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节服务,就是寻找服务中的每一个细节,做好每个细节的服务工作。手术室是患者经历最紧张和焦虑的特殊环境,细节服务从视觉、听觉和感觉上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温馨的环境,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有利于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达到预期结果。
围手术期体温低于36℃称为低体温,是手术期常见的并发症。低体温致麻醉药物代谢减慢,免疫功能抑制,凝血障碍,心肌缺血,苏醒延迟,机体寒战,术后切口感染等,延缓术后恢复,增加住院时间和随之而来的费用。维持术中患者体温正常是降低术中后及麻醉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大部分的低体温是因为护理不当引起的,这就体现了细节服务在预防低体温中的重要性。
1、围术期低体温发生的原因
1.1患者自身因素
1.1.1心理因素 患者因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波动,术前禁食、禁水等,使血液重新分配,影响回心血量和微循环,容易导致低体温的发生。
1.1.2身体因素 患者如果自身体质较差,病情复杂严重,对于冷刺激敏感性强,抵抗力差,手术引发的冷刺激易引起体温下降。
1.1.3年龄因素 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体温易随室温下降,老年人基础代谢低,体温调节功能差,体温下降的发生率较高【1】。
1.1.4保温措施不当 患者在接送过程中,麻醉及手术等待中,消毒及导尿中,交接过程中保暖措施不当。
1.1.5环境温度过低 手术室温度低于22℃,室内风流的影响,手术医生因为手术过程的紧张、用力和无影灯的照射要求降低室温,室内温控系统故障导致不能维持正常室温。
1.1.6麻醉剂对体温调节的抑制作用 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通过中枢作用和外周作用降低了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麻醉药可抑制血管收缩,使热量丧失,还可阻滞运动神经,减少肌肉运动和张力,使寒战产热减少【2】。
1.1.7手术因素 手术时间长,手术切口大,体表暴露面积大,肠管、腹膜及胸腔内容物暴露时间长,水分蒸发引起散热增加,同时术中反复使用大量常温液体冲洗,手术切口周围的无菌单被浸湿,导致机体热量散失。消毒皮肤的消毒液的冷刺激及蒸发也会吸收和带走大量的热量,使体温迅速下降。
1.1.8术中大量输入未加温的液体或血液 可明显降低机体温度
1.1.9体温监测重视不够 责任心不强,未按常规监测体温或者监测马虎,未能及时发现低体温,未进行及时处理导致低体温的发生。
2.保温措施中的细节服务
2.1术前访视和转运过程中的保温。
2.1.1做好术前指导及心理护理 术前访视患者,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使患者最佳状态接受手术。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及疾病情况,具体地为患者制定护理措施。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患者术前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以增加机体抵抗力。非下肢手术者,建议患 者穿上干净保暧的袜子保暧。
2.1.2接送患者时的保暧 患者在进出手术室的途中,应给予足够的包裹,术前任何时候都不要暴露患者。冬天,棉被可预先用电热毯预热,接送患者的平车上应有两床棉被,垫一床,盖一床。
2.2手术中的保温措施
2.2.1保持手术间温度适宜 手术间温度控制在22~25℃,温度太高医生不适出汗,汗液滴到手术野造成污染,增加术后切口感染机会。每天早上由夜班护士提前1小时,将空调打开,调节室温到适宜的温度。冬天可开启手术床上电热毯,将手术床单及被套预热。也可使用便温毯对患者保温。
2.2.2手术前保暧 实施麻醉或手术前,尽量不要暴露患者,注意双足及双肩的保暧。导尿时给患者遮盖。消毒皮肤时,将室温适当升高,不要过早暴露患者,应在手术医生外科洗手后进入手术间准备消毒时才揭开被套,非消毒区皮肤应保暧。在不影响消毒液成分改变的情况下可将消毒液加温。消毒过程中尽量减少手术间门的开关和人员的走动,以减少对流散热。
2.2.3加强术中体温监测 正确监测体温,常规监测温度,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防止低体温的发生。
2.2.4输液、输血、冲洗液加温 静脉输注加温至37℃左右液体或血液,也可直接用液体加温器对液体或血液进行加温。进行体腔冲洗时,应使用37℃左右的热盐水或蒸馏水冲洗,以防身体散热。
2.2.5呼吸器加温 全麻患者应用人工鼻,能保持呼吸道内恒定温度和湿度【3】。我院全麻患者全都采用了人工鼻。
