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育儿大不同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节决定“成败”


  教育方法。一般来说,爸爸教育方法简单,急躁粗暴,缺乏细心耐心。造成这种现象的一条重要原因是,在家庭教育知识的汲取上,妈妈比爸爸更为积极主动。如果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在书店购买家庭教育书籍和在家长学校的学习上,妈妈要比爸爸更为积极主动。除了获取教育知识的差异外,女性还更善于和同伴分享教育孩子的经验与方法。男性性格特有的豪放和粗犷,也使得他们在教育子女方面缺乏细致耐心,易陷入急躁甚至粗暴。
  亲子关系。中国有句俗语,“母亲和孩子的关系是天生的,父亲和孩子的关系是后天形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在母子之间更容易形成,融洽的父子关系的建立相对困难这一现实情况。一般来说,孩子的知心话向妈妈倾诉的更多。另外,由于男性的性格中缺乏女性的细腻和敏感,易忽视具有教育价值的细微信息,为亲子沟通造成障碍。
  相处时问。家庭教育时间投入不够,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相对过少,尤其是和孩子休闲娱乐时间偏少。一般来说,爸爸和妈妈居家的时间有所差异,总体上爸爸的外出活动多于妈妈,除了正常工作以外,下班后、双休日和节假日爸爸的休闲活动以外出为多。就是赋闲在家,看电视、上网时间也多于妈妈,这就使得爸爸失去了很多教育孩子的时间和机会。在教育孩子的时间成本上,妈妈总体大于爸爸。

爸爸“淡出”,孩子易陷入“准单亲家庭”


  典型的爸爸“淡出”现象主要表现在:教育理念模糊,教育意识淡漠。忽视、漠视、轻视孩子的教育,存在责任外推的现象。
  不少爸爸认为教育子女是妈妈的事情,好爸爸的标准是养家立业,好妈妈的标准是相夫教子……还有男性更多抱有自然生长、无为而教的信条,忽视和轻视孩子的教育。爸爸不能很好履行亲职教育,为孩子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后果。
  不利于孩子性别角色的社会扮演。心理学家早就研究指出,父母亲均在孩子性别角色的社会学习和社会扮演中起着独到作用,缺一不可。爸爸的淡出会使男孩子缺乏阳刚勇猛之气,女孩子也容易更加女性化。不利于孩子日后很好地融入社会。
  不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养成。缺乏父教的家庭教育是残缺的教育,如果爸爸淡出家庭教育,孩子实质上处于“准单亲家庭”的境地。父爱是孩子成长中的阳光,缺乏父爱,孩子的精神世界会变得惨淡。不少研究指出,父亲履行亲职教育可以使孩子更有阳刚之气,更有自信,也富有创造的激情,心理疾病的发生率更低。爸爸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无疑有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养成。
  缺乏父爱的孩子可能患上“缺乏父爱综合征”。一些关于父爱缺失的研究成果显示:缺乏父爱的孩子年龄越小,罹患综合征的危险性越大,男孩受到的影响更为严重。生长在缺乏父爱的家庭,男孩患综合征的危险是女孩的1-3倍。那些在双亲均在但父爱缺乏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患“缺乏父爱综合征”的可能性更大。美国婚姻问题专家道格拉斯所做的统计还显示:小时候患“缺乏父爱综合征”的孩子与那些享受到充分父爱的孩子比较,他们中学辍学率及成年后犯罪率均高出2倍;如果是女孩,长大后成为单身母亲的概率则高出三倍。

