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天际线是城市的轮廓,是城市与天空构成的整体或局部结构。它扮演着每个城市的独特印象,是城市富有代表性的名片。因此,天际线的规划在城市规划中有很高的重要性。天际线规划值得相关城建领域的关注和研究。本文根据城市规划和建筑美学的相关理论,综合论述和举例分析,讨论了城市天际线的规划原则,得出了若干结论和探讨。
关键词:城市规划,天际线,超高层建筑,城市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在一个城市生活,了解城市时,城市天际线是主要印象之一,城市天际线是城市风貌形象最集中,最典型的代表。著名建筑学家张开济认为,“看一个城市,首先是看它的天际线”。天际线是城市的象征,是城市个性的浓缩,是城市繁荣的机缘。它归纳了城市形式,突出了城市意象。虽然天际线与城市是如此息息相关,但在很多情况下在城市的规划中它的地位并未得到体现,没有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天际线规划使得城市形态不伦不类,出现不协调,而城市建设却是鲜有修补余地的。为了一个城市更美丽的形象,有必要研究天际线的规划。而天际线规划是动态灵活的,因此它有复杂性和特殊性,需考虑无数学科和问题。
我国的城市数量众多,有些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景色,也有些城市在发展中呈现出勃勃生机。随着我国城市化不断推进,许多城市形成了自己的天际线,而一些情况却并不尽人意。例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脱节,房地产开发失控,攀比性的建设等。
二.
(1)自然环境,人文环境
谈及城市天际线,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建筑与天空交织在一起的壮丽景色,然而城市天际线并不是仅靠钢筋水泥就能打造出来的,城市天际线需要包含每个城市所特有的精神和气质,这就必须使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与城市规划有机地结合起来。
自然环境是展现城市特色的基础。每个城市总是处于特定的空间位置,它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天然条件。充分利用不同的地形地貌,利用城市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加以渲染和美化,使之成为城市景观的元素,并注重建筑与空间环境的和谐统一,从而使城市整体形象由于这些元素的展示而表现出鲜明的环境特色。
与自然环境相辅相成的是人文环境,完美的城市天际线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优美线条,也非越高越宽就越好,而是具有独特性与内涵。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特有历史决定的。我国悠久的历史及众多名家的各类活动给城市留下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古迹,这是无价的遗产。分析城市中历史文化遗产在空间环境构成中的作用,对特定地域中的历史建筑采取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保护,让其在城市天际线构成中占有一定地位,有利于展现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如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华盛顿纪念碑和国会大厦所构成的天际线即很好地体现了美国历史和文化地特色;又如北京故宫,为了保护古代建筑群并凸显其地位,周边建筑进行了限高。
(2) 超高层建筑
天际线是“实体”的人造物,自然物与“虚体”天空的结合,因而建筑是天际线重要的实体要素,它的形态与体量对城市天际线有很大影响。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提升,各種形态,各种高度的建筑的施工成为了可能,越来越多的摩天大楼也出现在了我们的城市当中。