2.2.6温盐水纱布覆盖 器械护士应积极配合手术医生,在不影响手术野的情况下,用温盐水纱布覆盖暴露的内脏,擦拭器械,不仅可直接保温而且减少了由于体液蒸发而丢失的热量【4】【5】。术中如需等待冰冻切片或摄片透视中,应用温盐水纱布覆盖创面,减少热量及水分丧失。
2.3手术后的保温措施
2.3.1手术结束前保温 手术结束前升高室温,提前将转运车上的棉被预热。手术切口盖好无菌敷料后再掀开无菌单,用温盐水纱布擦干净患者身体上血迹,整理好衣裤后立即为患者盖好棉被,平稳地将患者移至转运车上,用棉被将患者全身包裹,特别注意双足和双肩的保暧。
2.3.2麻醉复苏室准备 患者转入麻醉复苏室前,将室内温度升高至25℃,转运之前做好保暧再转出手术间。
2.3.3注意交接时的保暧 连接监护仪、进行患者皮肤及各种管道交接时缩短交接时间和避免重复的暴露增加患者的散热。
2.3.4對术后发生寒战的患者,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可酌情使用哌替啶、曲马多治疗。
3.体会
低体温是最容易预防的手术并发症之一。将细节服务融入手术护理的过程中,可有效预防低体温的发生。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服务是一种工作态度,一种习惯,一种积累。在护理工作中,细节可反映护理服务的质量,注重细节,就是注重护理质量。把细节服务应用到每一个环节,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严格按照手术室工作程序去做,从根本上提升护理质量。虽然在保温护理中应用细节服务增加了术中的工作量,但可减少因低体温所引起发的各类并发症,从而减少部分药物的使用并降低住院费用,为患者造福。同时又能让患者感受到温暧和贴心的护理服务,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呵护健康的优质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谢莱。中国医学百科全书(麻醉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0
[2]仓静。张俊峰。薛张纲等,术中保温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6,26(1):37
[3]李莉。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8,12(23):2274
[4]王郁。全麻术中综合保温措施效果的研究[J].重庆医学,2005,5(9):859
[5]孙育几,陆冠宇。术中病人低体温变化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4,18(124):2118-2119〝?
围手术期体温低于36℃称为低体温,是手术期常见的并发症。低体温致麻醉药物代谢减慢,免疫功能抑制,凝血障碍,心肌缺血,苏醒延迟,机体寒战,术后切口感染等,延缓术后恢复,增加住院时间和随之而来的费用。维持术中患者体温正常是降低术中后及麻醉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大部分的低体温是因为护理不当引起的,这就体现了细节服务在预防低体温中的重要性。
1、围术期低体温发生的原因
1.1患者自身因素
1.1.1心理因素 患者因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波动,术前禁食、禁水等,使血液重新分配,影响回心血量和微循环,容易导致低体温的发生。
1.1.2身体因素 患者如果自身体质较差,病情复杂严重,对于冷刺激敏感性强,抵抗力差,手术引发的冷刺激易引起体温下降。
1.1.3年龄因素 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体温易随室温下降,老年人基础代谢低,体温调节功能差,体温下降的发生率较高【1】。
1.1.4保温措施不当 患者在接送过程中,麻醉及手术等待中,消毒及导尿中,交接过程中保暖措施不当。
1.1.5环境温度过低 手术室温度低于22℃,室内风流的影响,手术医生因为手术过程的紧张、用力和无影灯的照射要求降低室温,室内温控系统故障导致不能维持正常室温。
1.1.6麻醉剂对体温调节的抑制作用 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通过中枢作用和外周作用降低了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麻醉药可抑制血管收缩,使热量丧失,还可阻滞运动神经,减少肌肉运动和张力,使寒战产热减少【2】。
1.1.7手术因素 手术时间长,手术切口大,体表暴露面积大,肠管、腹膜及胸腔内容物暴露时间长,水分蒸发引起散热增加,同时术中反复使用大量常温液体冲洗,手术切口周围的无菌单被浸湿,导致机体热量散失。消毒皮肤的消毒液的冷刺激及蒸发也会吸收和带走大量的热量,使体温迅速下降。
1.1.8术中大量输入未加温的液体或血液 可明显降低机体温度
1.1.9体温监测重视不够 责任心不强,未按常规监测体温或者监测马虎,未能及时发现低体温,未进行及时处理导致低体温的发生。
