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属性的中学生尊严观教育研究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ce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學生的尊严教育内容,除价值属性层面以外,还有基于实践属性层面的具体内容。主要有:基于主体身份的中学生尊严观教育、基于主体交往的中学生尊严观教育、中学生尊严观教育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中学生;尊严教育;实践属性;主体身份;主体交往
  1基于主体身份的中学生尊严观教育
  在现实性上,中学生作为尊严观教育的客体,其在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个不同领域分别扮演学生、子女与民众的不同的受教育者角色,在这些领域中,不同的尊严观教育者或引导者必须把教育对象基于主体身份的地位,对其倡导、引导积极正确的尊严观念,使其尊重生命价值,完善人性尊严与健全独立人格,实现自我全面而自由地发展。
  1.1作为学生的尊严观教育
  学校是专门培养国家栋梁的教育场所,是传授受教育者知识与价值体系的地方,学生是在学校学习的受教育者的专有称呼,在古代,学生是晚辈请教长辈时所常用的谦恭之称;在现当代,学生是在学校、教育机构或其他地方接受教育,接受知识的人。学生在不同的年龄发展阶段,分为幼稚园、小学生、中学生(初学生、高中生)、大学生(大专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学校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培养价值体系,塑造修身品性的来源之地,是培养学生之所以作为学生的尊严观教育的基地,必须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与教育任务的作用。
  而中学生正处青春旺盛、充满生机与活力时期,是祖国的未来之花,个性特征开始突显,尤其是出现叛逆的心理,如不正确处理中学生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尊重学生个性,以学生为主体,则会给学生、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带来困扰,更严重情况可能造成学生心理健康受损,自信心下降。据调查显示,中学生中一般自信的占48%,较自信占15%,不太自信占37%。由此可知,中学生阶段,学生们缺乏自信的问题仍然是个棘手的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信认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首先要做的就是践行尊严观教育,例如在学生考试发挥失常时、情绪低落时,教师应给予关心与鼓励,正面引导学生,使学生感到被关注、被尊重,获得教师赋予的自信心与人格尊严,同时传播一种潜在的尊严教育观念,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关心、爱护、尊重教师与身边的同学,既维护自我尊严,也尊重他人的尊严。
  1.2作为子女的尊严观教育
  社会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渴望尊严,都必须享有尊严。具备尊严的个体,创造辉煌的人生价值;尊严遭践踏的个体,心灵也将粉碎,贫穷苦难的家庭背景,分数低的成绩,都不应该成为子女与学生获得平等尊严的条件,尊严面前人人平等。
  人一生下来就处在一定的家庭之中,出现了第一种关系即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是家庭给予了人类第一个教育环境,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导师。中学生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子女,而父母对子女的期盼自古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希望自己的子女以后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因为家庭教育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在培育孩子健全品格与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上扮演重要角色。日本作家池田大作这样说道:父母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就懂得了尊重他人,作为孩子的第一任导师——父母,要从小就把孩子作为一个社会人来对待,以促使孩子在以后社会化过程中更显示独立性。可以说,尊严是一个人的内心精神支柱,不畏惧失败,就怕丢失尊严,父母要进行中学生作为子女的尊严观教育,首先自身要具有人格尊严的品质,不以钱财多少论贵贱,不以地位高低衡量身份,其次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给孩子树立正确的尊严观念模范,潜移默化地启发子女的尊严意识与培养子女的尊严观念,最后才能获得孩子的信任与尊重。
  2基于主体交往的中学生尊严观教育
  交往性教育是“基于对话和理解基础上的,以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系统为中介的,以人的精神世界为对象的,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总体‘生成’为旨归的精神性生产实践活动。”中学生基于主体交往的尊严观教育形式多样,可通过言语表达、视觉传递、听觉表述与行动表达的方式推行尊严观教育。
  2.1尊严的言语表达
  言语是社会普遍共有的交往工具,言语表达是与人交往的最直接方式。古人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言行要谨慎。言语体现尊严,例如中学生向老师问好,使用言语“你好”或“您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尊重,显然,“您好”比“你好”更能表达心中的尊敬之意,更能显示自我与他人的尊严。站在学生角度,对老师说“您好”,相对于“你好”更能体现学生的修养,而站在老师角度,也更能感到被尊重,双方都获得了尊严。故此,言语的魅力要求学生懂得如何运用表达技巧来获取尊严,如上所述,采用“您好”的表达方式更能让他人获得尊严与体现自我修养,自我修养也是获取与维护自我尊严的一面。言语表达是一门需要不断提炼、修养的技巧,要在生活习惯中修炼与培养,形成一种生活言语礼仪与文化。
  2.2尊严的视觉表达
  文化是影像记录,人文的视觉表达图像信息是人类最基础的信息,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文字产生之前的史前时代。 词语“视觉”与“表达”结合成为新的词汇,其前提是文化研究、人类学、广播学的出现和不断发展,“视觉表达”代表新的角度,新的视觉方向。视觉表达体现尊严。例如,课堂上教师正在讲述学生不敢兴趣的东西,但学生还是抬起头认真地听讲,或是学生与同学交流问题时,即使学生不认可同学的观点,但也仔细倾听,没有打断,这些都体现了学生自我的修养,同时尊重了他人,既获得自我尊严也维护了他人的尊严。故此,视觉表达对尊严的体现尤为重要,要加强尊严观教育的视觉表达。视觉表达尊严、体现尊严蕴含于日常生活之中。学生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用视觉表达尊严、体现尊严,就必须做到:与人交谈时要时常保持目光接触,有眼神的交流,让对方感受到你有认真倾听,而不是东张西望,漫不经心。
  参考文献
  [1]王健,赵敏凯.探析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视域下人的尊严[J].黑河学院学报,2020,11(11):12-14.
