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频繁换书的背后

来源 :早期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stu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区的幼儿在看图书,但我发现孩子静不下心来看书,总是在不停地换书。即使是他们喜欢的书也是草草翻几下,就去换另一本。整个活动很难安静下来。当我要求小朋友仔细翻看、不要急着换书时,他们很认真地说:“我已经看完了啊。”我无言以对。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仔细思考后试着调整了一下策略。
  一是增加幼儿感兴趣的新图书。区角里的图书都是以前投放的,孩子已经看了好多遍,早已没有了新鲜感。于是我和其他班的老师商量,两个班互换一下图书,又让每个幼儿从家中带一本自己最喜爱的图书,投放在语言角。这些不同类型、色彩鲜艳的图书很快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
  二是教会幼儿看书。以前,孩子拿到图书后,一下子翻到了中间去看,还有一次翻两页的,对一页上有四、五幅图片的书也是不按顺序看。现在,在孩子对新的图书有了兴趣以后,我就及时教他们看书的方法。如:在给孩子讲故事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学习一页一页翻看,一个画面一个画面按序号看书,让孩子明白书中的内容是前后有联系的,每一个画面都有它的意思。幼儿学会了看书也就找到了乐趣。
  三是让幼儿带着问题看书。以往幼儿看书,看完以后不知道书上说了些什么,更不会说出来给大家听。现在我向幼儿提出要求,请他们带着问题看书。看完后,请他们当小演员站在电视机(纸盒做的)后面给大家讲讲,或给小朋友表演出来。孩子们对这个游戏很感兴趣,玩得不亦乐乎。这些需要幼儿仔细看书后才能做到的,所以孩子不仅是为看书而看书了。
  四是让幼儿参与制作图书。我告诉幼儿,可以把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把自己想象的故事、笑话画下来,制成一本小人书。每天下午玩区角活动时,都有孩子在画啊,写啊,还有几个孩子相互合作的。孩子们既动了手、活跃了思维,又增进了对图书的感情,真是一举三得。
  这几种方法使孩子频繁换书的现象基本消失,同时阅读的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升,达到了我设置语言区的目的。
其他文献
针对不确定广义系统非脆弱混合H2/H∞优化控制问题,对控制器增益具有加法式摄动和乘法式摄动两种情形采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研究其充分条件,并设计满足要求的鲁棒非脆弱混合H2/H
一、小汽车引发孩子的游戏热情  “小汽车”制作活动是班上开展的“亲亲一家人”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中的一项活动。我把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制作的小汽车陈列在“小小工地”的一处比较显眼的玩具柜里。孩子们很快就发现了它们,并拿出自己的小汽车在地垫上摆弄起来。一时间,又是撞车,又是堵车,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每次投放新材料的时候。我们并不告诉幼儿材料如何使用,而是任由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小汽车作为一种新的玩具材料
在教学中,幼儿难免会出现错误。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机智将“错误”之石点化为金子,让“错误”演绎无限精彩。    1 独具慧眼。善于捕捉“错误”    幼儿出现的错误并不是都有可点化为金子的价值,它需要教师独具慧眼,敏锐地洞察出可用做教学资源的“错误”,为教学添姿增彩。如在阅读活动《小老鼠的糖果罐》中,幼儿A正绘声绘色地讲述着画面:小老鼠打开了糖果罐,吃了里面的五粒糖,小老鼠的糖果罐撒了,掉出了三粒
目的制备盐酸纳洛酮鼻腔喷雾剂并考察制剂的纤毛毒性和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方法考察盐酸纳洛酮在不同pH溶液中的稳定性,不同吸收促进剂对盐酸纳洛酮的促渗透效果,筛选出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