2.保温措施中的细节服务
2.1术前访视和转运过程中的保温。
2.1.1做好术前指导及心理护理 术前访视患者,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使患者最佳状态接受手术。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及疾病情况,具体地为患者制定护理措施。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患者术前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以增加机体抵抗力。非下肢手术者,建议患 者穿上干净保暧的袜子保暧。
2.1.2接送患者时的保暧 患者在进出手术室的途中,应给予足够的包裹,术前任何时候都不要暴露患者。冬天,棉被可预先用电热毯预热,接送患者的平车上应有两床棉被,垫一床,盖一床。
2.2手术中的保温措施
2.2.1保持手术间温度适宜 手术间温度控制在22~25℃,温度太高医生不适出汗,汗液滴到手术野造成污染,增加术后切口感染机会。每天早上由夜班护士提前1小时,将空调打开,调节室温到适宜的温度。冬天可开启手术床上电热毯,将手术床单及被套预热。也可使用便温毯对患者保温。
2.2.2手术前保暧 实施麻醉或手术前,尽量不要暴露患者,注意双足及双肩的保暧。导尿时给患者遮盖。消毒皮肤时,将室温适当升高,不要过早暴露患者,应在手术医生外科洗手后进入手术间准备消毒时才揭开被套,非消毒区皮肤应保暧。在不影响消毒液成分改变的情况下可将消毒液加温。消毒过程中尽量减少手术间门的开关和人员的走动,以减少对流散热。
2.2.3加强术中体温监测 正确监测体温,常规监测温度,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防止低体温的发生。
2.2.4输液、输血、冲洗液加温 静脉输注加温至37℃左右液体或血液,也可直接用液体加温器对液体或血液进行加温。进行体腔冲洗时,应使用37℃左右的热盐水或蒸馏水冲洗,以防身体散热。
2.2.5呼吸器加温 全麻患者应用人工鼻,能保持呼吸道内恒定温度和湿度【3】。我院全麻患者全都采用了人工鼻。
2.2.6温盐水纱布覆盖 器械护士应积极配合手术医生,在不影响手术野的情况下,用温盐水纱布覆盖暴露的内脏,擦拭器械,不仅可直接保温而且减少了由于体液蒸发而丢失的热量【4】【5】。术中如需等待冰冻切片或摄片透视中,应用温盐水纱布覆盖创面,减少热量及水分丧失。
2.3手术后的保温措施
2.3.1手术结束前保温 手术结束前升高室温,提前将转运车上的棉被预热。手术切口盖好无菌敷料后再掀开无菌单,用温盐水纱布擦干净患者身体上血迹,整理好衣裤后立即为患者盖好棉被,平稳地将患者移至转运车上,用棉被将患者全身包裹,特别注意双足和双肩的保暧。
2.3.2麻醉复苏室准备 患者转入麻醉复苏室前,将室内温度升高至25℃,转运之前做好保暧再转出手术间。
2.3.3注意交接时的保暧 连接监护仪、进行患者皮肤及各种管道交接时缩短交接时间和避免重复的暴露增加患者的散热。
2.3.4對术后发生寒战的患者,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可酌情使用哌替啶、曲马多治疗。
3.体会
低体温是最容易预防的手术并发症之一。将细节服务融入手术护理的过程中,可有效预防低体温的发生。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服务是一种工作态度,一种习惯,一种积累。在护理工作中,细节可反映护理服务的质量,注重细节,就是注重护理质量。把细节服务应用到每一个环节,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严格按照手术室工作程序去做,从根本上提升护理质量。虽然在保温护理中应用细节服务增加了术中的工作量,但可减少因低体温所引起发的各类并发症,从而减少部分药物的使用并降低住院费用,为患者造福。同时又能让患者感受到温暧和贴心的护理服务,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呵护健康的优质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谢莱。中国医学百科全书(麻醉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0
[2]仓静。张俊峰。薛张纲等,术中保温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6,26(1):37
[3]李莉。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8,12(23):2274
[4]王郁。全麻术中综合保温措施效果的研究[J].重庆医学,2005,5(9):859
[5]孙育几,陆冠宇。术中病人低体温变化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4,18(124):2118-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