妈妈:学会在“规矩”之下适当放手


  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舞台,作为家长,为孩子提供一个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是孩子日后成才的重要保证。平时,家长不要事事都为孩子大包大揽,在给孩子制定“规矩”的同时要学会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亲身体验和领悟一些生活道理,学会自立、自强,以便为日后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就要给孩子的心灵提供充足的营养——即:肯定、自由、情感、宽容、梦想。
  肯定每一位家长都想成为教育孩子的高手,希望孩子能听自己的话,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但家长可能没有意识到,如果没有心灵的肯定和接纳作为基础,您对他的任何教育都是徒劳的。所以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工作。
  自由要把哪些自由还给孩子呢?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安排时间的自由、零花钱的自由、读书的自由、兴趣的自由。自由能让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孩子焕发出巨大的想象力,产生发散性思维,把他巨大的潛能发挥出来。作为父母,不要活生生地把孩子享受这段生活的权利剥夺,那样对他的一生将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情感第一方面,就是培养孩子感动的能力,让他做一个感情丰富、知恩图报的人。第二方;就是要培养孩子善良的能力,让他有一颗善良的心,做一个善良的人。
  宽容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孩子如此,我们成年人何尝不是如此。因此我们要多些宽容,让孩子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改正。
  梦想世界上的一切成功,都是从梦想开始的。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在无数梦想当中去实现他的理想,就像美国的莱特兄弟,若不是父亲赋予他们关于翅膀的梦想,他们绝不会发明飞机。一要培养孩子健康有序的生活习惯。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时为孩子立一些必要的规矩,从孩子的“鸡毛蒜皮”入手,从事情的苗头处入手,不能等问题成型后再解决。若孩子能很好地履行“规矩”,家长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孩子得到了称赞,下次定会重复这种良好行为的。二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的优与劣,很大程度上不取决于孩子的智力,而取决于他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适合他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是,习惯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要求家长要有坚强的教育意志、家庭内部教育方法要求一致。同时家长要以身示范,要求孩子爱读书,家长无论怎样忙,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成为一个有终身读书学习习惯的人。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儿女成才,而母亲正确的“成才观”对孩子的人生发展则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孩子人生海洋中的“导航仪”,始终指引着孩子健康成长的方向。
其他文献
学习没有起跑线,大脑终生具有可塑性;逼迫难以成就孩子,孩子想学的时候学得最快;大脑是个有限的资源,很少人得天独厚样样好……运动、游戏和阅读就是发展孩子大脑最好的三个方法。  大脑的重要性  作为家长,需要了解孩子大脑的大致构造:比如有一部分是额叶,具有大脑发展中最高级的整合功能,还有的部分负责听觉等。因此,父母不能打孩子,特别是打孩子的头部。因为这可能造成孩子大脑生理机制的损伤。而大脑一旦损伤,人
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理工科研界几乎一直是男性的天下,虽然绿叶中也间或有一星半点红花,但就绝对数量而言,实在不成气候。诺贝尔奖获奖人中男女比例也是相差悬殊,更不必说从未有女性获得“数学诺贝尔”菲尔茨奖,许多人就基于此认为:相比男性,女性在科研上存在着某些先天劣势。  公开表达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最著名者莫过于哈佛大学前校长萨默斯。2005年,他宣称女性在学术界顶峰位置寥寥无几的原因是先天的智商差异。
美国  光隐身等新材料相继问世  科学家设计出具有可变折射率的材料,开发出首个可见光“隐身斗篷”;声呐探测不到的“隐声衣”则是由超介质材料制造的声音线路,通过弯曲或扭转来控制声波;利用原子之间能反复形成共价键的原理研制的具有超强自修复能力的聚合物材料,破碎后只需紫外线照射便能重新长在一起;在加热和低压下让普通蔗糖接触流动的氢气和氩气,10分钟即制造出纯净的单层石墨烯,其厚度可通过调整气体的流动控制
物理学家用粒子加速器来回答基础物理学的问题——宇宙是怎么来的,为什么物体具有质量等。很多粒子加速器个头巨大,在芝加哥附近的费米实验室里的万亿电子伏加速器Tevatron的周长有六公里,而日内瓦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则还要再大四倍,并且,它们都非常昂贵。  在某些方面,它们是纯研究用仪器的典范。但是,如果你觉得这些机器在研究之外一无是处的话,你就out了。  早在几十年前,粒子加速器就逐渐走出实验室
近日,机器人医生“沃森”在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上岗。该中心和IBM经过一年的合作,联合开发出一款供“沃森”使用的癌症治疗软件,名叫“肿瘤专家顾问”。  沃森是自2007年开始,由IBM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2011年,沃森在美国综艺节目“危机边缘”里打败了最高奖金得主布拉德·鲁特尔和连胜纪录保持者肯·詹宁斯,从此进入人们的视野。  沃森为什么能这么聪明呢?因为它储存了数百万的文档资料,包括字典、百
马老师,您好!  我是一名初中生的母亲,前些日子,我们读初二的女儿强行“霸占”了一间闲置的小屋,并在小屋门上贴了一张“告示”:早上7:00之前父母不得入内;晚上7:30-10:00家长不许打扰,有事请敲门。我们对孩子的做法非常不理解,感到孩子大了开始与我和她爸爸疏远了,真是让人伤心。  无独有偶,我的一位朋友不久前搬进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居住条件改善了,全家人都非常高兴。但他15岁孩子的要求却让
做饭、洗澡、上厕所……其中一些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细节却会侵蚀你的健康。美国《男性健康》等健康杂志近日载文,列举了9个容易出错的生活细节,看看你平时做得是否正确。  剔牙不照镜子  剔牙时不照镜子不仅会漏掉许多牙缝中细小的残渣,还会在无意中伤到牙龈。此外,美国曼哈顿牙科专家詹妮弗·雅布罗博士表示,先用牙刷将较大食物残渣刷掉后,再用牙线清洁牙缝中的细小残留物,还有利于将牙膏中的氟化物送至牙缝之间。  
2011年1月8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刊出了耶鲁大学法学院的华裔女教授蔡美儿新著《虎妈的战歌》一书的书摘,其标题为“中国母亲何以更优越?”此文一出,蔡美儿(Amy Chua)一夜之间热爆全美,成为世界上最受争议的母亲在美国甚至在全球引发了一场“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如今讨论随蕾虎妈的故事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达到了一个高潮。这本书不过是一位华人妈妈育儿成功的个体经验,为什么在美国竟然引起那样大
摘要: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一座村庄内,突降不明飞行物。当地村民深信这是一个天外来物,而目前航天专家正在努力研究这个神秘物体究竟是什么  今年3月,根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西伯利亚一个村庄出现了一个不明飞行物,而专家经过初步判断后认为,这肯定不是火箭或者导弹等人类机械,应该是某种太空垃圾。根据介绍,这个金属物质长高近2米,重200斤左右,需要使用专业的拖车才可拖动它,目前正在村庄内接收检查。俄罗斯航天
自英国神经学家第一次为一位大脑被炸弹炸伤的士兵,测绘出大脑盲区的地图,距今已约100年。近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现代技术完善了这幅视觉地图。研究表明,大脑的视觉地图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大脑结构而建立的,即使是盲人,也可以借助其他物质建立一个神经假体,刺激大脑表层从而引导视力的恢复。  最新一期《当代生物学》,刊登了这项研究成果。科学家常用一种被称为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