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教学的辅助手段势在必行。它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有着很大的优越性,但同时也应注意避免进入一些误区。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优越性要求避免误区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稳步,深入的推进,新课程实施的核心——课堂教学问题日益凸显。课堂是实施新课改的主阵地,主战场,如何向这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要效益,这是每一位教学一线的教师必须面对与探索的重要课题。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对于政治课堂教学无疑是一次全新的革命。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使原本枯燥,抽象的原理变得直观生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与此同时,在多媒体技术运用的过程之中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的优越性,具体要求及需注意避免的问题误区进行探讨。
一、多媒体技术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优越性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自从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便打破了教学方法一脉相承的呆板状态,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的确,多媒体技术形象、直观、生动、艺术品味十足,它以声、文、色、形作用于人的眼、耳、脑等多种器官,使知识容量增大,内容更充实,形象更生动,使信息传输多层次、多方位,极具延展性和交互性。它可创设出悦耳、爽目、怡心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特别是思想政治课一向给人以严肃、说教的面孔出现,学生不想听、不爱听。要改变这种现状,把学生吸引到思想政治课堂中来,那教师就不只是做个“教书匠”,而要做个“艺术家”了。多媒体在这方面可以说是政治老师的得力助手,一经运用,比其他学科更具有教育功效。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能让课堂教学更加锦上添花,让教学活动更加富有乐趣,在教学中学生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学习兴奋点得到多方面的刺激,这样既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集图、文、声、像、动画于一体,使学生的大脑、视觉、听觉等中枢都处于兴奋状态,相关知识在大脑中就会留下深刻印象。多媒体符合人类的记忆过程,多媒体展示知识空间的联系,将知识系统化,形成网络,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比较、加工、归纳,形成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思维能力。多媒体教学便于给学生提供知识素材,每个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结构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多媒体技术提供的教学信息,不受时间与空间,宏观与微观的限制,根据教学需要,把教学内容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全部再现于课堂,从太空到海底,从异国到本土,特别是学生不太熟悉的事物,都能通过多媒体手段表现出来,让学生如亲眼目睹。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化深为浅,化难为易,化远为近,化虚为实,更加形象化,简单化,从而把政治课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直观地展现出来,形成具体概念,帮助教师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开拓智力,培养能力”。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指导学生主动探究,搜集学习信息,将演讲式的教学过程转向讨论式、推导式的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组合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的问题情境,在教师的引导、启发和激励下,让学生主动地探究,教师应注意给出学生思考的内容、机会和方法,使视听与思考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政治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
不同的学科都有其不同的教学特点,为了使多媒体课件能真正有效地辅助我们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应充分考虑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
(一)政治课多媒体课件要根据知识要点的特征和学习者的心理特点来设计。学习者的记忆与知识内容的表现有关。知识以文字线性的结构表现出来,会使学习者感到知识的枯燥和乏味,因此多媒体课件应注意以文字,声音,图象,动画等多种媒体综合地加以表现,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刺激学生的感知。
(二)教师使用多媒体要创新。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因而其使用频率大为提高。但同时也导致了一种不良倾向的出现,有的地方、有的教师无论上什么课,统统诉诸多媒体,大有一哄而上的架势。这就要求我们在运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时,必须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数量仅仅是一个指标,质量更重要。可以用其他方式,如幻灯、投影仪、录像机替代的,并不非得要用多媒体课件,总的原则是,教学形式服从教学目的和内容。
三、应注意避免的几个误区
客观地说,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不容回避的是,在多媒体技术运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误区。所以,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以下几个方面的误区。
(一)盲目依赖多媒体技术,忽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一堂课的内容完全由多媒体课件预先准备好,教师将学生带入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模式中,所以在教学中就按照课件设计思路按部就班,层层推进,全然不顾学生所思所想,机械的点击,不停的放映,过于突出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反而使教师缺失了教学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灵活性,使学生仅仅局限于教师的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中,忽视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培养,只是被动的跟随教师的思路走,教学中的机智、灵感闪而复失,教学过程浅入浅出,教学艺术的锤炼也便无从谈起。
(二)不注重教学实际,为用而用。政治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处理传统教学模式方法,手段与多媒体的关系。不能够为用而用。多媒体课件以其呈现方式多、信息量大、直观性强而在课堂教学应用手段中见长。于是,部分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便不论取舍,凡是与其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类图像、文字、声音信息均取而用之,不合逻辑组合拼凑,将其“特长”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反而适得其反,更不用说有利于课堂教学了。
(三)不注重学生实际,华而不实。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的一组动画、一个声音乃至一幅图片都可能带来学生遐想联翩。可是部分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却恰恰忽视了学生发展的这一身心特点,反而竭尽全力在课件的呈现方式上求新求异的变化,力求字字有动画、帧帧有特效,处处与众不同,致使学生在听讲和学习时要么应接不暇,走马观花,缺少思维,要么思绪万千,注意力不集中,身在曹营心在汉。
总之,多媒体并非在课堂教学中用得越多效果就越好。只有正确看待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才能节省教师的讲授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练习和巩固。这样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完成了教学任务,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使多媒体成为启迪学生认知、思维的工具,而不是教学内容的展示工具。
参考文献
[1]刘明春;高中政治教学[M].外文出版社,2004
[2]郭玲;高中政治探索.2007(8)
[3]杨大楷,何颖;高中政治研究[J].上海:新政治教育,2009(8)
