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提升策略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mwingfl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只有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兴趣时,才能积极他们强烈的学习热情,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并能主动对课堂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及研究。因此,小数数学教师应多措并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一、采用激趣游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爱玩好动是低年级学生特点,将激趣小游戏和枯燥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可以改变传统教学平铺直叙的乏味性与枯燥性,可快速地激起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将趣味小游戏引进小学数学教学,既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生动化,确实是一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科学地设置一些游戏环节,让学生把对游戏的热情迁移到数学知识上,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比如,在“数的组合与分解”这节课中,我没有平铺直叙地讲解教学内容,而是通过一个“找朋友”的小游戏,把写有不同数字的纸片发给学生。接着,我拿出一张纸片,让持有纸片的学生迅速寻找自己的好朋友。假如我拿出9,那么1和8、2和7、3和6、4和5就是好朋友。该游戏迅速激起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很轻易就把学生对游戏的兴趣专席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中来了。再比如,学习“认识物体及图形”这节课时,我设置可“瞎子猜物”游戏,我将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形状全面装进一个纸箱中,箱子上留下一个口只能让一只手进入,接着让学生将手伸进箱子摸物体,并说出他们的形状,回答正确后可直接回自己的位置上去;回答错误的要拿出物体,请班上的其他同学猜。这样一来,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在游戏中高高兴兴地掌握了各种形状的特点。
  二、借助数学故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爱听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故事中可爱的小动物、生动的情节、感人的场面、幽默的话语非常感兴趣。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将具体的数学知识融进故事中,把学生印象中原本静止、枯燥、抽象的数学符号、字母变得灵动活泼、趣味性十足。这样就使教学活动更有吸引力、趣味性,更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并积极参与到故事的讲述及创编中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学习热情,使学生能积极调动思维思考数学知识。比如在“大于号与小于号”这节课中,纯碎的讲解很难让学生记住两个符号的特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编创了这样一个故事:某天数学城堡里来了两个客人,他们是孪生兄弟--大于号及小于号,因为它们长得太像了,数学城堡里的人们都分不清谁大谁小。有一天,国王排他的侍卫6和8去分辨那对孪生兄弟,让6去找小于号,让8去找大于号,这可难住了两个侍卫,他们也分不清谁是大于号谁是小于号。同学们,你们能帮6和8两个侍卫把大于号和小于号分开吗?小学生一般都有英雄情结,他们听老师这么一说,都鼓足了劲准备帮两个侍卫一把。我趁学生对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关注度很高时,将大于号及小于号的特点详细讲给了学生,果然他们很快就能把它们区分开了。由于刚才所讲的故事紧紧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形成了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轻松、高效地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
  三、建立多元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研究发现,小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征,就是喜欢被人赞扬、鼓励及嘉许,而抑阻、惩罚、禁止都很容易让其产生抵触心理。这说明小学生也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尊重。只有这样小学生的新思维才能被激发出来,才能提高其学习的内在动力。所以,在教学中,数学教师对小学生的评价应一改以批评为主的评价方式,采取赏识态度,提高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优点与成功,促进其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要以赏识评价为主、批评评价为辅,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关注学生的进步,哪怕只进步了一丁点儿,教师也要表达赞赏及欣喜之情,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及关心。教师的一句赞扬的话、一个肯定的延伸、一点小奖励,都会给学生注入极大的学习动力,让他们以数倍的努力投入到学习中,以更大的进步回报老师的期望。在教学活动中,即使有些同学回答的问题根本不着边际,教师也不能一口否认,应用鼓励的眼神对他们说:“再想一下,老师相信你,再仔细想一下一定可以的。”学生在充满赞赏与鼓励的氛围中学习,不仅能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也更有利于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激起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四、引入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公式及符号对小学生来说很抽象,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在熟悉的情景中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的知识内容。这样就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具体、生动,而且会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在“线段”这节课时,我提前让学生准备他们熟悉的药盒、铅笔、牙膏盒、直的及弯的吸管等物品,教学活动中,我请学生拿出他们准备得物品,并仔细看一看、摸一摸。接着我问:大家能告诉老师哪些东西是直的?哪些东西是弯的吗?然后,用课本及铅笔作为教具,引出线段的概念。借助学生们熟悉的物品做导入,可减少学生们对新知识的恐惧感,拉近新课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比如,我在讲授“两位数加减法”时,布置了这样一项可口作业:要求学生放学后到超市调查烧水壶、杯子、牙膏的价钱,并算一算100元能否将以上三种东西全部买回家,要求他们在第二天的数学课上讲调查结果告诉老师。这样以来,我改变了以往的作业形式,使课后作业以生活实践的形式展现。这就使学生在掌握教材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在实践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的特点,灵活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主动、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还能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全面提升。
  【作者单位:四平市中央东路小学校 吉林】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TGF-β在分泌性中耳炎发生和转归中的作用。方法 100只豚鼠分为两组,A组(对照组)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不作任何处理;B组(实验组)50只,以肺炎链球菌鼓室注射制造豚鼠
在学生的世界里,一切都充满生命,充满活力,一切都是简单的、可爱的、有待他们去发现、去探究、去尝试的。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不管是已知的和未知的,因为好奇,从而会迸发出一连串奇特的想象。当把这种想象通过画笔表现出来的时候,孩子们也便将他们的内心世界毫无保留的在他们的作品中呈现出来。  一、美术想象去哪儿了  (1)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
1病例报告患者,男,37岁,因持续声嘶10年伴渐进性呼吸困难半年于2006年2月入院。患者20年前有肺结核病史,曾抗痨治疗半年,无喉外伤及手术史。入院体检:患者体温正常,有轻度吸入性呼吸
目的 总结5例耳硬化致极重度聋患者听力学及颞骨CT特点并观察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方法 对5例重度、极重度聋的耳硬化患者,行纯音测听、声导抗、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及颞
学生的生命健康成长是学校真正的生命线。中国的生命教育虽然已延伸于各个领域,但由于扎根未牢,目前仍存在青少年对自身生命的漠视,对他人生命的轻视,对异类生命的摧残,以致车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