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废旧混凝土骨料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试验及应用研究

来源 :路基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c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废旧混凝土再生回填路基稳定碎石进行分析研究,以不同再生骨料掺量(0%,25%,50%,75%,100%)和不同水泥剂量(3%,4%,5%,6%)为基础进行试验,以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和无侧限抗压强度为指标优选了5%水泥剂量作为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基础配比参数.分析了不同再生骨料掺量下再生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劈裂强度、干缩系数、温缩系数及冻融强度损失率.以25%再生骨料为基础进行了实际的再生废旧混凝土水泥稳定碎石道路基层应用,道路强度和弯沉值检测均达到普通道路使用要求.
其他文献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青海地区水泥改良黄土的特性.结果 表明:水泥改良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冻融循环次数、干湿循环次数呈负相关,与养护龄期、压实度、水泥掺量呈正相关;水泥改良土的水稳定性与水泥掺量、压实度呈正相关,并随养护龄期的增加呈现先变弱后变强的趋势.
基于应变水平进行道路结构起裂层位预估并应用断裂力学理论阐述裂缝形成及扩展原因,采用室内试验测试沥青路面各结构层的极限弯拉应变,研究荷载作用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形成及扩展机理.在试验路段的各层位布设XYJ-2型应变传感器,监测道路结构的应变规律.结果 表明:土基回弹模量较低时,原始开裂点在基层及底基层发生;裂缝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均高于材料的断裂韧度,原始裂缝将会由于荷载作用而持续扩张,直至形成贯通裂缝.
以粉煤灰和粉土部分替代水泥制备气泡混合轻质土,研究水固比、引气剂掺量、粉土掺量、养护龄期及养护条件对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和轻质土抗干湿循环性能.结果 表明:降低水固比能够增大抗压强度;湿密度由1000 kg/m3增大至1200 kg/m3,28天抗压强度提高了37%;随着粉土掺量增大,抗压强度降低;提高养护温度可提高早期抗压强度;制备的轻质土抗干湿循环性能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