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评价一堂体育课对学校体育教学具有导向作用,本文笔者从两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在文中指出体育课不仅仅是教给学生运动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奋发向上的精神,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关键词:体育教学;运动兴趣;主体作用
如何评价一堂体育课对学校体育教学具有导向作用,因而显得至关重要。我就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供同仁们参考。
一、重在一个“动”字
看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是否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能否体会到体育的乐趣,只有做到这一点学生才有可能既爱体育,又爱体育课,才会自觉参加体育活动,才会“动“起来,逐步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学生能否在课堂上动起来,关键是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了重视和体现。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是主体,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仅仅是教师的教学技巧的展现。还有一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论持这种观点的教师往往把自己置身于客体的位置,认为反正学生是主体,主体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我是为学生服务的,采用不负责的“放羊式”教学方法,现在所倡导的是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客体只是主体用来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因此,课堂上教师、学生都应充分发挥各自不同的主体作用。学生的主体行为表现在对学习目标的认识和追求上,并用主动的、积极的手段去实现学习目标。至于用什么手段去实现学习目标,每个学生都有选择客体的权利。教师的主体作用是充分了解学生主体的不同需求,了解和承认学生主体的差异,充分利用客体的价值,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实现教学目标,使得每一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应该表现在他对学生的差异充分认识上,对教学目标的充分理解上,对客体价值的充分发挥上,对教学方法的充分运用上。一堂优质的体育课应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是否能淋漓尽致的体现,课堂上是否能让学生“动”起来,而不是很多时间是教师在讲,在组织教学,学生在看或被动的不痛不痒地做一会儿。
二、关键在一个“情”字
学生能否在体育课上尽情活动,主要是看学生运动兴趣的激发。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运动不感兴趣自然不会尽情,如果有浓厚兴趣,肯定阻挡不住,因此优质的体育课教学应该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中心位置。满足学生的运动兴趣就是要努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首先教师要与学生建立一种合作与互动关系,要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尽量滿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和爱好;其次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少选择竞技化、成人化很强的运动项目,多选择儿童化、趣味性强的运动项目;再则教学手段和方法要多样化,切忌采用死板的、教条的、程序化的教学方法,努力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评价的方法要利于促进学生更努力地学习,更好地发展,要使学生体验到体育学习的进步所带来的快乐,评价的方法和结果不能使许多学生成为体育学习的失败者。
我认为一个优秀体育教师应该是一个“煽情大师”,善于引导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和兴趣。一堂好的体育课自然是学生尽情运动,课上生龙活虎,并伴有对下一堂课的渴望。
三、立足一个“全”字
体育课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组织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体质差异、兴趣爱好差异等),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全”,还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育课程是为所有学生设置的一门课程,体育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有运动特长的学生。这就要求体育教学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受到同等的尊重和关注,使他们享受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的动机,促进师生间的合作与互动,养成健全人格。体育课要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所制订的教学目标,尽量使多数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达到目标。面向少数学生的做法,其结果只能使绝大多数学生体验不到体育学习成功的快乐,失去体育学习的兴趣,丧失体育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无论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是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以及在学习评价的标准上,都应该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使他们在充分体验体育学习乐趣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总而言之,一堂优质的体育课应是全体学生都在参与活动,而不是个别学生在“动”,应该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
关键词:体育教学;运动兴趣;主体作用
如何评价一堂体育课对学校体育教学具有导向作用,因而显得至关重要。我就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供同仁们参考。
一、重在一个“动”字
看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是否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能否体会到体育的乐趣,只有做到这一点学生才有可能既爱体育,又爱体育课,才会自觉参加体育活动,才会“动“起来,逐步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学生能否在课堂上动起来,关键是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了重视和体现。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是主体,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仅仅是教师的教学技巧的展现。还有一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论持这种观点的教师往往把自己置身于客体的位置,认为反正学生是主体,主体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我是为学生服务的,采用不负责的“放羊式”教学方法,现在所倡导的是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客体只是主体用来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因此,课堂上教师、学生都应充分发挥各自不同的主体作用。学生的主体行为表现在对学习目标的认识和追求上,并用主动的、积极的手段去实现学习目标。至于用什么手段去实现学习目标,每个学生都有选择客体的权利。教师的主体作用是充分了解学生主体的不同需求,了解和承认学生主体的差异,充分利用客体的价值,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实现教学目标,使得每一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应该表现在他对学生的差异充分认识上,对教学目标的充分理解上,对客体价值的充分发挥上,对教学方法的充分运用上。一堂优质的体育课应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是否能淋漓尽致的体现,课堂上是否能让学生“动”起来,而不是很多时间是教师在讲,在组织教学,学生在看或被动的不痛不痒地做一会儿。
二、关键在一个“情”字
学生能否在体育课上尽情活动,主要是看学生运动兴趣的激发。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运动不感兴趣自然不会尽情,如果有浓厚兴趣,肯定阻挡不住,因此优质的体育课教学应该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中心位置。满足学生的运动兴趣就是要努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首先教师要与学生建立一种合作与互动关系,要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尽量滿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和爱好;其次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少选择竞技化、成人化很强的运动项目,多选择儿童化、趣味性强的运动项目;再则教学手段和方法要多样化,切忌采用死板的、教条的、程序化的教学方法,努力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评价的方法要利于促进学生更努力地学习,更好地发展,要使学生体验到体育学习的进步所带来的快乐,评价的方法和结果不能使许多学生成为体育学习的失败者。
我认为一个优秀体育教师应该是一个“煽情大师”,善于引导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和兴趣。一堂好的体育课自然是学生尽情运动,课上生龙活虎,并伴有对下一堂课的渴望。
三、立足一个“全”字
体育课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组织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体质差异、兴趣爱好差异等),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全”,还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育课程是为所有学生设置的一门课程,体育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有运动特长的学生。这就要求体育教学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受到同等的尊重和关注,使他们享受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的动机,促进师生间的合作与互动,养成健全人格。体育课要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所制订的教学目标,尽量使多数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达到目标。面向少数学生的做法,其结果只能使绝大多数学生体验不到体育学习成功的快乐,失去体育学习的兴趣,丧失体育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无论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是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以及在学习评价的标准上,都应该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使他们在充分体验体育学习乐趣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总而言之,一堂优质的体育课应是全体学生都在参与活动,而不是个别学生在“动”,应该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