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与人工流产术后口服避孕药的避孕效果对比;方法 从我计生服务中心门诊分别选取人工流产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观察组,人工流产术后口服避孕药的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两组术后妊娠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5例女性出现妊娠,妊娠率14.29%;观察组2例带器妊娠,妊娠率5.71%;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25.71%,而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7.14%;结论 在人工流产术后安置宫内节育器可有效达到避孕效果,但相对口服避孕药,其不良反应也较高,但主要表现为月经异常和腰腹疼痛。
【关键词】 人工流产术后 宫内节育器避孕效果
【中图分类号】R16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160(2014)02-0188-01 宫内节育器是现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有效、最安全且最经济的避孕方法,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要使重复流产率得到控制,提高女性生殖健康,加强人工流产术后宫内节育器的放置是非常重要的方法[1]。为了避免再次受到人流术的伤害,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成为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这不仅利于女性生殖健康的保护,同时还可达到较好的避孕效果。本文结合我计生服务中心门诊在人工流产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了解其在避孕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计生服务中心门诊2013年1月—2014年3月接诊的人工流产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女性35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另从同期人工流产术妇女中选取3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健康妇女,且孕期为6-9周,术前均无任何感染和先兆流产的迹象,尿检HCG阳性,同时采用B超对去找为宫内妊娠。治疗组人工流产术后安置宫内节育器,对照组人工流产术后口服避孕药,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自愿接受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了解医护人员指导意见,术后自愿进行避孕,具备了宫内节育器安置适应证。
1.3方法
给予两组受术者静脉麻醉处理,通过负压吸引术进行人工流产术,在确定其完全流产后,即可对其出血情况以及子宫收缩情况进行观察,若出血不多以及子宫收缩情况较好,即可进行下一步。①观察组:采用吉妮致美宫内节育器,该节育器主要是由6个铜套组合而成,每个铜套的直径为2.2mm,长度为5mm,将6个铜套穿在一根由00号非生物降解的聚丙烯手术缝合线中,该节育器表面的铜为330mm2。对子宫进行常规消毒清洗后,对宫腔深度、子宫位置进行探查,采用宫腔吸引器对宫腔两周进行吸引,四壁能够闻及肌声。对蜕膜、绒毛进行检查,确定已经完全流产,将手术线的顶端系成一个小结,再将其放置到子宫底部肌层中,主要起固定的效果,再将6个铜套分别悬吊在宫腔内;②对照组:在受术者接受人工流产术后,给予其抗生素,主要起预防感染的功效,术后当日给予其优思明(屈螺酮炔雌醇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85)3mg+炔雌醇0.03mg/片)1片,术后每日服用1片,连续给予其21d,再停止用药第8日再次进行下一个周期。对两组女性进行连续6个月的跟踪随访,了解其术后不良反应以及避孕效果。
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g表示,采取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明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女性妊娠情况
对照组35例5例女性出现妊娠,其妊娠率为14.29%;观察组35例2例女性出现带器妊娠,妊娠率为5.71%;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141,P<0.05)。
2.2两组女性术后不良反应
根据表1统计结果对比,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25.71%,而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7.14%,两组不良反应差异具有显著性( =13.501,P<0.05)。
表1两组女性术后不良反应对比(n,%)
3讨论
人工流产术是终止妊娠的重要方法,主要用于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根据相关调查数据了解到,84%的女性对人工流产术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感,此外,人工流产术本身也是一种严重伤害女性身体健康的治疗方法,为此,大部分女性在接受人工流产术均希望通过宫内节育器避孕,为此,对宫内节育器避孕效果的研究是当前研究的重点[2]。本次研究,通过对人工流产术后安置宫内节育器与口服避孕药进行对比,观察发现,对照组5例女性出现妊娠,其妊娠率为14.29%;观察组2例女性出现带器妊娠,妊娠率为5.71%,由此可知,人工流产术后安置宫内节育器可达到较好的避孕效果;但对两组术后不良反应进行对比,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25.71%,而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7.14%,故在人工流产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应当加强女性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以免加重女性的心理负担。
参考文献
[1]李素萍.人工流产术后即刻放置节育器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8):244-245.
