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规民约与政策法规的耦合对现代森林治理的影响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chang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索乡规民约与政策法规间的关系及其对现代森林治理的影响,将二者关系分为“非耦合”“一般耦合”“积极耦合”三种状态.“非耦合”状态下,乡规民约的功能几乎无法发挥,森林生态与居民生计都受不同程度损失;“一般耦合”状态下,乡规民约的森林生态保护优于“非耦合”状态但仍有不足;“积极耦合”状态下,乡规民约与政策法规各自的特性能达到一种良性平衡,双方各自渗透又互相制约,既能满足治理主体多元化发展、林权集中的需求,又能有效防止某一种制度失控,更易于达到现代森林治理强调的生态与生计并重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司法体制改革带来的司法权力扩增,司法权的监督成为重点。当前,司法责任制带有结果主义导向误区,传统监督机制功能日趋虚化。大数据则为司法权的监督提供了新路径,体现为基于数据采集的实时监督机制,基于数据画像的业绩考核机制,基于知识图谱的证据审查机制以及基于法律推理的偏离度预警机制。大数据司法监督具有全景式监督、预防性监督及算法监督的特征。同时,要注意大数据司法监督中的数据风险和算法风险,防止“监督”演化为“监控”,防范大数据对司法裁判权的过度干预。
中国在云南的四条对外交通,成了抗战“生命线”。第一条是滇越铁路,全面抗战开始时对外交通的首选;第二条是滇缅公路,抗战最艰难时期的对外交通线;第三条是中国最危险的空中对外交通线;第四条是中印公路,为抗战胜利呼唤的对外交通线。他们在抗战的不同阶段,打破了日本法西斯企图封锁中国、困死中国的妄想,成为抗日战争的“生命线”,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突显了云南在抗战中的地位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