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的手术治疗时机、术式改进及其效果

来源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uto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的发病率占急性心肌梗死的1%~2%,约占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病例的5%[1]。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如不治疗患者很快死亡。24 h之内病死率为25%,1周内病死率50%,2周内死亡65%,4周内死亡80%。仅有8%的患者可存活至1年。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的真正原因还不清楚,但是人们发现穿孔多发生在透壁性心肌梗死面积较大的患者,心肌梗死面积较小者少见。尽管室间隔穿孔可在急性心肌梗死后数小时到2周内发生,但大部分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后2~4 d。室间隔穿孔后,产生左
其他文献
慈溪市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村(社区)统战工作规范化建设、新市民统战工作、非公有制企业统战工作、镇(街道)统战社团组织建设,基层统战工作社会化取得了实效。在新的历史条件
目的:评价人工流产术的两种镇痛方法.方法:对240例早孕妇女分为宫术安栓经肛门置药组(A组)、静脉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麻醉组(B组)及不用药组(C组),观察三组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患者早期(发生室间隔穿孔至手术时间34周)行常诊手术的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6月至2019年1月行常诊外科室间隔穿孔修补术治疗的32例患者(发生室间隔穿孔至手术时间均为39周)。根据发生室间隔穿孔至手术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早期组(发生室间隔穿孔至手术时间为34周)和非早期组(发生室间隔穿孔至手术时间为≥5周)。分别记录
目的探讨PBL结合情景模拟在手术室术前准备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医学院校2015级护理本科一班140名本科生,在分组上采用随机原则,其中68名学生依然接受传统的教学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会议
在全媒体时代,媒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迅速崛起的移动传播平台成为全社会主要的信息传播、分享、互动方式,舆情的发生发酵更加迅速,舆情的处置和消散,情况更加复杂多变。本文
本文主要讨论线性代数中行列式的常用计算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