摩天大楼是现代城市天际线中的骨架和重点。摩天大楼又称为超高层大楼。我国建筑规范规定100米以上高度的属于超高层建筑。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工程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在建筑上大做文章,在经济起飞的背景下,我国各大城市也在精心打造自己的城市名片。根据数据显示我国摩天大楼的数量将在2020年达到1318座,达美国的三倍。
高层建筑独特之处在于其体量、高度不同于一般建筑,它对城市环境空间和城市外部特征有很大影响,进而影响城市天际线的特色。
(3)符合美学的天际线规划
虽然建筑规划对天际线有无可替代的影响,但是高楼林立之下的城市天际线就一定漂亮吗?答案是否定的。 天际线与建筑高度有必然的联系, 但并不是越高大天际线特征就越明显,对天际线有明显影响的建筑特征是建筑体之间的高差,如上海外滩的建筑高度并不大,却构成了外滩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各种建筑的独特设计一览无余。反之,当天际线中出现了连续的高层建筑,出现视墙效应,造成对背景天际线的严重遮挡,许多高度和体量巨大的建筑在规划时忽视了这一点,导致天际线混淆,丧失了基本结构和层次。
城市天际线是处于不同位置的地形与地物的轮廓线叠加而成的,由于视线的关系,随着视点的移动,天际线也随之发生变化,因而规划者观察城市天际线的视点也应是动态多方位的,考虑到城市建设的实际需要,应对具有代表性的主要视点做重点分析。
对比与和谐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的基本美学规律。具体在天际线的评价中,主要体现在 : (1)天际线有起伏,产生有韵律的错落感。 (2)建筑物的间距适当,与天空之间的图底关系明确。 (3)建筑群体有较明显的层次感,形体关系主次分明。
正如前文所说,城市天际线是一个城市的名片,那么它就要有足够的辨析度。因此在建筑设计的时候就不能仅考虑自身的形态表达,而应该与其他的建筑物形体呼应,这可以避免产生杂乱的天际线形态。因此天际线中的建筑形体应有一定的统一性和秩序性,大部分的建筑形体应平实以充当城市的背景,而少数建筑有特殊的形体,起到标志性的作用,由于某栋建筑形体的特殊,可以使原本缺少识别性的天际线变得让人难忘。以美国旧金山为例,它大都由“国际式”的高层建筑构成,毫无新意和识别性,但环美大厦的建成改变了情况,它高达260米,呈金字塔状,和周围的“国际式”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成为了旧金山市天际线的视觉焦点。
图:环美大厦
(4)天际线与城市特征
城市天际线一表现出城市特征。它是城市在竖向度的空间形态。形态完整结构清晰的城市天际线也是潜在的城市艺术形象,并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特色。如北京市中间低周围高的轮廓线,全面保留着历史核心建筑群的精华,显出历史名城的景观特色,而上海则形成高低起伏多变的天际线,显示出多个中心商业城市的特色。
图:上海与北京的天际线特征对比
三. 实例分析
(1)上海
上海有两条经典的天际线,其中一条是陆家嘴CBD,自90年代年浦东开发起,它成为上海经济的引擎,也成为国家经济增长极之一。陆家嘴有着为数众多气势恢宏的摩天大楼,150米以上的建筑共计三十余座,各建筑实体高度差别巨大:468m高的东方明珠塔、420.5米高的金贸大厦492米高的环球金融中心,成为现代化上海的一大景观(效果与标注见下图)。有关陆家嘴值得一提的是,陆家嘴中央商务区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有规划,对于用地,建筑类型甚至建筑高度都有详细规划。
图:陆家嘴天际线标注
在陆家嘴的对岸还有一条“精美”的天际线——浦西外滩,其精华在于被称为 “万国建筑博览”的外滩建筑群。它们虽不出自同一个建筑师,甚至不建在同一时代,但风格却惊人的一致,建筑色调基本统一,建筑轮廓相互协调,让人以刚健、雄浑、华贵的气势。
(2)芝加哥
芝加哥是仅次于纽约和洛杉矶的美国第三大都会区。远望芝加哥天际线,漂亮的超高层建筑鳞次栉比,与大湖交相辉映,既显示出浓郁的现代气息,又与自然环境协调配合。芝加哥的天际线充满现代建筑风格,被称为后现代建筑风格的发源地。芝加哥优秀的天际线并非巧合,这要从1871年的一场大火说起,当时几乎把芝加哥夷为平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此后芝加哥城市建设是在一张白纸上规划的,所以起点更高。规划的核心是对高层建筑的规划,结合传统和现代审美观和艺术精华,这些规划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使得城市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3)香港