[4]汤孟飞;高中政治教学[J].甘肃:政治研究,2009(19)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优越性要求避免误区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稳步,深入的推进,新课程实施的核心——课堂教学问题日益凸显。课堂是实施新课改的主阵地,主战场,如何向这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要效益,这是每一位教学一线的教师必须面对与探索的重要课题。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对于政治课堂教学无疑是一次全新的革命。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使原本枯燥,抽象的原理变得直观生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与此同时,在多媒体技术运用的过程之中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的优越性,具体要求及需注意避免的问题误区进行探讨。
一、多媒体技术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优越性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自从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便打破了教学方法一脉相承的呆板状态,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的确,多媒体技术形象、直观、生动、艺术品味十足,它以声、文、色、形作用于人的眼、耳、脑等多种器官,使知识容量增大,内容更充实,形象更生动,使信息传输多层次、多方位,极具延展性和交互性。它可创设出悦耳、爽目、怡心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特别是思想政治课一向给人以严肃、说教的面孔出现,学生不想听、不爱听。要改变这种现状,把学生吸引到思想政治课堂中来,那教师就不只是做个“教书匠”,而要做个“艺术家”了。多媒体在这方面可以说是政治老师的得力助手,一经运用,比其他学科更具有教育功效。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能让课堂教学更加锦上添花,让教学活动更加富有乐趣,在教学中学生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学习兴奋点得到多方面的刺激,这样既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集图、文、声、像、动画于一体,使学生的大脑、视觉、听觉等中枢都处于兴奋状态,相关知识在大脑中就会留下深刻印象。多媒体符合人类的记忆过程,多媒体展示知识空间的联系,将知识系统化,形成网络,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比较、加工、归纳,形成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思维能力。多媒体教学便于给学生提供知识素材,每个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结构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多媒体技术提供的教学信息,不受时间与空间,宏观与微观的限制,根据教学需要,把教学内容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全部再现于课堂,从太空到海底,从异国到本土,特别是学生不太熟悉的事物,都能通过多媒体手段表现出来,让学生如亲眼目睹。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化深为浅,化难为易,化远为近,化虚为实,更加形象化,简单化,从而把政治课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直观地展现出来,形成具体概念,帮助教师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开拓智力,培养能力”。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指导学生主动探究,搜集学习信息,将演讲式的教学过程转向讨论式、推导式的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组合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的问题情境,在教师的引导、启发和激励下,让学生主动地探究,教师应注意给出学生思考的内容、机会和方法,使视听与思考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政治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
不同的学科都有其不同的教学特点,为了使多媒体课件能真正有效地辅助我们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应充分考虑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
(一)政治课多媒体课件要根据知识要点的特征和学习者的心理特点来设计。学习者的记忆与知识内容的表现有关。知识以文字线性的结构表现出来,会使学习者感到知识的枯燥和乏味,因此多媒体课件应注意以文字,声音,图象,动画等多种媒体综合地加以表现,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刺激学生的感知。
(二)教师使用多媒体要创新。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因而其使用频率大为提高。但同时也导致了一种不良倾向的出现,有的地方、有的教师无论上什么课,统统诉诸多媒体,大有一哄而上的架势。这就要求我们在运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时,必须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数量仅仅是一个指标,质量更重要。可以用其他方式,如幻灯、投影仪、录像机替代的,并不非得要用多媒体课件,总的原则是,教学形式服从教学目的和内容。
三、应注意避免的几个误区
客观地说,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不容回避的是,在多媒体技术运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误区。所以,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以下几个方面的误区。
(一)盲目依赖多媒体技术,忽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一堂课的内容完全由多媒体课件预先准备好,教师将学生带入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模式中,所以在教学中就按照课件设计思路按部就班,层层推进,全然不顾学生所思所想,机械的点击,不停的放映,过于突出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反而使教师缺失了教学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灵活性,使学生仅仅局限于教师的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中,忽视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培养,只是被动的跟随教师的思路走,教学中的机智、灵感闪而复失,教学过程浅入浅出,教学艺术的锤炼也便无从谈起。
(二)不注重教学实际,为用而用。政治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处理传统教学模式方法,手段与多媒体的关系。不能够为用而用。多媒体课件以其呈现方式多、信息量大、直观性强而在课堂教学应用手段中见长。于是,部分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便不论取舍,凡是与其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类图像、文字、声音信息均取而用之,不合逻辑组合拼凑,将其“特长”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反而适得其反,更不用说有利于课堂教学了。
(三)不注重学生实际,华而不实。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的一组动画、一个声音乃至一幅图片都可能带来学生遐想联翩。可是部分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却恰恰忽视了学生发展的这一身心特点,反而竭尽全力在课件的呈现方式上求新求异的变化,力求字字有动画、帧帧有特效,处处与众不同,致使学生在听讲和学习时要么应接不暇,走马观花,缺少思维,要么思绪万千,注意力不集中,身在曹营心在汉。
总之,多媒体并非在课堂教学中用得越多效果就越好。只有正确看待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才能节省教师的讲授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练习和巩固。这样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完成了教学任务,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使多媒体成为启迪学生认知、思维的工具,而不是教学内容的展示工具。
参考文献
[1]刘明春;高中政治教学[M].外文出版社,2004
[2]郭玲;高中政治探索.2007(8)
[3]杨大楷,何颖;高中政治研究[J].上海:新政治教育,2009(8)
[4]汤孟飞;高中政治教学[J].甘肃:政治研究,2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