忽视学生的操作行为
学生在实施实验过程中,自身的操作行为受到忽视,特别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分组实验中,很多学生由于平时对于知识点和实验教学的把握不够,依赖于其他学生的帮助,导致其自身操作能力得不到提高。中国教学班级人数众多,教师也很难对每个学生做到亲力亲为的指点,实验教学的实施也很难达到其需要达到的目的。
3.注重结果胜于过程
初中物理实验大多属于验证性实验,在教师的演示下,学生进行的实验多是为验证书本理论知识点,只要能得出己定的实验结果即可完成任务。重结果轻过程,对演示实验教学的目的来说属于一种本末倒置的状态。初中物理学科的实验素质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物理仪器和设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很少对实验进行反复练习和巩固。
4.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思考和解决
一次设计良好的物理实验应该是从实验设计开始,实验进行过程所设计到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应该被假设,而不是只要达到既定的实验结果。在物理实际实验操作过程中也许会遇到很多实验问题,实验结果有时候并不能达到书本的理论值。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学生能够自主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提高学生的动身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演示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1.重视实验演示
初中生抽象思维发展还不够成熟,演示实验在于真实的再现物理现象,达到视听的统一。演示实验也是学生理解物理实验目的、实验内容的重要环节。重视实验演示,除了对基本的实验仪器和设备的介绍,还应当细心讲解学生难以理解的关键步骤。物理实验应当适当的重复演示,以增强学生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复习巩固知识点。
2.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学习兴趣
初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青春期,对未知事物大多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好西秦能够不断激发他们内心的求知欲。正因如此,在初中物理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针对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结合实际增强师生问的互动,激发初中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由验证性向探索性实验教学转变
验证性试验只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经典知识原理的再现,并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不能培养学生探索发现知识的动手能力。探索性实验教学方式需要学生课下查阅大量文献,在海量知识中提取有用的支持性的论点、论据,能够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百个人有一百种做法,探索性的实验教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展现个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真自我。
4.优化物理实验演示教学方式
物理理论知识大多是抽象化的、难以实际感知的,大多初中学生,尤其是基础薄弱、抽象思维差的学生,很容易迷失在知识的困惑中,这样是很难真正理解知识,更别说灵活应用知识。物理实验的优化首先可以从实验步骤着手,将实验步骤分解成较为简单的步骤,循序渐进让学生更容易把握每个步骤和环节所涉及到的知识理论。教师还可以结合现代辅助教学设备,例如计算机模拟动画、真人实操视频等等,让学生形象地感知物理实验,充分展现物理实验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强化课堂学习效果。
5.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总结
教学课堂传授的知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总结,以巩固知识,加强记忆。学生在进行独立或者分组实验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其进行实验总结。初中学生在未形成独立总结意识的情况下,需要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并教会学生学会总结。实验总结是实验过后课下对实验回忆的过程,也是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对实验的本身的思考。物理实验过程是培养勤动手,善总结,会思考好习惯的课堂,能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演示素材、内容尽量贴近生活实际
物理实验的大多属于对理论的验证,物理实验步骤、实验过程都已设计好,只是重复性的动手实验,本身对求知欲强烈的初中生来说缺乏学习兴趣。物理实验应当尽量贴近生活,尽可能地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寻找所需的实验素材以替代实验设备,也可以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素材创作替代性实验设备,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成就感中学习知识,记住知识,运用知识。
三、总结
传统模式的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练习为辅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新课标提出的教育出了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还应重视对学生实验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重要的课程补充,做好优化物理实验演示是教学任务的重要课题。改进优化物理演示实验,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强化物理知识的记忆和物理知识体系的建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为学生为进一步的学习甚至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优化策略
作者:安徽省无为县凤河初中238300
2004年《课改纲要》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初中物理主要是研究自然界基本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学生需要在物理实验中感知物理现象,从而更好的认识和把握物理。因此,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课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良好的物理演示实验能过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师生之间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使得学生在今后的物理学习中勇于探索,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1.实验教学方法过于死板机械
