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字电路》是高职电子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当前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数字电路 优化 教学设计
0 引言
《数字电路》是高职电子类专业的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也是电子类专业学生学习《EDA》、《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主板维修》等专业课必不可少的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了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在省级示范高职和技师学院建设过程中对《数字电路》课程实施教学改革的总结与思考。
1 课程教学改革历史与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该院在《数字电路》课程的教学改革历程中也经历了从传统教学模式到项目化教学模式等多元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尝试。在实施的项目化教学改革中,课程结合3个项目,采用“教师讲项目-学生做项目-教师分析项目及讲授课程相关知识”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从改革效果来看,课堂氛围等教学现象改善明显,但学生在后续学习中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及应用能力提升不明显。通过总结分析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所用项目化教材偏重于项目制作,未完全囊括课程的知识点,知识体系不明显;教学和考核手段单一,顾此失彼;项目化教学形式大于实效。
《数字电路》属专业基础课,包含的知识面比较广。纵观传统教材和国外同类教材,专业基础类课程都是以知识体系为架构,实践项目为辅助。而在前期实施的项目化教学操作模式中,做项目成了主导,对课程知识体系的掌握却成了辅助。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初衷原本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好专业课程,而前期的教学效果提升不明显,有必要对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进一步优化。
2 课程教学设计及教学模式思考
2.1 梳理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梳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紧结合教学目标实施课程教学。结合高职学生的职业岗位核心能力需求和发展需求,总结出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的知识目标主要包含:熟悉布尔代数的基本定律,掌握卡诺图与公式化简法;掌握数字电路中常用基本单元电路和典型电路构成、原理及应用;掌握常用数字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功能,了解现代电子技术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器件等内容。课程的能力目标主要包含:具有查阅集成电路器件手册,使学生学会在实际应用中正确、合理地选用器件;具有识读和分析典型数字系统应用电路的能力;具有适应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自主学习并掌握新型数字电子器件工作原理及其应用的能力。
2.2 完善教学内容 教师教学不能仅依靠一本教材,还需要结合专业实际,有选择地为学生补充教学内容。目前教材以项目化教材为主,但多数项目化教材过分偏重于项目本身的制作与分析,相关课程知识内容散乱,导致课程知识体系不完整,不利于为学生构建完整的课程知识体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以项目化教材为主线实施教学,另一方面,还需要结合教材实际,为学生补充、完善课程知识体系内的教学内容以及该领域出现的新知识、新技术等“六新”方面的内容。完善课程教学内容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2.3 丰富教学手段,运用实例灵活教学 部分老师在实施项目化教学的时候,简单地照搬国外一些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仅围绕个别项目而讲课程,少有梳理课程的知识体系;学生则是为做项目而做项目。但《数字电路》属于专业基础课,其主要使命还是为学生提供所属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培养其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笔者认为,对于专业基础类课程,还是可以课程知识体系为主线。在教学手段方面,还是不能完全抛弃传统的实验教学,应该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基础验证实验和实际项目相结合,灵活教学。基础验证实验解决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和理解问题,实际项目则是解决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问题。
2.4 丰富课程考核方式 传统教学中,课程多采用平时成绩+实验成绩+笔试的考核方式。考核不是目的,而是促进教学的手段。多方式、多手段的综合评价方式是今后课程评价方式的发展趋势。针对《数字电路》的考核方式,可考虑在传统考核方式上,增加微课程设计项目、学生自主学习和课程学习总结等考核项目。即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布置几个小课题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课题项目的制作和小论文报告的撰写,期末提交完成的实物制作和小论文报告,还可以增加答辩环节,以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授课期间,将部分通识性模块,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收集资料,制作课件,并上台讲课,教师点评与补充讲课内容。授课后期,布置学生写课程学习总结报告,要求学生自主梳理课程学习内容和课程知识体系。教师可从实物制作水平、课件质量、总结报告质量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方面考核学生;通过多种考核方式达到综合评价学生的目的。
3 结语
如何针对学生实情,优化教学设计,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方式方法是多方面的。总之,我们只有立足于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采取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方式,运用实例灵活教学,并采用多方式、多渠道的综合评价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教学目的,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为学生走向实际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杭海梅.高职数字电子技术项目化教学探索[J].轻工科技,2013.11.
[2]王洪亮.高职《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统计与管理,2013.06.
[3]薛延侠.“数字电路”实验教学的创新与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02).
