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重复昨天的故事”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ce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表内乘法是小学二年级数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小学计算中非常关键的部分。它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教完乘法口诀,作者发现,孩子们在背诵时非常溜,而从中抽取一个时,要么速度很慢,要么是错误的,错误率非常高。如何提高孩子们背诵口诀的热情和兴趣,如何提高口诀使用的效率和计算时的准确率?作者进行了尝试。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乘法口诀 记忆方法
  这几个星期一直在学习乘法口诀。表内乘法是小学二年级数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小学计算中非常关键的部分。它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这几周教完乘法口诀,我发现,孩子们在背诵时非常溜,几乎是脱口而出,也不会出现错误,背诵时就从“一一得一”到始一个挨着一个背,可是随意抽出一个就支支吾吾说不出来,或者是错误的答案。一位家长说孩子在做算术题时就好像跟人在打拳,等从头到尾开始回忆这套拳法记忆该如何出这拳时,他早已被对方一拳打倒在地了。这反映出孩子背口诀时的一个弊端:从头开始我会,可是从中间开始,不一定会。一些孩子在计算表内乘法时,计算速度慢,而且经常出错。如何提高孩子们背诵口诀的热情和兴趣,如何提高口诀使用的效率和计算时的准确率?带着这些疑问,我在教学中努力思索,進行了各种尝试。
  一、学口诀,知其意
  学习口诀时,要让学生知道口诀的来历,从一些相同加数的式题练习中,理解同数连加和乘法的关系。这样记不起这句口诀时,还能从原始算式中得出口诀的答案。
  二、找规律,巧记忆
  在一到九的乘法口诀中,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如五的乘法口诀,归纳后,让学生发现,在与5相乘的结果中,末尾都是五和整十的结果出现,再让学生找找,结果何时为整十,何时为五呢?通过比较练习记忆五的乘法口诀。再如记忆九的乘法口诀,有很多方法。如利用手:两手伸开,掌心面向自己。先把左手的大拇指收回,剩下9个,一九得九;把左手的食指收回,把10个手指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1个,另一部分是8个,二九十八;把左手的中指收回,把10个手指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2个,另一部分是7个,三九二十七……
  三、想实物,编故事
  学完乘法口诀,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可以让学生联系一些实物进行口诀记忆。如一块红领巾3个角,两块红领巾6个角;一只小狗4条腿,两只小狗8条腿。或者多样联系: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利用一些童谣记忆口诀,背诵就会变得比较有趣。
  也可以利用文学作品中的历史事件或歌谣。如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沿途经历七七四十九劫、九九八十一难。在小说《越王勾践》中,勾践翻过九九八十一座山,渡过八八六十四条溪,走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找到了秦溪山。在生活实践中,还有一些歌谣,如《夏至九九歌》: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吃茶如蜜汁;四九三十六,争向路头露;五九四十五,树头秋夜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七九六十三,夜眠寻被单;八九七十二,被单添杂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灰。这样学习,学生觉得非常有趣。
  四、抓难点,对比练
  多做一些练习,不难发现,孩子们错的大多数是一些比较容易弄错混淆的口诀,我班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有四八三十二和四七二十八,还有六七四十二。发现问题后,我从二的口诀开始让孩子们把容易出错的口诀重新在黑板上做了陈列,反复对比、对练,对一些积相同的口诀进行联想试练。
  对于成人来说,口诀是脑中牢不可分的部分,常常听家长说:这些口诀随便记记就记住了,怎么会这么容易错呢?对于成人来说,口诀时时在用,才会如此深刻,这些口诀已伴随我们经过了那么多年,而孩子们才刚刚接触。实践证明,只有多加练习,才会加深印象。
  用心想,用心做,用心练,口诀迟早会记熟,那就让这个速度再快一些,让孩子在错误上少摔倒几次。
  参考文献:
  [1]季丽清.从“完美”走向“简约”——“9的乘法口诀”教学实践与反思.河北教育(教学版),2009(Z2).
  [2]黄江艳.创设激趣引思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与评析.广西教育,2009(01).
其他文献
摘 要: 作者以《有机化学基础》中“糖类”的教学为例,采用探究法教学,从定性、定量角度推出葡萄糖的结构式,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关键词: 葡萄糖 教学设计 探究式教学 反思    一、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本课题来自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模块中专题五第一节糖类。这节课的内容在必修2中已经出现,重点介绍了葡萄糖的分子式、葡萄糖的物理性质,以及葡萄糖的
摘 要: 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必然折射到语言层面。本文从共时、历时两个层面分析“家常”的语义变化,并运用词汇语义学义位理论分析“家常”诸多义位的微观结构,旨在多角度地探析语义。  关键词: 共时 历时 义位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家常”一词非常普通,简洁明了,有研究的价值和必要吗?我们借鉴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动手解剖麻雀。“家常”一词很值得研究,把它放在手术台上,从共时、历时层面也就是横
摘 要: 作者通过对开放教育旅游管理专业面授课程中综合运用双语教学法与角色表演法的成效进行实证分析,了解到当前全面推行该方法所面临的困难,相应地提出了看法和建议,尽快提高双语教学与角色表演法综合运用的成效。  关键词: 双语教学法 角色表演法 旅游管理 面授课程  开放教育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专业性、知识性较强。综合运用双语教学及角色表演教学法,可使学生在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其服务意识及应变能力
摘 要: 文章紧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对初中学生英语写作水平低下的现状进行原因分析,以人教版教材Go for It为例,呈现一堂以“阅读”促“写作”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实践。  关键词: 以读促写 初中英语 写作教学 教学实践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使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1]
摘 要: 书面趣味作业是学生无声的自我表达,是心灵的真诚对话。但大量的无效试题练往往挫伤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成为一种任务,而不是热情投入、真心情愿地付出。作者从“每日一记、精品文摘、批注阅读”三方面培养学生对语文作业的趣味,以期书面作业变得可爱、愉悦、有趣味。  关键词: 七年级语文 趣味作业 个性飞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文中简称《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
摘 要: 国家需要创造,时代要求创新。数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文章从课堂教学氛围、课堂教学方法、评价方法三个方面简要阐述了怎样在初一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培养 教学方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笔者结
摘 要: 为了提高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规范体育行为,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健康意识进行调查研究,并分析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有较好的健康意识,对体育有良好的认识态度,已逐渐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  关键词: 大学 体育教学 健康意识 调查研究    1.前言  体育健康意识是体育文化的一
摘 要: 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充分认识自我,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逐渐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本文着重论述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即如何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会学”。  关键词: 自主学习 现实意义 创设环境 角色定位 课外学习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教育是一种生命关怀”,这是李伟平教授在谈到当前学校教育的走向时的观点:把学生和教师看做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教师不再被看做是传授知识的“工具”,学生不再被看做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从“生命关怀”的意义出发,教育就不应该是一厢情愿的给予,而应该为其生命健康、主动的发展提供时空,架设平台。  冰心是一位心中充满爱的伟大作家。她爱孩子,因此,她笔下的这篇课文——《只拣儿童多处行》字里行间流露出她对
摘 要: 本文阐述了自然地理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并在分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编排的基础上,根据自然地理知识的类型针对具体课程内容选择不同教学方法,以期对一线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自然地理 多媒体教学 教材 教法  自然地理的研究对象是自然地理环境,即地球表面具有一定厚度的圈层,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区间内的一个特殊圈层,是在太阳辐射能、地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