初中学生由于认识有限,对于物理实验课程的实验目的、内容、过程、结果等都不能够深入的掌握,盲目地模仿教师演示的实验过程,并不能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无从谈及探索实验过程与改进实验。忽略学生主体性的实验教学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下降。
2.实验过程忽视学生的操作行为
学生在实施实验过程中,自身的操作行为受到忽视,特别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分组实验中,很多学生由于平时对于知识点和实验教学的把握不够,依赖于其他学生的帮助,导致其自身操作能力得不到提高。中国教学班级人数众多,教师也很难对每个学生做到亲力亲为的指点,实验教学的实施也很难达到其需要达到的目的。
3.注重结果胜于过程
初中物理实验大多属于验证性实验,在教师的演示下,学生进行的实验多是为验证书本理论知识点,只要能得出己定的实验结果即可完成任务。重结果轻过程,对演示实验教学的目的来说属于一种本末倒置的状态。初中物理学科的实验素质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物理仪器和设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很少对实验进行反复练习和巩固。
4.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思考和解决
一次设计良好的物理实验应该是从实验设计开始,实验进行过程所设计到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应该被假设,而不是只要达到既定的实验结果。在物理实际实验操作过程中也许会遇到很多实验问题,实验结果有时候并不能达到书本的理论值。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学生能够自主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提高学生的动身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演示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1.重视实验演示
初中生抽象思维发展还不够成熟,演示实验在于真实的再现物理现象,达到视听的统一。演示实验也是学生理解物理实验目的、实验内容的重要环节。重视实验演示,除了对基本的实验仪器和设备的介绍,还应当细心讲解学生难以理解的关键步骤。物理实验应当适当的重复演示,以增强学生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复习巩固知识点。
2.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学习兴趣
初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青春期,对未知事物大多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好西秦能够不断激发他们内心的求知欲。正因如此,在初中物理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针对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结合实际增强师生问的互动,激发初中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由验证性向探索性实验教学转变
验证性试验只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经典知识原理的再现,并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不能培养学生探索发现知识的动手能力。探索性实验教学方式需要学生课下查阅大量文献,在海量知识中提取有用的支持性的论点、论据,能够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百个人有一百种做法,探索性的实验教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展现个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真自我。
4.优化物理实验演示教学方式
物理理论知识大多是抽象化的、难以实际感知的,大多初中学生,尤其是基础薄弱、抽象思维差的学生,很容易迷失在知识的困惑中,这样是很难真正理解知识,更别说灵活应用知识。物理实验的优化首先可以从实验步骤着手,将实验步骤分解成较为简单的步骤,循序渐进让学生更容易把握每个步骤和环节所涉及到的知识理论。教师还可以结合现代辅助教学设备,例如计算机模拟动画、真人实操视频等等,让学生形象地感知物理实验,充分展现物理实验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强化课堂学习效果。
5.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总结
教学课堂传授的知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总结,以巩固知识,加强记忆。学生在进行独立或者分组实验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其进行实验总结。初中学生在未形成独立总结意识的情况下,需要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并教会学生学会总结。实验总结是实验过后课下对实验回忆的过程,也是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对实验的本身的思考。物理实验过程是培养勤动手,善总结,会思考好习惯的课堂,能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演示素材、内容尽量贴近生活实际
物理实验的大多属于对理论的验证,物理实验步骤、实验过程都已设计好,只是重复性的动手实验,本身对求知欲强烈的初中生来说缺乏学习兴趣。物理实验应当尽量贴近生活,尽可能地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寻找所需的实验素材以替代实验设备,也可以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素材创作替代性实验设备,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成就感中学习知识,记住知识,运用知识。
三、总结
传统模式的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练习为辅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新课标提出的教育出了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还应重视对学生实验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重要的课程补充,做好优化物理实验演示是教学任务的重要课题。改进优化物理演示实验,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强化物理知识的记忆和物理知识体系的建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为学生为进一步的学习甚至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