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同题异构”教研,就是指针对同一课题,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不同教师理解不同、构想不同、教法不同,大家在比较中互相观摩借鉴。笔者认为,广泛开展“同题异构”的英语校本教研活动,能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能让教师更多关注教学的有效性,从而真正让教学回归“本味”,营造出“学有价值、学有效果、教有效率、教有魅力”的良好氛围,更好地推动师生的共同成长。
一、“同题异构”校本教研模式的实践
在反思以前教研活动的基础上,笔者所在的学校力求进行改进,在不断探索中发现“同题异构”的教研模式可操作性、实效性都很强。这种教研活动模式有利于构建教学研讨平台,促进教师在开放、多元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和做法,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真正助推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专业成长。从2010年到2014年期间,我校英语组多次举行了“同题异构,异样精彩”的校本教研活动,并通过公开课、观摩课等多种形式,大大提升了校本教研活动的实效,促进了教师的共同成长。在“同题异构,智慧共享”的教研活动中,六年级组两位英语教师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5 The seasons这一课时,就采用了这种同题异构的教研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两堂教学课的对比,可以清晰地看到两位教师构思教学内容的“同”和“异”,也更加深刻理解了“同”“异”之间的辩证关系。正所谓:“同题”是骨架,是對教学目的、教学本质的相同追求;而“异构”是血肉,是因人(教者)、因地、因生(学者)所采取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异构”是建立在对“同题”准确解读的基础之上,同时“异构”也应是在“同题”框架内的创新和发展。所谓“异构”应源于“同题”,又高于“同题”,便是对二者关系的最好解读。
二、开展“同题异构”校本教研的意义
(一)构建教学研讨平台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 “同题异构”校本教学研讨,为教师搭建起一个自由交流学习的广阔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们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共同探讨,交流彼此的观点。在教学理念、教学风格上带给参与者更多的反思,深刻体会到教师钻研教材的重要性,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法会建构出完全不同的课堂。多维的角度、不同的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从而有效达到了取长补短、教学相长的效果,助推教师教学教研水平的提升。
(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的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教师之间的这种差异性,如果在合作中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就能形成良好的互补资源。开展“同题异构”活动,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同题异构”活动为教师的成长提供研究案例,教学活动无法独立于教室文化脉络之外,成功的教学有赖于教学者对教学情境的复杂性有充分的了解,并在教学现场进行高效率的教学决策。“同题异构”活动为教师作出决策提供了讨论和学习的案例,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有效与无效的教学活动、合理与不合理的教学情景等,这对教师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好处。
(三)提升校本教研水平
“同题异构”教研模式可操作性、实用性很强,如果教师自觉地参与其中,通过直观教学现场的对比,必然会主动对新课程理念与方法进行思考和把握,从而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这种模式也迫使每位教师在教研中深入地观察、分析、比较,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这必然会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教学领悟能力。所以说,“同题异构”教研有效地促使校本教研氛围的形成,大大提升了校本教研活动的水平。
“同题异构”活动形成了浓郁的教研氛围,大家通过共同学习、共同探讨,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最重要的是,从“异”中领悟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对教师本人而言,通过对同题异构进行反思,可以看到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自己与名师名家之间的差距,从而借鉴别人的长处,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改进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英语教学水平。这也正是“同题异构”校本教研活动的根本意义所在。◆(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小学)
□责任编辑:张淑光
一、“同题异构”校本教研模式的实践
在反思以前教研活动的基础上,笔者所在的学校力求进行改进,在不断探索中发现“同题异构”的教研模式可操作性、实效性都很强。这种教研活动模式有利于构建教学研讨平台,促进教师在开放、多元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和做法,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真正助推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专业成长。从2010年到2014年期间,我校英语组多次举行了“同题异构,异样精彩”的校本教研活动,并通过公开课、观摩课等多种形式,大大提升了校本教研活动的实效,促进了教师的共同成长。在“同题异构,智慧共享”的教研活动中,六年级组两位英语教师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5 The seasons这一课时,就采用了这种同题异构的教研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两堂教学课的对比,可以清晰地看到两位教师构思教学内容的“同”和“异”,也更加深刻理解了“同”“异”之间的辩证关系。正所谓:“同题”是骨架,是對教学目的、教学本质的相同追求;而“异构”是血肉,是因人(教者)、因地、因生(学者)所采取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异构”是建立在对“同题”准确解读的基础之上,同时“异构”也应是在“同题”框架内的创新和发展。所谓“异构”应源于“同题”,又高于“同题”,便是对二者关系的最好解读。
二、开展“同题异构”校本教研的意义
(一)构建教学研讨平台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 “同题异构”校本教学研讨,为教师搭建起一个自由交流学习的广阔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们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共同探讨,交流彼此的观点。在教学理念、教学风格上带给参与者更多的反思,深刻体会到教师钻研教材的重要性,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法会建构出完全不同的课堂。多维的角度、不同的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从而有效达到了取长补短、教学相长的效果,助推教师教学教研水平的提升。
(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的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教师之间的这种差异性,如果在合作中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就能形成良好的互补资源。开展“同题异构”活动,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同题异构”活动为教师的成长提供研究案例,教学活动无法独立于教室文化脉络之外,成功的教学有赖于教学者对教学情境的复杂性有充分的了解,并在教学现场进行高效率的教学决策。“同题异构”活动为教师作出决策提供了讨论和学习的案例,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有效与无效的教学活动、合理与不合理的教学情景等,这对教师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好处。
(三)提升校本教研水平
“同题异构”教研模式可操作性、实用性很强,如果教师自觉地参与其中,通过直观教学现场的对比,必然会主动对新课程理念与方法进行思考和把握,从而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这种模式也迫使每位教师在教研中深入地观察、分析、比较,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这必然会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教学领悟能力。所以说,“同题异构”教研有效地促使校本教研氛围的形成,大大提升了校本教研活动的水平。
“同题异构”活动形成了浓郁的教研氛围,大家通过共同学习、共同探讨,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最重要的是,从“异”中领悟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对教师本人而言,通过对同题异构进行反思,可以看到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自己与名师名家之间的差距,从而借鉴别人的长处,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改进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英语教学水平。这也正是“同题异构”校本教研活动的根本意义所在。◆(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小学)
□责任编辑:张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