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设置与施工技术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uarius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混凝土后浇带的施工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后浇带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工作能否进行以及能否如期完工。文中就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的相关设计要求以及施工要点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设计、施工要点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最近几年,在建筑工程中二次浇筑混凝土的后浇带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后浇带的施工管理与建筑工程能否顺利进行以及是否按期完工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只有从设计到施工整个过程中引起高度的重视,才能够使得后浇带满足设计意图,使得后浇带的施工质量得到保障。
  
  二、后浇带设计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分析
  在整个房屋建设工程开始之前,工程的设计经历了层层的技术质量把关。这中间比较重要的一项就是后浇带施工设计。在工程结构后浇带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一般都会注意到混凝土的开裂问题。为了防止这种问题的发生,后交帶设置时,应该尽可能地把大部分的约束放在应力释放上,再用膨胀混凝土填缝,使之可以抗衡残余的应力。
  2、应严格按照有关设计规范留设后浇带在整个工程的设计阶段,因为结构设计必须考虑建筑沉降方面问题。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就不能随意去更改施工的先后顺序,因为其中涉及到了大量的技术参数问题,所以在进行前期工程设计时,要严格按照有关设计规范要求,对后浇带进行预留及设置。
  3、设置合理的后浇带间距和宽度后浇带设计对房屋建筑的建设有一定的要求,一般的建筑物都是矩形,因此在后浇带施工进行的时候,间距为30~40m之间为宜。考虑到后浇带实际的宽度和方便施工,一般后浇带宽度在700~1000mm之间。
  4、后浇带处的梁板受力问题,其必须是贯通的,不能被断开一旦房屋建筑物的梁和板的跨度,不是十分大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在施工过程中一次性地配足钢筋;当梁和板的跨度较大一些的时候,就应该按照相应的规定断开。在混凝土补齐之前,焊接好断开的钢筋。
  5、对后浇带位置,进行合理设置后浇带应该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的位置上,也可以考虑在梁板的反弯点附近,因为此位置的弯矩,通常情况下比较小,且剪力也并不大。此外,同样可以选择在建筑屋梁和板的中间位置,设置后浇带。虽然这个位置的弯矩比较大,然而,这个位置的剪力却相对的比较小。
  6、后浇带断面形式,需考虑浇筑混凝土后连接牢固
  通常宜避免留直缝。相对于混凝土板而言,可以留斜缝;而对于梁及基础,可留企口缝。但企口缝有许多种形式,因而可根据结构断面的具体情况确定。
  
  三、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后浇带的作用
  1、解决沉降差问题
  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及其裙房常常会被设计成一个整体,然而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往往因为考虑不同阶段所处的受力状态,要分别校核各个部分的荷载力。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以暂时分开高层主体部分和裙房,在主体工程结构都完成施工之后,确定沉降量大于50%后才能够浇灌连接处的混凝土,并需要将高、低层连接为相对完整的部分。
  2、减小温度收缩影响
  混凝土施工在不同的阶段会产生不同的现象,混凝土收缩现象会出现在新浇筑的硬结过程中以及已经修建好的结构工程遇冷时,混凝土膨胀现象会出现在而已经修建好的结构工程遇热时。一般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的一个月时间内完成硬结收缩的现象。综上可知,混凝土施工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受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混凝土结构受到约束变形时形成的温度应力,常常会导致结构内部产生裂缝。因此,在建筑物长度过长时,应每隔35-45米预留出宽度大约为1000-1200mm的缝隙,即为后浇带。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能够抵消这由于外界环境而产生的大部分温度应力,从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温度变化能力。另外要注意至少要保留缝隙一个月,在这一个月多的时间了,收缩变形大约可完成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四十分。然后再进行后浇带的浇筑,为了保证浇筑效果应选择气温比较低的时候进行浇筑。
  
