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能浅探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chen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是为了不教。”探究教育理念,践行课改精神,有效提升语文课堂效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每位语文教师的追求。《雨霖铃》这堂异校借班教学的公开课,以掌握鉴赏写景抒情词的基本方法为方向,让学生通过诵读、感悟词作,结合创作背景,把握词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掌握鉴赏写景抒情的词的基本方法,体会词的意境,把握词人情感,并总结柳永婉约词派的特点。文章试以《雨霖铃》的教学为例,探讨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能的途径。
  关键词:课堂效能;心理距离;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动态生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3-14
  作者简介:陈梅芬(1978—),女,福建福州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一、拉近心理距离,氛围和谐,是提升课堂效能的前提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认为: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以教育者的人格为依据,任何章程和纲领,任何人为的管理机构,无论他们设想得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中的作用。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和学习能力,还能凭借着个人的魅力获得学生的认同,甚至成为学生的榜样;可以凭借着教师个人独特的魅力,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更好地推进课堂。这魅力可以是善于言辞、谈吐幽默,可以是亲切温和、循循善诱,可以是宽容谦逊、认真严谨……
  每位教师都有各自的风格特点,借班上课,师生之间原本陌生,要想快速拉近心理距离,就要根据教师个人的性格特点,抓住开场导入的时机。《雨霖铃》是宋词里经典的离别之作,上课伊始,我说:“同学们好,今天跟大家初次相识。昨天,告诉班上的学生我要来贵校上课,有几个同学‘临别赠言’:有的说‘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有的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的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一句更为贴切一些呢?”学生纷纷笑着评价前两句不如最后一句合适,课堂上气氛开始活跃起来,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不再遥远。此时,我稍作点评,就由“离别”顺势导入《雨霖铃》这一课题上。
  拉近心理距离,主要指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也包括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消除师生之间的距离感,消除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感,营造和谐的氛围,才能让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情投入课堂学习中。
  二、确立教学内容,目标得当,是提升课堂效能的基础
  2016年,教育部考试中心提出“素养立意,能力主导”的命题方式,制定了“一点四面”这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能力四个方面的考查。语文学科更加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教师教学目标的设置,不应只着眼于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应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材分单元编写,每个单元板块学习重点各有不同。一般情况下,教师根据单元目标和课堂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但是教材无非是例子,何况教学目标必须考虑学生情况,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师应该有不同的教学目标。
  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是宋词,从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来看,《雨霖铃》一课主要是引导学生感知词中的几幅画面,进而分析词中的典型意象,让学生结合想象和联想,体会词人的情感。但由于执教对象是一类校的学生,考虑到必修一的现代诗歌单元和必修三唐诗单元,学生都已经学习过分析诗歌意象的内容,所以,我将本课的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定为:①初步了解柳永和柳永(婉约派)词的特点;②理解词的基本意义,理解作品蕴含的感情;③掌握鉴赏写景抒情的词的基本方法。这三个小点的设置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由知识到能力,目标明确具体,课堂教学过程证明目标虽然超越了教材单元教学要求,但对该班学生来说,是完全合理的。
  教师在确立教学内容时要针对学习者的能力等具体情况确立教学目标:目标过高,学生如坠云里;目标过低,学生缺乏兴趣。因此,因材施教、目标得当,是提升课堂效能的基础。
  三、掌控教学环节,重点突出,是提升课堂效能的关键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突出教学重点。该讲则讲,重点知识要讲深讲透;该练则练,听、说、读、写基本能力要多练;该导则导,重点、难点探究方向要引导。围绕主题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调整学习过程,力求做到有的放矢,使学习内容重点得以突出,难点得以化解,让学习活动更显能效。
  《雨霖铃》课的重点、难点是掌握赏析写景抒情的词的方法,体会词的意境,把握词人情感。为了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我在品析诗歌的环节设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找出哪些语句是间接抒情的,哪些是直接抒情的,并加以说明。设这一任务的初衷主要是让学生找出借景抒情的语句,进而解决教学的重点。第一个回答问题的学生,找到了“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但用分析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这一题型的答题思路来分析。景物(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是现代文阅读中常见的一种考题,我先肯定了他对现代文阅读中景物描写的作用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而后引导他还应从意象的角度加以品析,于是他补充:“词人选择了‘寒蝉’‘长亭’‘骤雨’这些令人感伤的意象,融入离别时候的凄苦之情,借景抒情,暗寓离别之意。”此后两个学生找到“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和“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两处借景抒情的诗句,也都能够从意象角度入手来理解诗句的情感,为重点知识的掌握铺平了道路。
  四、关注课堂生成,引导适当,是提升课堂效能的保障
  如果守着教学设计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这样的课堂绝对是僵化、缺少灵动的。不管教师如何精心地设计,也不能将课堂上学生产生的问题都预想到。课堂上随时有可能发现一些意外的“风景”,在大的目标方向明确的情况下,有时意外的一条“小道”,会让师生都能感受到别样的精彩。这需要我们课前尽量更多地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预设;在课堂上,教师可让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及时捕捉意外,凭借慧眼,迅速判断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具备语文教学价值,并决定是否对既定设计加以适当的调整。
  在拓展延伸环节,学生齐读柳永的《鹤冲天·黄金榜上》,总结归纳出柳永婉约词派的特点:内容侧重儿女之情,情感婉转含蓄。但一学生认为柳永的词情感并不含蓄。这小小的“意外”,打断了原有的安排。于是我引入他们初中背过的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将苏词和柳词对比,他仍堅持己见,并以《鹤冲天·黄金榜上》中的“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和《雨霖铃》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等语句来佐证其观点。我引导他找出这两句的共同点都是写儿女情长的,并指出题材的广阔和狭窄是豪放派与婉约派最显著的区别,因此这里不应该将“内容侧重儿女之情”和“情感婉转含蓄”割裂开来理解。
  课堂的活力来自学生动态的发展,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因素,使之成为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我们要关注课堂上的课堂生成,肯定学生的质疑探究精神,准确判断,适当引导,保障课堂能效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钱梦龙,李华平.语文教学要走正道[J].语文教学通讯,2015(2):8-13.
