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突发事件治理模式探索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nk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突发事件频发,不但影响高校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而且还会影响社会稳定。高校突发事件应对型治理模式虽然有快速解决高校面临的急迫问题、提升高校形象、促进高校管理创新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政策制定短期化、实施难等现实困境。未来高校治理突发事件应突破应对型的治理模式,转向富有前瞻性、系统性、创新性的发展型模式。
  关键词:突发事件 应对型模式 发展型模式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如高校扩招、后勤服务社会化、收费制度改革、教学科研制度改革等,高校处理内部关系变得日益复杂。而随着网络等社会传媒的日益发达,外部社会对高校师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加上一些自然灾害影响,高校突发事件日益频发,影响范围也从校内扩展到校外。比如最近河北大学的“李刚事件”、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交通肇事杀人案件,不但对在校师生影响较大,也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关注。高校突发事件频发,不但给当事人带来人身或财务方面的损失,对学校声誉、形象也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影响学校的健康发展。如果高校治理不当,可能会让事态更加恶化,威胁到社会稳定,损失更大。如何正确治理突发事件,转危为安,将突发事件的危害降至最低,成了高校管理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应对型治理模式的呈现及其意义
  高校突发事件的出现,虽然给学校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另一方面却能为完善高校管理提供契机,把一些长期被搁置的问题迅速提上高校的议事日程,快速制订应对措施。这种典型的以应对突发事件为首要目标的模式,笔者将其称为应对型治理模式。
  从我国高校管理实践来看,突发事件应对型治理模式并不鲜见。高校在面临突发事件时,大都会临时组建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机构,有相关校领导出任负责人,统筹协调各种资源,迅速出台应对措施。[1]改革开放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无论是招生数量和培养质量上都有了很大进步,但与面临的现实问题相比,高校的管理体制改革还是显得滞后和缓慢。突发事件的爆发往往能够暴露学校管理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于是以解决突发事件为导向的应对型治理模式便应运而生,它是高校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提高突发事件应对的有效性而作出的必然选择,对我国当前的高校管理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一)快速解决高校面临的急迫问题
  应对型治理模式以解决突发事件为目标,将已经产生严重损害并危害到校园稳定的问题作为优先解决的议题,及时出台政策措施,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解决高校当前面临的急迫的问题。
  (二)有利于提升高校形象
  治理突发事件是高校管理行为的表现形式之一,成功治理有利于提升高校形象。一方面,高校迅速行动,采取有效措施,将突发事件的危害降到最低,显示出高校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负责任的形象。另一方面,在突发事件状态下,学生会迫切期待校方迅速出台治理措施。如果高校能在兼顾学生诉求和校园管理秩序的基础上,出台恰当措施,控制突发事件引起的不良反应,满足学生对学校的期待预期,那么学生对学校的信任度就会随之增加。
  (三)促进高校管理创新,提升管理能力
  突发事件的爆发为高校管理创新提供了特殊的契机。因为突发事件一方面会引起学生的强烈关注和诉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创新的阻力;另一方面,有的突发事件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新情况,这就逼迫高校必须进行管理创新。治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也是高校管理者学习的一个机会,反思治理突发事件的不当及失败,总结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进而加以修正和改进,这样的学习是提升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应对型治理模式的现实困境
  由于我国在高校管理方面的经验还不够丰富,高校管理制度总是落后于社会发展形势,直到当问题严重到已危及校园稳定或某些问题影响高校的社会形象时,才匆忙出台政策措施以缓和矛盾。[2]这是典型的事后补救型的被动应急模式,这种注重稳定和事后补救型的思维方式严重制约着政策的合理设计,会带来政策的质量缺陷,主要表现在:
  (一)存在政策短期化倾向
  所谓政策的短期化是指高校管理者在治理突发问题时追求即期效果,而对长远后果重视不足,出台的政策措施追逐短期目标而忽视长期目标。这是因为,突发事件的突然性及其引发的破坏性,使高校管理压力骤增,管理者容易出现理性逃遁,更容易从突发事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及对校园稳定的冲击等短期视角出发,为快速消除不良影响而倾向于出台一些即期效果明显的政策,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政策质量缺陷带来实施困境
  一项常规的政策制定需要经过严谨科学的程序,而受事件紧迫、资源信息不足等因素制约,突发事件状态下的政策制定过程遵循的是非常规程序,政策制定的步骤和环节被压缩或简化,给政策的实施带来一定的影响。从长远来看,如果盲目扩大突发事件应对型治理模式的作用边界,高校管理者将会处于一种忙于应付不断滋生的突发事件的应急状态。这不仅会耗费大量的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而且会使学校管理者不堪重负,影响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未来高校突发事件治理的选择——从应对型模式到发展型模式
  基于当前高校管理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未来高校治理突发事件,应突破应对型的治理模式,转向富有前瞻性、系统性、创新性的发展型治理模式。发展型治理模式的核心思想是使行动被动型、事后补救型转向积极干预型和促进型。与应对型治理模式强调时效性、针对性相比,发展型治理模式更强调以下原则:
  (一)前瞻性
  前瞻性原则强调高校应从预防问题出发,结合高校发展需要,积极行动来减少问题发生。事前的预防重于事后的补救。[3]高校应重视战略思考和长期规划,针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有预见性地在事前做好妥善的准备。在治理突发事件时,必须通过理性分析去推断事态发展趋势,用“前瞻性”去调整“应急性”,使制定和执行的新决策更有预见性和适应性。
  (二)系统性
  高校在管理实践中,应有明确的战略性框架设计,这个框架应包含高效的指挥管理系统,有完善的资源配置途径,有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高校所有的具体政策都要在这个框架下被评估和实施,否则,任何具体政策措施都会因缺乏统一的思路而出现只见局部不见全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倾向。
  (三)创新性
