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中的音乐教育与幼儿发展

来源 :中国发展与创新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fangjit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幼儿智慧的源泉。欢快、柔和、优美的音乐,能培养幼儿良好的感受性、丰富的想象力,进而美化其心境、陶冶其情操、促进其发展。众所周知,人的幼年期是生命力最活跃的成长期,也是接受音乐教育的最佳期。音乐教育作为我园多元化艺术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已为我们老师与家长所共同理解并重视起来。作为以音乐艺术特色为切人口的我班,在家长们的殷殷垂询与大力支持下,在实施园本课程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音乐教育元素,并在进行专项的音乐活动外,还力求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多方位的、可听、可见、可感、可想的音乐活动环境,使幼儿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接受音乐的洗礼,对幼儿的身心起到一种熏陶、感染的作用,以进一步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实践过程中,我们这样做:
  
  1 以“音乐墙”为主体,展现感受音乐活动进程
  
  陈鹤琴先生说:“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在上学期的音乐活动中,我班幼儿大都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游戏中来,对音乐活动有了一定的愉悦感受与快乐向往。我们及时满足了幼儿的所想、所需,生成了“我和音乐一起玩”的音乐主题墙饰。顽皮、可爱的音乐精灵在七彩丛林间开心地与小音符们互相追逐、开心游戏的场景深深地吸引住幼儿的视线,也使幼儿形象地感知了与音乐一起玩的快乐,从而更激发出孩子们主动学音乐、玩音乐的兴趣。鉴于幼儿平日活动中总喜欢唱一唱以前所学过的歌、玩一玩自己喜欢的音乐游戏,我们又引导幼儿亲手制作了林间的“奇幻音乐花”,作为一个滚动墙饰,用图画、乐谱、节奏谱等形式,记录并展示一些班内课程活动中的相关音乐内容,引导小朋友在自由活动的时间里,与小伙伴一起玩玩、看看,复习、巩固原有的知识,并自由表达自己的新认识、新感受。令幼儿在玩乐中进一步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得到想象、认知、动作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2 以“活动区”为载体,开发学习音乐玩乐空间
  
  “音乐原本是充满乐趣的事,在不经意的玩乐中,也能学到知识”(卡尔·奥尔夫)。班内的多种活动区域的设置即是本着这个理念进行设置的:
  2,1最大化的音乐智能区。卡尔·奥尔夫认为:“幼儿是在‘做’和‘在动作中理解’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不断完善起来的。”因而,我们为幼儿创设了联合各类乐器、乐谱、表演道具、服装及多媒体设备的、最大化的“动作和理解”的音乐智能活动区域。在我们的“才艺大舞台”上,有着色彩绚丽的“魔幻音乐花”,它为幼儿复习认识各种主题活动中所学习过的音乐基础知识提供了游戏的机会,小朋友们可以用单独的节奏卡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拼出各种样式的节奏型,然后进行各种节奏练习、声势练习,如有困难,同伴间可以互相学习、互相提示,只要答对了问题,就可以得到一颗美丽的小星星,这种自由、互动的游戏方式令孩子们高兴不已、玩了又玩!区域内自由选用的各类乐器、头饰等物,则是幼儿最喜爱、最感兴趣的宝贝,幼儿在敲敲打打、唱唱跳跳中用自己的心灵感受音乐、用自己的语言表现音乐,使幼儿获得了从音乐中认识世界的实践感知,也使幼儿各方面的能力获得了发展。
  2.2功能化的多元智能区。“音乐来源于生活、潜藏于幼儿的内心(卡尔·奥尔夫)”。在我班的“开心动脑筋”、“奇趣童话屋”、“玩玩做做坊”、“青青小世界”等区域中,我们搜集了与我们的各个主题课程活动相关的玩具、图书等,引导幼儿在自由活动中用折、剪、贴、画等方式为妈妈制作节日礼物;于引人入胜的世界童话名著的图画书中欣赏美丽的童话故事,感悟其中的善与美;亲手种植一个洋花萝卜、为它的生长过程作排图讲述,在可爱的青蛙记录本上画出小蝌蚪点点滴滴的生长变化,感受季节更替草木萌生的美丽、领略生命由弱变强的奇迹;鼓励幼儿“Try It on”自己去发现不同的蒙氏活动图形拼板所表示的不同颜色、形状、高矮、长短;在小兔子、小萝卜玩具的操作中认识数字、学会数序……这些活动,使幼儿在自己喜欢、感兴趣的活动中进行了科学认知、语言表述、社会交往、美术操作等方面的学习与认知,为幼儿积累知识、进行音乐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经验。
  