香港拥有全球最宽的天际线,它享有“世界三大夜景之一”的美誉,同时又因为香港用地紧张所限,建造摩天大楼的经济效益特别明显,使得这里有着全世界密度最高的超高层建筑群,大量摩天大楼分布于维港两岸,高度超越90米的建筑有逾两千座,这让该天际线比其他城市更壮观。除了在土地利用和城市景观方面的特殊条件,在旅游业方面,这一幅繁华的景色吸引了来自全球的旅客。香港的天际线是受限于用地条件又利用用地条件的结果。
四,结论与探讨
(1)避免盲目追求高度
天际线的作用不仅是一幅画,而是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天际线的规划也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建成有城市特色并符合用途的天际线。在一些二三线城市,经济因素和人口因素尚不足以支撑大量写字楼,在这种情况下追求单纯的人造天际线“美感”,就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同时还会对城市原有特色造成损害。对此,规划者应了解城市特征,在规划建筑群外景的同时,利用自然与人文资源,让城市获得深度,焕发个性。
(2)控制用地
城市用地是宝贵的,其用途也是在短期内不可改变的,城市用地应做到“先行规划,严格管理”。此外,天际线规划和CBD建设有着重要关联,而城市CBD一直都是寸土寸金之地,政府在地块规划时不应该仅专注于短期收益,而对地块的使用和地块间的配合应有熟悉的把握。
(3)美感与实用统一
城市天际线作为当代城市的景观之一,在对外宣传、树立城市美好形象方面理应发挥作用。科学设计、妥善安排城市的建筑,利用城市已有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把最优美最有特色的城市天际线展示出来,是城市规划人员的共同事业。同时,城市交通,用地合理性,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也与天际线规划的实用性挂钩,在天际线规划的过程中任何一点都不应被舍弃。
参考文献:
【1】芮建勋,徐建华,宗玮,张振国,陶康华.上海城市天际线与高层建筑发展之关系分析(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3月刊
【2】宋云峰.城市天际线研究(D).2001年9月
【3】大型CBD交通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4】朱珷.国外城市规划(J).天际线美学.1987年第03期
【5】郁郁.西湖边限高,期待更美天际线(J).风景名胜.2008年09期
【6】张细芬,苗婧. 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大力促进城市用地的节约和集约利用 (J).资源与人居环境. 2007年08期
【7】 王欣,梅洪元.滨水城市天际线浅析(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8年8月刊
关键词:城市规划,天际线,超高层建筑,城市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在一个城市生活,了解城市时,城市天际线是主要印象之一,城市天际线是城市风貌形象最集中,最典型的代表。著名建筑学家张开济认为,“看一个城市,首先是看它的天际线”。天际线是城市的象征,是城市个性的浓缩,是城市繁荣的机缘。它归纳了城市形式,突出了城市意象。虽然天际线与城市是如此息息相关,但在很多情况下在城市的规划中它的地位并未得到体现,没有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天际线规划使得城市形态不伦不类,出现不协调,而城市建设却是鲜有修补余地的。为了一个城市更美丽的形象,有必要研究天际线的规划。而天际线规划是动态灵活的,因此它有复杂性和特殊性,需考虑无数学科和问题。
我国的城市数量众多,有些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景色,也有些城市在发展中呈现出勃勃生机。随着我国城市化不断推进,许多城市形成了自己的天际线,而一些情况却并不尽人意。例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脱节,房地产开发失控,攀比性的建设等。
二.
