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霉豆腐渣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食用安全性分析

来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_2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梧州霉豆腐渣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有害真菌毒素残留量,验证其食用安全性.方法 先提取霉豆腐渣样品的总DNA,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通过16s rDNA和真菌ITS区域进行PCR扩增及Miseq测序分析,然后再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桔青霉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伏马毒素等16种真菌毒素残留.结果 高通量测序获得细菌Ta g数目51821个,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数目57个,考克氏菌属(Kocuria)占比25.90%、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占比18.73%、坂崎肠杆菌属(Cronobacter)占比14.78%、皮生球菌属(Dermacoccus)占比9.27%;真菌Tag数目56741个,OTUs数目6个,主要为链孢霉属(Neurospora),占比达到98.17%;其常见16种真菌毒素残留量未检出.结论 初步推测梧州霉豆腐渣特征“红毛”为链孢霉(Neurospora),但发现有影响其食用安全性的腐生菌及有害坂崎肠杆菌等,需要进一步跟踪研究明确其来源、具体含量及相应控制方法,以确保其食用安全性.
其他文献
目的 优化余甘子果实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 选用余甘子\'兰丰\'果实为试材,利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乙醇浓度、料液比、水浴时间、水浴温度4个因素对余甘子鲜样和干样总黄酮提取的影响.结果 余甘子鲜样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5(g:mL),水浴时间45 min,水浴温度40℃,总黄酮理论含量30.70 mg/g,实际平均含量为30.49 mg/g.余甘子干样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0(g:mL),水浴时间60 min,水浴温度60℃,总黄酮理论
目的 比较防普、越南、大叶金花茶叶、花两个部位化学指纹图谱差异,分析其化学成分类型及部分有效成分含量差异,为合理开发和利用金花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建立防普、越南、大叶金花茶叶和花的化学指纹图谱;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计算不同部位共有峰和相似度,并分析各部位特征峰;利用SPSS 23.0,采用成对样本t检验,对叶和花间不同化学成分含量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在320和210 n
目的 探究成熟度及种植的海拔地区对刺梨果实营养活性成分的影响.方法 收集不同成熟度及海拔地区的刺梨果实,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液相色谱法等方法测定样品中主要营养活性成分含量,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样品品质差异.结果 成熟刺梨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黄酮、单宁、多酚、三萜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含量分别为744.01~1260.93 mg/100 g FW、35.86~52.11 mg/g DW、128.80~188.70 mg/g DW、78.04~119.54 mg/g DW及22.56~32.32 mg/
目的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考查两种香型六堡茶香型形成优势微生物组成.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陈香、参香六堡茶挥发性香气成分,然后提取两个香型六堡茶样品微生物的总DNA,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两个样品的微生物多样性.结果 鉴别出陈香六堡茶中8种关键“陈香”香气成分,主要包括β-紫罗酮、α-雪松醇、1,2,3-三甲氧基苯、α-紫罗酮、5,6-环氧-β-紫罗酮等香气化合物;鉴别出参香六堡茶中10种关键“参香”香气成分,主要包括 β-紫罗酮、α-雪松醇、β-二氢紫罗酮、α-紫罗酮、5,
为全面推广金枪鱼产品,发展我国远洋渔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曾于2006年发布水产行业标准SC/T 3117—2006《生食金枪鱼》.随着生食金枪鱼加工业的不断发展,SC/T 3117—2006规定的部分指标已不符合产业实际.为有效规范生食金枪鱼产品的生产和保障产品质量,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下达任务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承担生食金枪鱼标准的修订工作.本文在介绍新标准《生食金枪鱼》基本框架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心温度、一氧化碳和挥发性盐基氮等主要技术指标的确立依据,还对比了标准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