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溶胶-凝胶法在浮法玻璃上制备了Ag-SiO2复合薄膜,通过改变镧的掺入量得到不同的试样。利用GD751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RF-5301PC型荧光光度计研究了试样的光吸收性能、
【机 构】
:
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KF0603)资助项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溶胶-凝胶法在浮法玻璃上制备了Ag-SiO2复合薄膜,通过改变镧的掺入量得到不同的试样。利用GD751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RF-5301PC型荧光光度计研究了试样的光吸收性能、光致发光性能,并对其发光机制进行初步探讨。在Ag/Si=0.03的浓度,以及500℃/30 min的热处理条件下,通过掺杂非荧光稀土离子La^3+可以实现激发过程中能量的传递,La^3+的掺杂会影响复合薄膜的光致发光性能。在光吸收性能方面,镧的引入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银粒子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同时细化银纳米粒子。
其他文献
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硼酸钠、硼酸钾和氯化镧在水介质中的极压、抗磨和减摩性能,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EDX)、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磨斑表面形貌、主要元素
利用煅烧和微波诱导燃烧法合成了不同形态的CeO2。利用TG—DSC对前驱物Ce2(CO3)3进行了热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为CeO2。分别用XRD,Rgman光谱仪,FE-SEM,FT-IR等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X
采用凝胶-燃烧法合成了系列稀土离子掺杂的Sr0.94MgSi2O6:Eu20.+02,Ln03.+04(Ln=La,Ce,Nd,Sm,Gd,Dy)蓝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对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