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对话,提高语文的阅读能力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hsl76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种对话不是一种机械式的学习,而是在平等基础上的深度交流。它以文本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是认识、情感、精神领域的多向交流,促使学生产生个性化感知、感悟和思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自我构建文本,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诵读理解、交流表达,开展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在具体的阅读活动中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 深度对话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教师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那么如何发挥首席的作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走入文本,在对话中提升阅读能力呢?
  一、师本对话,了然于胸的自我构建
  备好课是一节好课的前提,是授课前的运筹与决策。它是教师备课时对文本的自我阅读、自我感受和自我构建。
  首先教师要摒弃拿来主义、取巧心理,不要被“获奖教案”“教学用书”“教材全解”之类的教辅所牵引,要通过自己字斟句酌的品读,在字里行间去感知、理解文本结构之巧、立意之深、情感之真,在对文字的阅读中形成自己的体会,产生情感的共通、共振、共鸣。“感乎心者,莫先乎情”,只有教师自己有了真切感受,才能以真情感动学生。
  二是对文本的语言“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要重视文本语言本身的特点和表达方法,发现学生语言发展的生长点。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取决于文本典范性语言的吸纳、积累和运用。教师只有先于学生对文本的语言细品深察,“尝出语文的味道”,课堂上才能引导有序,挥洒自如。
  二、生本对话,充分多样的自我悦读
  生本对话中,读是最重要的因素。“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也是教与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是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能自读自悟自体会。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课文阅读,看似节约了时间成本,但学生无法沉浸到文字中去。认识不痛不痒,体会不真不切,其对话交流只能是浅薄单一甚至离题万里、南辕北辙的。课堂上的静默,如对文字的咀嚼、对语意的感悟、对形象的推敲、对句子的品味,看似耗时,却是其后精彩交流的起笔。
  另一方面,教材中的文章是人类智慧的精选,立意深远、结构优美、文字动人,但有的文章生成于久远的古代,有的来自遥远的异域,有的是战争年代的特殊时刻,有的是文人骚客的风雅情怀……学生缺乏对文本生活的体验了解,缺乏对作家经历的感知认同,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之间就会有种隔靴搔痒的不贴切感。作为对话中的首席,教师要搭建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文本间的联系,使学生与文本能够进行深度的对话。
  第三,教师要呵护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的阅读体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与文本对话实是与作者的间接对话,作者躲在文本后,存在着一定的不对称性;同时,文本本身也有着创作中的余韵留白。因此不同读者对同一文本可能会有多元的解读,要尊重、鼓励学生進行基于文本的个性化认知。
  三、师生对话,启发思考的点睛之笔
  帮助学生更好地与文本进行对话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教师是平等对话的首席。平等意味着民主和尊重,但是也必须要有示范和引领。
  阅读教学中的师生对话应该围绕一个中心展开,那就是文本外在的语言形式和内在的思想感情。而对于文本的“精妙处” “深刻处”“点睛处”“动人处”……学生未必能尽知,这时候教师就应该设置有价值的话题,带着学生“在语言文字里走一遭”,让学生“走近”文本、“走进”文本,进而“走出”文本。如对话中可以引导理解:同样的阅读内容,学生的理解不一;可以释疑解惑:生活经历不同,学生的问题也各异;可以点拨指导:难免有困惑和不解;可以启发:有理解却不准确;可以升华:总结延伸老师的观点感受……
  小学语文六下《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我以“美”为主题展开对话:1.居里夫人的容貌之美; 2.坚持不懈的精神之美;3.淡泊名利的品质之美。课堂设计紧扣语文学科特点,从表象的美到内在的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看似简洁的教学环节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课堂上学生在潜心会文,对话交流,真切高效。
  除却有声对话,教师也要注意无声的对话、各种手势和体态的辅助表达。如肯定的点头、表情的暗示、喜悦的笑容、赞赏的目光……
  四、生生对话,展现自我的合作舞台
  《课程标准》倡导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相互表达、质疑、讨论、争辩、合作,共享思维成果,走向共同进步。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体会感受深刻的句子:“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生1:小女孩是不会飞的,“飞”字在这里是有特殊含义,联系下文我知道,这句话是说小女孩冻死在万家欢庆的大年夜里了。
  生2:我注意到这里用了三个“没有”,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说明这里的现实是寒冷的、饥饿的、痛苦的。
  生3:我补充。小女孩冻死在大年夜里,对她来说现在的生活是痛苦的,没有食物,没有温暖,没有人疼爱,没有人照顾,对她来说死亡反而是幸福的。
  生4:我从句子中体会出作者安徒生对小女孩深切的同情,对当时冷漠的、黑暗的社会的讽刺。
  学生能针对同一句话谈出自己不同的理解,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印证,促进了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交流有效深入。
  而要想把这种生生对话落到实处,小组合作的形式是关键。我的方式是三段讨论法。1.同桌初讨论。同桌之间相互进行讲解,留下解决不了的问题。2.小组再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到四人小组中二次讨论。3.集体后讨论。二次讨论不能解决的,全班研讨,老师参与。这样生生交流的效果才会得到保障。
  总之,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一种多视角的认知、思辨过程,也是精神的沟通、心灵的碰撞的过程,更是不断完善人格的过程。教师要在平等对话中不着痕迹地引领,高屋建瓴,依托文本,构建文本,让对话向更深处迈进。
  责任编辑:丁 蔚
其他文献
以MoS2/石墨为固体润滑剂,无机磷酸盐为胶粘剂,利用喷涂方式在GE20ES型关节轴承表面制备不同配比的MoS2/石墨复合涂层,考察了这些复合涂层在旋转摆动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
为了实现蓝宝石基片的快速平坦化,对蓝宝石基片进行系统的单因素单面研磨试验,研究了磨料种类、磨料粒径、研磨盘转速、研磨压力以及磨料质量分数等研磨工艺参数对蓝宝石基片
摘要: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是无数文人墨客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诗词的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情感美,从而进行审美教育。  关键词:审美教育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情感美  引言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瑰宝的古诗词,语言凝练,意境优美,情感动人。它们有的描绘了一个宁静幽雅的世界,有的描绘了一个金戈铁马的世界,有的则描绘了一个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立普妥)与脉络宁联合应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5例)为常规剂量(20mg
目的系统评价中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h e Cochrane Library(2013年第2期)、PubMed、EMbase、CBM、CNKI和Wan
摘要:高校实验室在实验教学、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的作用愈加显著,因此,强化对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就需要与时俱进,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来解决问题。基于高校实验室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结合新兴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推动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发挥出自身作用,培育出高素质、高水准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工智能  引言  高校实验室已经成为教师和学生进行
论文对海水 COD测量仪中的光电测量技术作了全面介绍 ,内容包括 :光谱特性的测量和测量波长的确定方法 ;光电器件的灵敏度、信噪比以及光源和光电探测器的选取。
利用直升机快速、机动、灵活的特点,将研制出的水质探测与采样装置装备到直升机上,对常规环境监测项目,特别是对赤潮和海上溢油等突发性海洋灾害进行快速监测和采样具有重大意义。文章简要介绍了该装置的组成、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