[2] 周颢.人工流产后即刻放置宫内节育器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0):111-112.
【关键词】 人工流产术后 宫内节育器避孕效果
【中图分类号】R16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160(2014)02-0188-01 宫内节育器是现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有效、最安全且最经济的避孕方法,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要使重复流产率得到控制,提高女性生殖健康,加强人工流产术后宫内节育器的放置是非常重要的方法[1]。为了避免再次受到人流术的伤害,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成为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这不仅利于女性生殖健康的保护,同时还可达到较好的避孕效果。本文结合我计生服务中心门诊在人工流产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了解其在避孕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计生服务中心门诊2013年1月—2014年3月接诊的人工流产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女性35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另从同期人工流产术妇女中选取3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健康妇女,且孕期为6-9周,术前均无任何感染和先兆流产的迹象,尿检HCG阳性,同时采用B超对去找为宫内妊娠。治疗组人工流产术后安置宫内节育器,对照组人工流产术后口服避孕药,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自愿接受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了解医护人员指导意见,术后自愿进行避孕,具备了宫内节育器安置适应证。
1.3方法
给予两组受术者静脉麻醉处理,通过负压吸引术进行人工流产术,在确定其完全流产后,即可对其出血情况以及子宫收缩情况进行观察,若出血不多以及子宫收缩情况较好,即可进行下一步。①观察组:采用吉妮致美宫内节育器,该节育器主要是由6个铜套组合而成,每个铜套的直径为2.2mm,长度为5mm,将6个铜套穿在一根由00号非生物降解的聚丙烯手术缝合线中,该节育器表面的铜为330mm2。对子宫进行常规消毒清洗后,对宫腔深度、子宫位置进行探查,采用宫腔吸引器对宫腔两周进行吸引,四壁能够闻及肌声。对蜕膜、绒毛进行检查,确定已经完全流产,将手术线的顶端系成一个小结,再将其放置到子宫底部肌层中,主要起固定的效果,再将6个铜套分别悬吊在宫腔内;②对照组:在受术者接受人工流产术后,给予其抗生素,主要起预防感染的功效,术后当日给予其优思明(屈螺酮炔雌醇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85)3mg+炔雌醇0.03mg/片)1片,术后每日服用1片,连续给予其21d,再停止用药第8日再次进行下一个周期。对两组女性进行连续6个月的跟踪随访,了解其术后不良反应以及避孕效果。
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g表示,采取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明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女性妊娠情况
对照组35例5例女性出现妊娠,其妊娠率为14.29%;观察组35例2例女性出现带器妊娠,妊娠率为5.71%;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141,P<0.05)。
2.2两组女性术后不良反应
根据表1统计结果对比,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25.71%,而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7.14%,两组不良反应差异具有显著性( =13.501,P<0.05)。
表1两组女性术后不良反应对比(n,%)
3讨论
人工流产术是终止妊娠的重要方法,主要用于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根据相关调查数据了解到,84%的女性对人工流产术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感,此外,人工流产术本身也是一种严重伤害女性身体健康的治疗方法,为此,大部分女性在接受人工流产术均希望通过宫内节育器避孕,为此,对宫内节育器避孕效果的研究是当前研究的重点[2]。本次研究,通过对人工流产术后安置宫内节育器与口服避孕药进行对比,观察发现,对照组5例女性出现妊娠,其妊娠率为14.29%;观察组2例女性出现带器妊娠,妊娠率为5.71%,由此可知,人工流产术后安置宫内节育器可达到较好的避孕效果;但对两组术后不良反应进行对比,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25.71%,而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7.14%,故在人工流产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应当加强女性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以免加重女性的心理负担。
参考文献
[1]李素萍.人工流产术后即刻放置节育器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8):244-245.
[2] 周颢.人工流产后即刻放置宫内节育器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0):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