  四、建筑工程后浇带的施工策略
  1、浇筑结构混凝土后垂直施工缝的处理
  对于浇筑结构混凝土后的垂直施工缝处理,当混凝土达到初凝状态,采用高压水冲洗,除去浮浆,杂物和冲洗暴露总额的部分,钢丝网混凝土终凝后,再次用高压水冲洗施工缝表面立即清楚;木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可用高压水冲,根据施工现场条件和监管要求,尽可能拆模并及时对于已硬化的昆凝土表面进行光滑处理。同时,还要对较严重的蜂窝或孔洞应进行修补,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喷枪清理表面。
  2、严格按照施工图预留施工后浇带
  在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预留施工后浇带,预留施工后浇带的两侧,同时要保证混凝土不疏松以及混凝土浇筑时不跑浆,并为最终提高后浇带施工技术提供可靠保障。但对于浇基础梁连接由建筑物的高度差决定,在主体建筑的建设中,上部结构的梁和板预留后,再进行微膨胀浇混凝土施工步骤,使它们连接成一个整体施工中对钢筋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钢筋被踩弯或压弯。如果施工中出现踩弯或压弯现象,在浇筑混凝土前钢筋要矫正,使之符合相关施工标准,同时,并对接缝处混凝土进行认真的振捣工作,以求密实,钢筋应保证准确位置并要求连续不断。此外,后浇带两侧适宜用钢筋支架铅丝网或单层钢板网隔断对于板,双层钢筋应设置支架,单层钢筋下应设置垫块,对于梁、底部钢筋也应加垫块,钢筋支架的钢筋直径及间距设置需根据构件断面大小而定,以支撑稳定为原则,铅丝网的网眼一般不宜过大,以防止灌注混凝土时跑浆。
  3、在施工中做好混凝土选料与浇筑工作
  选料工作混凝土的材质是后浇带施工的保障,并且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必须严格把好材质选料关,在材料的选择上应选用无收缩的混凝土,使混凝土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借此避免新、老混凝土出现接缝收缩开裂现象。同时,还要保证所配制的混凝土与先浇混凝土相比在强度上前者应比后者高出一个强度等级,使之能够适合不同需要的施工工序,进而提高施工效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后浇带的浇筑应通过建筑物的整个横截面,目的在于断开所有的梁、墙和楼板,避免它们之间的接触而引起应力集中,促使后浇带的两边都能实现自由伸缩或沉降,处理上切忌采用藕断丝连、要断不断的形式,该形式容易集中应力破坏后浇带。浇筑过程中,拌和混凝土必须做到均匀,入模后振捣密实,加强浇筑后的养护,切实地提高后浇带施工的质量。
  4、加大对施工现场人员的管理
  正常情况下,施工人员管理是实现有效的现场管理和质量控制的一个关键因素。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建设中,相关企业必须通过组织和建立质量管理和控制措施对设计和施工管理人员进行优化管理,从而能够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和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提高施工效率该项目具有高标准、高效率和高创新的施工团队是建设质量保证的工程项目的基础。因为,工程项目中良好施工团队的形成和培养在于施工团队中氛围的创造和培养,并定期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切实地提高他们的施工水平,然后,通过和谐的氛围的营造给予施工成员以归属感和责任感。双管齐下,通过精神或是物质上的奖励和管理实现,通过轻松而良好的氛围的营造构建团队的基本信任感和凝聚力,提高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后浇带的施工管理工作,作为施工人员要认真学习后浇带施工设计的相关标准,提升自身的施工技术;另外,监理人员也要同步加强对后浇带施工的监理工作,这样才能全面的控制后浇带施工工程的施工质量。只有通过所有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得后浇带的施工质量得到有利保障。
  
  参考文献:
  [1] 韩爱琴:《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山西建筑》,2013年26期
  [2] 乔建斌:《后浇带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20期
  [3] 刘玉宇:《论混凝土结构后浇带施工》,《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21期
其他文献
将Vizilter的图像强度-几何相关系数的研究方法加以推广,对随机马赛克图像,采用均方范数作为量化方法,研究了基于投影算子的中心化形态相关系数和几何相关系数更一般的形式,并以Vizilter的各种相关系数作为其特例,研究结果更符合图像的自然构成.此外,通过引入序化函数,研究了相关系数的一些新形式,使得图像相似度比较指标更加丰富.
期刊
税费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际的金额直接影响企业获得的经济收益.因此,房地产企业需要科学进行税务筹划,从而提升自身的经济收益与价值.不过,企业在税务筹划时,也要
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表明在商誉的后续会计处理中,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了实质上的趋同——对商誉的后续计量都是采用减值测试法.相比于以前的系统摊销法,减值测试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工程造价成为受到业内人士广泛关注的问题。而建筑工程的预决算管理是工程造价的关键,是企业进行招投标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对建筑工程预决算管理尤为重要。本文将首先对土建工程中预决算的管理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讨论提升土建工程预决算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土建工程;预决算管理;问题;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TU201.7文献标识码:A      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随着
在全空间中研究了一类带有Rellich项的临界双调和方程组,得到了方程组的基态解.在有界区域上研究了另一类带有Rellich项和线性扰动项的临界双调和方程组,运用变分法证明了方
我国的税收政策相对于西方国家的税收政策比较严谨,是为了国家的经济发展而制定的,而增值税的定制和推行是我国在新经济形势下做出的巨大改革.“营改增”对经营性公司的财务
期刊
金融危机后,国内外的金融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包括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大宗商品价格走势难以预料,资金短期跨境流动将异常活跃,主要经济体货币易陷入竞相贬值的境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