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人们对牙颌畸形已越来越重视,因此,牙颌畸形在临床上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997年我科对宁德地区民族中学初二、初三学生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rn1 结果rn 调查人数850名,其中汉族470名,畲族380名。发现牙颌畸形患病率达59.8%,其中汉族占54%,畲族占66.8%;正常颌占40.2%,其中汉族占46%,畲族占33.2%。其余的均伴有不同类型的错牙 合畸形。我们以个别正常牙 合为标准牙 合,错牙 合以Angle氏分类法为标准,由专业口腔医师作口内直视检查,调查结果见表1~4。rn2 讨论rn2.1 错牙 合形成的原因及机理:错综复杂,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先天因素包括遗传和出生前的环境因素,在漫长的人类进化史上错牙 合从无到有,从轻到重,这是由于环境改变使人的咀嚼器官相应变异,这些变异逐渐积累和巩固,久而形成了固定的性状,终于表现为遗传[1],而胎儿时期母体或胚胎或两者同时受到某种影响而导致胚胎发育异常。后天因素如疾病、营养、代谢,或口腔不良习惯或乳牙期、替牙期障碍等。这些因素通过骨骼、肌肉及牙齿发生作用,并使其产生变化而形成错牙 合畸形[1]。卢东民认为[2],形成前牙深覆牙 合的原因,大致可分为发育畸形、后牙重度磨耗缺失等因素。本文调查850名,均为13~14岁学生,主要为发育畸形所致。rn2.2 及时发现和治疗牙颌畸形:不同类型的牙 合关系各循其特点有着不同的运动方式。长期的功能影响下必然产生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形态变化,牙 合关系与功能的异常是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潜在因素,而有些错牙 合畸形是可以预防和矫治的,所以及时发现和治疗牙颌畸形是口腔医师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