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褚遂良书法形象的建构——兼论阮元《南北书派论》中褚遂良的归属问题

来源 :中国书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traSpar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褚遂良(596—659),字登善,唐太宗朝以忠正直谏闻名,唐高宗时封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旧唐书》云其"博涉文史,尤工隶书"([1]),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家"。后世学楷书欲求变化者,多从褚书取法。褚遂良对唐代书家影响颇深,薛稷、颜真卿均得其传,刘熙载誉其为“唐之广大教化主”。
其他文献
一、姚最生卒考南朝姚最的《续画品》为现存中国古代美术文献中第二部人物品评著作,继谢赫《古画品录》之后对宋、齐、梁三朝画家进行相关品评。这部著作对研究此时期美术史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对于实践性较强的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信息化教学改革也成为目前高职体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迫在
书画鉴定史上,从来都不缺乏各持己见、聚讼纷纭的鉴定案例。而历代鉴定大家,即所谓的"巨眼",总能披沙拣金,拨云撩雾,识辨良莠、真伪。本期推出的这篇文章,作者为知名鉴定家、
一、郭店楚简《老子》概述《老子》作为道家的经典著作,一直被各界关注。自郭店楚简出土问世以来,便引起了各界的巨大反响。其中也以《老子》甲、乙、丙本最为出名。对其基础
“终身体育”理念的发展暴露出了当前体育教育重技能轻理论的弊端,学生对体育文化与体育精神的理解无法支撑其持续进行体育锻炼,同时也不利于我国居民整体身体素质的提升。在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语言素养类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基于1340名北部湾大学本科生“语言素养与能力提升”调查,从实际教学经验出发,深入分析语言素养类课程存在的问题。从人才培养
各个财经类高校为提高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从教学互动和教学实用角度,微观经济学改革需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根据各个专业发展情况,定制各异的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