作者简介:邱富军(1982-),男,四川乐至人,讲师,硕士,主研方向:应用电子技术。
关键词:数字电路 优化 教学设计
0 引言
《数字电路》是高职电子类专业的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也是电子类专业学生学习《EDA》、《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主板维修》等专业课必不可少的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了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在省级示范高职和技师学院建设过程中对《数字电路》课程实施教学改革的总结与思考。
1 课程教学改革历史与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该院在《数字电路》课程的教学改革历程中也经历了从传统教学模式到项目化教学模式等多元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尝试。在实施的项目化教学改革中,课程结合3个项目,采用“教师讲项目-学生做项目-教师分析项目及讲授课程相关知识”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从改革效果来看,课堂氛围等教学现象改善明显,但学生在后续学习中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及应用能力提升不明显。通过总结分析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所用项目化教材偏重于项目制作,未完全囊括课程的知识点,知识体系不明显;教学和考核手段单一,顾此失彼;项目化教学形式大于实效。
《数字电路》属专业基础课,包含的知识面比较广。纵观传统教材和国外同类教材,专业基础类课程都是以知识体系为架构,实践项目为辅助。而在前期实施的项目化教学操作模式中,做项目成了主导,对课程知识体系的掌握却成了辅助。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初衷原本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好专业课程,而前期的教学效果提升不明显,有必要对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进一步优化。
2 课程教学设计及教学模式思考
2.1 梳理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梳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紧结合教学目标实施课程教学。结合高职学生的职业岗位核心能力需求和发展需求,总结出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的知识目标主要包含:熟悉布尔代数的基本定律,掌握卡诺图与公式化简法;掌握数字电路中常用基本单元电路和典型电路构成、原理及应用;掌握常用数字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功能,了解现代电子技术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器件等内容。课程的能力目标主要包含:具有查阅集成电路器件手册,使学生学会在实际应用中正确、合理地选用器件;具有识读和分析典型数字系统应用电路的能力;具有适应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自主学习并掌握新型数字电子器件工作原理及其应用的能力。
2.2 完善教学内容 教师教学不能仅依靠一本教材,还需要结合专业实际,有选择地为学生补充教学内容。目前教材以项目化教材为主,但多数项目化教材过分偏重于项目本身的制作与分析,相关课程知识内容散乱,导致课程知识体系不完整,不利于为学生构建完整的课程知识体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以项目化教材为主线实施教学,另一方面,还需要结合教材实际,为学生补充、完善课程知识体系内的教学内容以及该领域出现的新知识、新技术等“六新”方面的内容。完善课程教学内容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2.3 丰富教学手段,运用实例灵活教学 部分老师在实施项目化教学的时候,简单地照搬国外一些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仅围绕个别项目而讲课程,少有梳理课程的知识体系;学生则是为做项目而做项目。但《数字电路》属于专业基础课,其主要使命还是为学生提供所属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培养其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笔者认为,对于专业基础类课程,还是可以课程知识体系为主线。在教学手段方面,还是不能完全抛弃传统的实验教学,应该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基础验证实验和实际项目相结合,灵活教学。基础验证实验解决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和理解问题,实际项目则是解决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问题。
2.4 丰富课程考核方式 传统教学中,课程多采用平时成绩+实验成绩+笔试的考核方式。考核不是目的,而是促进教学的手段。多方式、多手段的综合评价方式是今后课程评价方式的发展趋势。针对《数字电路》的考核方式,可考虑在传统考核方式上,增加微课程设计项目、学生自主学习和课程学习总结等考核项目。即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布置几个小课题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课题项目的制作和小论文报告的撰写,期末提交完成的实物制作和小论文报告,还可以增加答辩环节,以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授课期间,将部分通识性模块,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收集资料,制作课件,并上台讲课,教师点评与补充讲课内容。授课后期,布置学生写课程学习总结报告,要求学生自主梳理课程学习内容和课程知识体系。教师可从实物制作水平、课件质量、总结报告质量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方面考核学生;通过多种考核方式达到综合评价学生的目的。
3 结语
如何针对学生实情,优化教学设计,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方式方法是多方面的。总之,我们只有立足于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采取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方式,运用实例灵活教学,并采用多方式、多渠道的综合评价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教学目的,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为学生走向实际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杭海梅.高职数字电子技术项目化教学探索[J].轻工科技,2013.11.
[2]王洪亮.高职《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统计与管理,2013.06.
[3]薛延侠.“数字电路”实验教学的创新与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02).
作者简介:邱富军(1982-),男,四川乐至人,讲师,硕士,主研方向:应用电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