  [2]赵靖宇.荀子对人之尊严的哲学建构[J].汉字文化,2020(22):190-191.
  [3]赵小丽,蔡国春.“师道尊严”式微的时代根源与创造性转化[J].2020(10):69-76.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根据《英文网络媒体选读》这门课程的特点,将课程思政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程教学。并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数字化教学工具的辅助,充分发挥实体课堂与在线学习的优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思政;学生自主学习  《英文网络媒体选读》作为英语和翻译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组选课,其混合式教学设计的目标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提
期刊
◆摘 要:語文学习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有着重大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试图利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忽略了深度学习的内涵,以至于填鸭式、满堂灌式教学模式依据活跃,学生不仅难以做到学以致用,甚至难以真正发挥学生的智力、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和语言的训练,采用科学的手段展开深度学习,最终达到全面提升语文教学效率的目的
期刊
◆摘 要:在初中阶段随着课改工作逐渐得到深化,美术课作为重要的美育载体在教学工作中所呈现的育人价值也逐渐突出,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美术教师需要做的是要站在初中生的层面考虑,本着素质培养的原则重点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从而让学生有效的掌握美术学科的实践与应用技能,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鉴于此,本文主要就美术课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实践能力有效培养,展开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美术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全球范围内进行科技和学术交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对于人才的专业英语水平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本文讨论了普通高等院校生物专业英语学习的必要性,为了提高学生对于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学生为中心、培养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学生對专业英语的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基于教学目标与要求,针对性地给出生物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建议。  
期刊
◆摘 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自主进行的以语文学科为主并综合了其他学科内容的学习实践活动,是以拓宽学习空间、增强实践机会、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是以往教材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的发展现状,探讨课程的正确定位取向,在剖析问题的基础上,为“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提出具体的教学改革思路与方向,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升职业技能、更好地适应幼儿园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园环境创设;教学改革  一、高职学前“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课程内容缺乏与工作岗位需求的有效对接  许多高职院校的“幼儿园环境
期刊
◆摘 要:在当今社会,和谐是我国的治国理念。在我国所现存的古代书籍之中,古人也提出了“天下大同”的观点,这里所倡导的也是和谐的观念。孔子也提出“和而不同”观念,这里的和也是和谐的意思,也就是说和谐是我国从古至今社会所追求的一个最佳的状态。教师教学更应该如此,教师的课堂不应该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课堂,而应该是一个和谐且充满乐趣的课堂。在这个课堂中,老师和学生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师生,他们可以一起探讨知识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语文教师意识到美育教育在学生未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在初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融入度。除此之外,美育渗透可以改善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潜移默化中形成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滋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美育渗透;策略研究  古典诗歌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占据
期刊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够体现一个学生的学科综合素质及其人文素养和语言表达的功力。在高中阶段,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构建“开放式”的写作教学课堂,让学生能够在写作过程中输出具有个人标志的观点,本文简述了高中“开放式”写作教学的研究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开放式”教学;写作教学  在高中语文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之一,数学教师一定要重视这一时期的教学,教师还应该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让学生掌握整体学习的方法。笔者在总结前人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单元教学的实践,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单元教学的意义,并探讨了单元教学的策略,希望本文能给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能让学生在整体思维的指导下学好数学,掌握数学。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