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与修复研究进展及展望

来源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yulo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脊髓损伤的治疗和康复一直是基础和临床医学领域的重大难题之一。脊髓损伤的具体病理过程主要包括脊髓损伤发生时的原发性机械损伤,以及随后由于微循环障碍和过度炎症反应等导致的继发性损伤。脊髓损伤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是由于脊髓损伤不同程度地破环了来自高级中枢的下行输入支配和来自外周的感觉信息的传入,阻碍了高级中枢和感受器通过前馈、反馈等机制对运动协调功能进行的规划和调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具有相对自主性和可塑性的局部神经环路正常功能的进行。动物脊髓损伤模型主要有切断损伤模型、砸击损伤模型、压迫损伤模型、缺血损伤模型和化学损伤模型等。目前,脊髓损伤在基础和临床治疗研究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包括神经再生的分子机制和基因调控、细胞移植、生物材料的修复、药物神经保护、神经信号刺激及康复训练、人工智能和脑机接口的应用等。加强多学科交叉合作的基础研究、积极推广有效的临床康复新技术及促进共享数据库和数据标准等将是今后脊髓损伤机制和治疗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其他文献
<正> “道”、“有”和“无”是老子哲学中几个最根本的范畴,这是古今学者公认的说法。《庄子·天下》篇谓老聃“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其中“太一”即指道而言;冯
安捷伦科技日前宣布推出蓝牙低功耗测试选件,以帮助器件和模块制造商使用N40IOA无线连通性测试仪进行测试。AgilentN4010A测试仪结合蓝牙低功耗发射/接收选件,可为制造商和设计
1控制球技术分类关于排球的控制球(控制球是掌握和运用排球技术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与技巧),至今尚无较深入地研究和分析。在这里从指导的意义出发,总结实践,吸取经验,以对今后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