  全球化的冲击和信息化的挑战,对当代高校管理模式和决策体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创新性原则的提出是高校为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增强其效率和活力而作出的必然选择。制度创新对学校发展至关重要,高校管理者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打破制度建设中的习惯定式,不断制定出台与高校发展相适应的新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催生师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
  参考文献:
  [1]袁涛.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2]刘向信.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董立丽.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及应对策略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8.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网络上热门的“艳照门”事件作为一个事例,在总结前人对于中国人脸面观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如此重视脸面及其影响的社会中,出现“艳照门”这种有伤脸面的事件的原因。笔者认为,由于中国人具有现实主义的哲学观,对于脸面的追求是具有现实主义目的的。要脸面,是为了达到良好的社会后果,刻意作出的一种印象整饰行为。在私密性情境下,中国人的行为随着情境而变化,使得“艳照门”一事不涉及到社会评价
期刊
摘要: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构建的,它是教师艰苦劳动的结果。关键是,教师要有爱心,并以此感染学生。“教育就是爱”,只有对学生倾注了感情,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只有真正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才能融洽师生关系,为师生合作打下基础。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化为强大的教育力量,激励学生的自我完善,为教师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方法提供条件。  关键词:新课程;和谐;师生关系    一、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见,习作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关键词:积累;观察;讲评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占着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把好作文教学这一关,也就抓好了语文教学的“主干”。但是我们目前的作文教学存
期刊
摘要: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任务型的教学为学生带来了完成任务后的成功感,特别是分散在各个环节中的小任务,使学生不断地收获一个个小小的成功。对成功的体验所带来的兴奋感又促使着学生保持着注意力向下一个环节进发。当学生的兴奋感和成功感一次接着一次,不断推动着他们去探索新知。  關键词:信息技术;主动探索    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传统教育的观念、手段、形式和内容都遭遇到
期刊
摘要:《水乡歌》是苏教版语文第三册中的一首诗歌。描写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诗歌朗朗上口,学生十分喜爱,不少学生可能在课前就已经能熟练背诵,可是学生对水乡风景人情缺乏认识,缺少生活体验。为此,在设计教学时,教师应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目标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
期刊
摘要:聋生在我校占有相当的比例。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发现这部分学生容易形成诸如盲目、脆弱、自卑、焦虑等消极的心理偏差。特殊教育工作者用一颗仁爱之心、宽容之心对其进行养成教育和社会交际,同时采取挫折与赏识并举和为其提供发泄的机会和场所等方法来矫正心理偏差,引导他们走出心理误区,迎接生活的挑战。  关键词:聋生;心理偏差;矫正对策    我校经过几年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就,已经成为西部落后
期刊
摘要: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谈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简直就是个奢侈的话题。因为在民间关于老师生活的痛苦写照有许多。幸福的生活源自于什么呢?是丰厚的物质条件、名誉的不断满足?笔者认为不全是。幸福来自于自己,来自于自己不断地尝试,在于自己不断地超越,在于自己不断地转变对人生的认识,对职业的热爱。  关键词:幸福;尝试;交流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谈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简直就是个奢侈的话题。因为在民间关于老师生活的
期刊
摘要:语文新课程改革要取得成功,关键在教师。新课程改革对于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语文教师素质问题成了语文新课程改革能否取得实效的一个瓶颈。如何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本文从语文教师必须读书的原因,语文教师应当读哪些书,语文教师应当怎么读书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主张。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师;读书;素质    现在关于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观点和建议层出不穷,但大都集中在教育
期刊
摘要:实施新课改,对语文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形式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丰富化,师生关系的民主化,能够更好地激发學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进而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关键词:新课改;多样化;丰富化;民主化    2004年秋学期开始的山东省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实施,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丰富、更具活力。迄今为止,鲁人
期刊
摘要:小学民间美术课程开发既需要把握民间美术资源的“民间”特性,又需要注重与儿童身心发展认识规律相结合,同时还应有助于对原有美术课程所培养的技能与理解力的提高。让学生在有效情境教学中多渠道地体验学习乐趣的同时逐渐体认民族艺术的价值,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在生活中传承、保护和发展民间艺术,实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活态传承。  关键词:剪纸;民间艺术;情境探究;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剪纸》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