(1)自然环境,人文环境
谈及城市天际线,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建筑与天空交织在一起的壮丽景色,然而城市天际线并不是仅靠钢筋水泥就能打造出来的,城市天际线需要包含每个城市所特有的精神和气质,这就必须使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与城市规划有机地结合起来。
自然环境是展现城市特色的基础。每个城市总是处于特定的空间位置,它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天然条件。充分利用不同的地形地貌,利用城市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加以渲染和美化,使之成为城市景观的元素,并注重建筑与空间环境的和谐统一,从而使城市整体形象由于这些元素的展示而表现出鲜明的环境特色。
与自然环境相辅相成的是人文环境,完美的城市天际线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优美线条,也非越高越宽就越好,而是具有独特性与内涵。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特有历史决定的。我国悠久的历史及众多名家的各类活动给城市留下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古迹,这是无价的遗产。分析城市中历史文化遗产在空间环境构成中的作用,对特定地域中的历史建筑采取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保护,让其在城市天际线构成中占有一定地位,有利于展现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如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华盛顿纪念碑和国会大厦所构成的天际线即很好地体现了美国历史和文化地特色;又如北京故宫,为了保护古代建筑群并凸显其地位,周边建筑进行了限高。
(2) 超高层建筑
天际线是“实体”的人造物,自然物与“虚体”天空的结合,因而建筑是天际线重要的实体要素,它的形态与体量对城市天际线有很大影响。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提升,各種形态,各种高度的建筑的施工成为了可能,越来越多的摩天大楼也出现在了我们的城市当中。
摩天大楼是现代城市天际线中的骨架和重点。摩天大楼又称为超高层大楼。我国建筑规范规定100米以上高度的属于超高层建筑。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工程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在建筑上大做文章,在经济起飞的背景下,我国各大城市也在精心打造自己的城市名片。根据数据显示我国摩天大楼的数量将在2020年达到1318座,达美国的三倍。
高层建筑独特之处在于其体量、高度不同于一般建筑,它对城市环境空间和城市外部特征有很大影响,进而影响城市天际线的特色。
(3)符合美学的天际线规划
虽然建筑规划对天际线有无可替代的影响,但是高楼林立之下的城市天际线就一定漂亮吗?答案是否定的。 天际线与建筑高度有必然的联系, 但并不是越高大天际线特征就越明显,对天际线有明显影响的建筑特征是建筑体之间的高差,如上海外滩的建筑高度并不大,却构成了外滩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各种建筑的独特设计一览无余。反之,当天际线中出现了连续的高层建筑,出现视墙效应,造成对背景天际线的严重遮挡,许多高度和体量巨大的建筑在规划时忽视了这一点,导致天际线混淆,丧失了基本结构和层次。
城市天际线是处于不同位置的地形与地物的轮廓线叠加而成的,由于视线的关系,随着视点的移动,天际线也随之发生变化,因而规划者观察城市天际线的视点也应是动态多方位的,考虑到城市建设的实际需要,应对具有代表性的主要视点做重点分析。
对比与和谐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的基本美学规律。具体在天际线的评价中,主要体现在 : (1)天际线有起伏,产生有韵律的错落感。 (2)建筑物的间距适当,与天空之间的图底关系明确。 (3)建筑群体有较明显的层次感,形体关系主次分明。
正如前文所说,城市天际线是一个城市的名片,那么它就要有足够的辨析度。因此在建筑设计的时候就不能仅考虑自身的形态表达,而应该与其他的建筑物形体呼应,这可以避免产生杂乱的天际线形态。因此天际线中的建筑形体应有一定的统一性和秩序性,大部分的建筑形体应平实以充当城市的背景,而少数建筑有特殊的形体,起到标志性的作用,由于某栋建筑形体的特殊,可以使原本缺少识别性的天际线变得让人难忘。以美国旧金山为例,它大都由“国际式”的高层建筑构成,毫无新意和识别性,但环美大厦的建成改变了情况,它高达260米,呈金字塔状,和周围的“国际式”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成为了旧金山市天际线的视觉焦点。
图:环美大厦
(4)天际线与城市特征