  [2]余映潮.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
  [3]李仁甫.课堂的风景与语文的边界 [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
其他文献
摘 要:重视语言积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小学低年级(第一学段)语文教学以识字、写字为重点。语文教师要有效利用教材文本,找到适合学生积累语言的训练点,开展扎实的语言训练,推动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文章从预习先行、复习旧知、创设情境、巧用微课、朗读背诵、观察实物六个方面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列举相关案例
摘 要:在语文限时片段教学课中,学生往往充当“课堂道具”“群众演员”,以致学无所得,教无所获。为改善这一现状,文章以《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课的片段教学为例,简单论述片段教学的课堂结构安排的有效策略,以供同行交流参考。  关键词:片段教学;结构安排;课堂情境;教学延伸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3-25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8-00
摘 要:传统美德教育在幼儿园实施的形式较生硬,不易于被幼儿接受,成效不高。利用创意绘画载体融合实施的形式,弘扬传统美术道德源泉,能适应幼儿长期教育模式与教学要求,适应教师长远教学理念,符合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创意绘画;实践性知识;教学适应  一、以“真、善、美”解读创意绘画  (一)幼儿园创意绘画以真为本,真体验、真展示  幼儿教育领域被划分为五个范畴: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摘 要: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既贴近生活实际又不乏童真童趣,且富有中国气息,但插图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还未被充分开发及有效运用。课堂中,插图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来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文章主要从巧用插图、描述插图、想象插图、命名插图、创作插图几个方面,结合教材和教学实践,谈谈高年级课文插图教学资源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部编版;插图教学资源;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摘 要:小学数学学科的基础性是众所周知。高效课堂在不断呼唤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思考能力等的培养收效甚微。课堂对话的教学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填鸭式”教学方式的不足,让学生成为课堂上学习的主人,积极提问,认真思考,与老师对话、与同学对话、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摘 要:小学数学学科的基础性是众所周知。高效课堂在不断呼唤
摘 要: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的知识、有仁爱之心”,不仅如此,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还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勤于实践、勇于锻炼、积极反思;既要有明确的整体性目标,又要有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目标,同时还要有清晰翔实的落实措施,并坚持走专业化成长、发展之路。  关键词:教育;教学;教研;学习;探索;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1-08
摘 要:智慧课堂作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既意味着立体式、智能化学习环境的构建,又蕴含着智慧体验的生成与教学智慧的发现。基于智慧课堂动态开放、合作探究、互动高效等特征,文章以译林版8A U5 Integrated Skills为例,对初中英语智慧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教学目标设计要以培育学习智慧为核心、教学内容选择须以挖掘教学智慧为路径、教学过程组织须以强化智慧体验为重点等策略。
摘 要:班主任应该怀有一颗懂得学生情感的心,具有一双发现学生问题的眼睛。因为孩子们非常在意教师对他们的评价,所以班主任老师的举手投足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着孩子将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问题学生转化;班主任  所有在班主任岗位工作过的老师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不论多么好的班级,都会有几个比较让人头疼的“问题学生”,甚至有的班主任在交流时戏谑说全班工作基本上就是在围绕着这几个学生展开。这种
摘 要:中国古典名著是五千年文化长河中一支秀丽的奇葩,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财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为了达到以上要求,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中编入了几篇古典名著之作。在教学实践中,文章作者不断探索、研究、归纳、整理出了一些通过课内学习走向课外阅读的教学方法,如材料刺激法、媒体辅
摘 要:光影游戏是借助光呈现出影子的现象来组织幼儿游戏的。这种游戏方式会使幼儿感受到光影的奥秘,产生对科学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促进幼儿主动地探索科学知识。幼儿通过对光影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和探究,会体会到光影的神奇,在亲历中形成直观认识,产生探索兴趣。文章主要探究了光影游戏的概念及其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在幼儿教学中的实践,力求通过光影游戏的有效开展来激发幼儿的自主性,促进幼儿的全面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