  3 以“风采墙”为媒体,拓展表现音乐个性舞台
  
  通过音乐环境的创设与潜移默化的影响,我班幼儿在各方面都获得了能力的发展与提高。我们的“开心宝宝秀”作为班级风采展示墙,为幼儿记录下了从《我爱妈妈》到《春天来了》再到《Try It on》的课程主题活动中,或表演、或歌唱、或演奏、或游戏的欢乐片段。当幼儿看到自己的精彩“剧照”时,喜悦与骄傲的感觉油然而生,学习音乐、参与表演的欲望空前高涨!这面风采展示墙为幼儿主动动脑、动手学习音乐、表现音乐、提高能力、发展个性创造了最佳的互动机会与展示空间。
  在音乐环境的熏陶下,班内幼儿活泼、快乐地成长着,它令幼儿对各种学习活动发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也让幼儿逐渐发展起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活跃的创造力。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尊重学生的个性,才能奠定学生修身学习音乐的心理及感性基础。  [关键词]音乐教育;以人为本;学生    “以人为本”发展教育是新世纪世界发展的趋势。人的发展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目的,基础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音乐学科是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把尊重看成是现代教育的第一原则,改变知识本位的传
期刊
[摘要]歌唱艺术的美,与其它一切艺术形式一样,不只是单方面的,它包括思想方面的美、形式的美、演唱的声音美、韵味美、吐字归韵的美、形体美等等。因此,要唱好一首歌,要让别人感觉到歌唱艺术的美,就需在许多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歌唱艺术;字情;声情    提到歌唱艺术的美,人们会联想到美声唱法及传统的民族唱法,而不论是那种唱法,它都能以其特有的美来感染人心。歌唱艺术的美,与其它一切艺术形式一样,不只是
期刊
[摘要]职业性质和专业化过程决定了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精神。  [关键词]教师;专业;精神    从教师专业性质和专业化过程的特点来看,现代教师应当具有的专业精神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敬业乐业精神  “敬业”是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崇敬。任何一个教师,首先应当对教师专业有清晰而独特的了解和认识,怀有强烈的尊严感,方能建立起坚定的专业信念,也才能对社会的各种评价做出正确的、
期刊
踏上三尺讲台,面对孩子们张张笑脸和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被感染和震撼,立志要辛勤育花朵、精心雕琢玉。同时,也惟愿自己的教学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可偏偏事与愿违。  记得我再讲《苏武牧羊》一课时,按照往常的教学程序先发声后练习,继而滔滔不绝地讲授苏武的爱国热情及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然后,我便一句一句的教唱起来,可此时的课堂气氛不是活而是乱。当时,我的目光忽然落到了一名说笑的学生身上,于是,我走过去
期刊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个农夫伐倒一棵大树,用完笔直的树干后,面对外表丑陋的树根,他想:把这剩下的树根劈成柴,要费多少功夫哇!于是就将它扔在了野外,一位雕塑家无意中发现了这个树根,如获至宝,经过他的精心雕刻,终于制成了一件精妙绝伦的根雕艺术品。短小的故事引人深思:农夫厌弃它,树根就只能是一件废品;而雕塑家关心它、发掘它的潜力,它又变成了一件有价值的东西了。我们的育人工作不正是如此吗?  班主任教育工作中
期刊
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职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务实高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使班集体建设卓有成效,以造就大批合格的中高等专业技术人才。本人担任职教班主任工作已有几年了,从中深刻体会到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 组建强有力的班委会和团支部    班委会和团支部是班主任的左
期刊
经常有老师问我:“为什么学生都很喜欢上你的美术课呢?”学生上课的纪律又是那么的好,学习兴趣是那么的浓,是不是有什么绝招?”其实那里谈得上有什么绝招,要是说有什么绝招的话,只不过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采用鼓励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学生的每一幅习作,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力求达到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协调统一,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在实施
期刊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人格。”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这一理念向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教师更新教学形式,把每一节课上成特色课。    1 美的仪表    仪表包括发型、服饰等。有人要说教师不是歌唱演员,何必这么讲究?但是。教师面对学生讲课与演员面对观众表演有
期刊
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教师,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执行者。由于音乐课其艺术特点所决定,教育形式应当是主动、活泼的学习,这也是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怎样寓音乐教学于生动有趣之中呢?怎样使学生学的主动活泼呢?    1 激发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师主导作用的表现,而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是学生主体作用的表现。英国哲学家、政治家培根说过:“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
期刊
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古希腊埃拉多斯山崖上,刻着这样三句话:“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从这句格言中,我们不难看出跑步这项运动是项很好的体育活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锻炼意志,还能提高奔跑能力。对于我们并不是很陌生的以耐力为主的长跑运动则深受人们的喜爱。但如何通过训练以提高耐力呢?为了更好地推进学校体育运动的发展,对于如何训练学生的耐力(分为速度耐力、专项耐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