城市天际线一表现出城市特征。它是城市在竖向度的空间形态。形态完整结构清晰的城市天际线也是潜在的城市艺术形象,并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特色。如北京市中间低周围高的轮廓线,全面保留着历史核心建筑群的精华,显出历史名城的景观特色,而上海则形成高低起伏多变的天际线,显示出多个中心商业城市的特色。
图:上海与北京的天际线特征对比
三. 实例分析
(1)上海
上海有两条经典的天际线,其中一条是陆家嘴CBD,自90年代年浦东开发起,它成为上海经济的引擎,也成为国家经济增长极之一。陆家嘴有着为数众多气势恢宏的摩天大楼,150米以上的建筑共计三十余座,各建筑实体高度差别巨大:468m高的东方明珠塔、420.5米高的金贸大厦492米高的环球金融中心,成为现代化上海的一大景观(效果与标注见下图)。有关陆家嘴值得一提的是,陆家嘴中央商务区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有规划,对于用地,建筑类型甚至建筑高度都有详细规划。
图:陆家嘴天际线标注
在陆家嘴的对岸还有一条“精美”的天际线——浦西外滩,其精华在于被称为 “万国建筑博览”的外滩建筑群。它们虽不出自同一个建筑师,甚至不建在同一时代,但风格却惊人的一致,建筑色调基本统一,建筑轮廓相互协调,让人以刚健、雄浑、华贵的气势。
(2)芝加哥
芝加哥是仅次于纽约和洛杉矶的美国第三大都会区。远望芝加哥天际线,漂亮的超高层建筑鳞次栉比,与大湖交相辉映,既显示出浓郁的现代气息,又与自然环境协调配合。芝加哥的天际线充满现代建筑风格,被称为后现代建筑风格的发源地。芝加哥优秀的天际线并非巧合,这要从1871年的一场大火说起,当时几乎把芝加哥夷为平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此后芝加哥城市建设是在一张白纸上规划的,所以起点更高。规划的核心是对高层建筑的规划,结合传统和现代审美观和艺术精华,这些规划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使得城市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3)香港
香港拥有全球最宽的天际线,它享有“世界三大夜景之一”的美誉,同时又因为香港用地紧张所限,建造摩天大楼的经济效益特别明显,使得这里有着全世界密度最高的超高层建筑群,大量摩天大楼分布于维港两岸,高度超越90米的建筑有逾两千座,这让该天际线比其他城市更壮观。除了在土地利用和城市景观方面的特殊条件,在旅游业方面,这一幅繁华的景色吸引了来自全球的旅客。香港的天际线是受限于用地条件又利用用地条件的结果。
四,结论与探讨
(1)避免盲目追求高度
天际线的作用不仅是一幅画,而是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天际线的规划也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建成有城市特色并符合用途的天际线。在一些二三线城市,经济因素和人口因素尚不足以支撑大量写字楼,在这种情况下追求单纯的人造天际线“美感”,就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同时还会对城市原有特色造成损害。对此,规划者应了解城市特征,在规划建筑群外景的同时,利用自然与人文资源,让城市获得深度,焕发个性。
(2)控制用地
城市用地是宝贵的,其用途也是在短期内不可改变的,城市用地应做到“先行规划,严格管理”。此外,天际线规划和CBD建设有着重要关联,而城市CBD一直都是寸土寸金之地,政府在地块规划时不应该仅专注于短期收益,而对地块的使用和地块间的配合应有熟悉的把握。
(3)美感与实用统一
城市天际线作为当代城市的景观之一,在对外宣传、树立城市美好形象方面理应发挥作用。科学设计、妥善安排城市的建筑,利用城市已有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把最优美最有特色的城市天际线展示出来,是城市规划人员的共同事业。同时,城市交通,用地合理性,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也与天际线规划的实用性挂钩,在天际线规划的过程中任何一点都不应被舍弃。
参考文献:
【1】芮建勋,徐建华,宗玮,张振国,陶康华.上海城市天际线与高层建筑发展之关系分析(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3月刊
【2】宋云峰.城市天际线研究(D).2001年9月
【3】大型CBD交通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4】朱珷.国外城市规划(J).天际线美学.1987年第03期
【5】郁郁.西湖边限高,期待更美天际线(J).风景名胜.2008年09期
【6】张细芬,苗婧. 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大力促进城市用地的节约和集约利用 (J).资源与人居环境. 2007年08期
【7】 王欣,梅洪元.滨水城市天际线浅析(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8年8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