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至8月31日0点,沪深两市2910家上市公司半年报全部亮相。纵观A股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的盈利数据,市值超万亿的中国石油上半年赚钱还不如一家市场知名度不高的生猪养殖贩卖公司多。也就是说,很多大市值的公司在赚小钱,甚至在赔钱,而许多市值相对较小的公司在赚大钱。
这或许在告诉投资者,关注投资价值而不应该总盯着一家上市公司的市值与背景,更应该将投资目光投向那些净资产盈利能力强的“白马股”。
赚小钱的大公司
净资产收益率被作为评判一家上市公司赚钱能力的标准之一,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代表该上市公司单位净资产盈利能力越强,而A股所有上市公司中,总有不少高净资产低净资产收益率的上市公司,这些公司给外界的感觉是个大公司,但却赚着小钱。
这类大公司的代表首提中国石油,1.3万亿元的市值加上约1.18万亿元的净资产,但在上半年却只实现净利润5.28亿元,净资产收益率只有可怜的0.04%。
其次就是部分钢铁板块上市公司,虽然钢铁板块在今年上半年整体表现出回暖,但部分公司的业绩相对公司本身家底还是非常不对称的,比如938亿元市值、截至上半年净资产471.56亿元的包钢股份,最终2016年上半年只实现盈利2752万元,净资产收益率只有0.06%。同样是钢铁板块的首钢股份,有着269億元市值和217.58亿元净资产的首钢股份,最终只实现净利润1645万元,净资产收益率只有0.07%。
中国船舶则是有着313亿元的市值和175.7亿元的净资产,但是今年上半年只实现净利润1709万元,净资产收益率约为0.1%。中国铝业则是有着392亿元净资产的家底加上580亿元的市值,今年上半年也只盈利5745万元,净资产收益率只有0.15%。
类似赚小钱的大公司还有市值480亿元、净资产82.39亿元的北方稀土,上半年只盈利3125万元;286亿元市值的创业板公司智飞生物上半年只盈利1204万元;614亿元市值的中航飞机上半年只盈利8033万元;总市值349亿元的海航基础上半年只盈利889万元,净资产收益率为1%。
经调查,赚小钱的大公司主要都是些大型央企,身家厚实,但因行业本身原因以及公司自身经营问题,最终盈利能力反而比不上一些中小企业。
赚大钱的小公司
相比那些底子厚实却赚不到钱的大公司,市场上还有一些市值较小、净资产也较小,但赚钱能力却很强的上市公司。
A股所有上市公司中,今年上半年净资产收益率最高的为沪市上市公司太极集团,其在只有16.5亿元净资产以及88亿元市值背景下,2016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9.64亿元,净资产收益率高达72.62%。如果单凭净资产收益率,太极集团算得上是一家赚大钱的小公司,但是从公司具体半年报中可以看到,太极集团实际上上半年扣非后的净利润亏损2.09亿元,公司盈利主要靠处置非流动资产。
除去那些扣非后亏损的上市公司,两市净资产收益率最高的为宜华健康,公司截至昨日市值为149亿元,但是上半年却实现9.34亿元的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高达36.03%,业绩同比上涨824倍。从公司具体半年报来看,宜华健康上半年业绩的大涨主要是因为公司从宜华地产更名为宜华健康后剥离了地产业务,产生了10.52亿元的投资收益。
当然,完全靠主营业务赚钱的公司也不少,如中小板公司益生股份,目前市值159亿元,算不上高,但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7亿元,同比上涨241%,净资产收益率高达28.65%。益生股份主营业务为肉鸡生产和销售,由于产品市场销售价格的回归,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可谓大赚一笔。
同类公司还有168亿元市值的建投能源,上半年盈利11.55亿元;113亿元市值的赣粤高速上半年盈利7.39亿元;140亿元市值的华锦股份上半年盈利9.05亿元;127亿元市值的宁波韵升上半年盈利7.42亿元;131亿元市值的南京高科上半年盈利7.63亿元;127.5亿元市值的兰生股份上半年盈利7.06亿元;171亿元市值的晨鸣纸业上半年盈利9.39亿元;147亿元市值的四川成渝上半年盈利6.75亿元。
综观这些市值小但盈利能力好的公司分布,高速板块上市公司占多数,其他公司中,盈利能力较好则体现在行业景气以及公司自身经营策略的调整上,总体来看,如果这些公司业绩能保持下去,都属于值得价值投资的价值洼地。
备受基金青睐的“白马股”
对投资者来说,从业绩报告中还应注意到的一类股在熊市中能抗跌的“白马股”,这些股票在股市大跌之时,往往会出现投资者抱团取暖的现象,也就是不断增持,以此来抗跌,甚至逆势上涨。
以连续三个会计年度净资产收益率超过20%为一个标准,两市约有100家上市公司达到这个标准,而这100家上市公司中今年上半年盈利能力排名前几位的则是当之无愧的白马股龙头。
这100家上市公司中,今年上半年盈利最好的为美的集团,上半年盈利94.96亿元;其次是股王贵州茅台,今年上半年盈利88.03亿元。接下来依次分别是格力电器盈利64.02亿元、长安汽车盈利54.91亿元、长城汽车盈利49.26亿元。
当然除了这些龙头外,其他净资产收益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的上市公司都可以作为投资者在股市不稳定时的一种投资标的,虽然A股价格投机风气较盛,但是贵州茅台为首的白马股的投资回报有目共睹。
结合上半年年报发现,公募基金青睐以贵州茅台为首的白酒股及食品饮料等行业,且白酒股票几乎获得了全线增持。
上半年二季度末,贵州茅台以128.14亿元的持仓市值成为公募基金第二大重仓股,持仓市值仅比第一大重仓股中国平安少约30亿元,共有386只基金持有贵州茅台。而在一季度末,贵州茅台在重仓股持仓市值排行中仅排第6,显示了公募基金的增持力度。其中,持有贵州茅台最多的基金是华夏上证50ETF,为375万股,其次是南方消费活力,为280.5万股。
金种子酒、古井贡酒、水井坊、伊利特、老白干酒也被明显增持,增持比例在6%至10%之间。从这几只白酒股的基金持股情况中可以看出,国泰金鹰增长、易方达新丝路以及银华、华夏旗下部分基金对白酒股的持有力度不小。
五粮液也是基金重仓持有的白酒股之一。今年二季度末,共有407只基金持有五粮液92.04亿元。持有五粮液最多的基金是易方达新丝路,为1431万股,其次是富国国企改革,为1305万股,两只基金持股数量遥遥领先,其余基金的持股数量都在900万股以下。此外,洋河股份 、山西汾酒等也均不同程度被基金增持。
除白酒股外,食品饮料个股也多数被基金增持,尤其是好想你,增持比例超过了20%。涪陵榨菜也受到基金喜爱,其基金增持比例为9.7%。上海梅林、麦趣尔、爱普股份、恒顺醋业、承德露露、顺鑫农业等个股的增持比例也超过了5%。
这或许在告诉投资者,关注投资价值而不应该总盯着一家上市公司的市值与背景,更应该将投资目光投向那些净资产盈利能力强的“白马股”。
赚小钱的大公司
净资产收益率被作为评判一家上市公司赚钱能力的标准之一,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代表该上市公司单位净资产盈利能力越强,而A股所有上市公司中,总有不少高净资产低净资产收益率的上市公司,这些公司给外界的感觉是个大公司,但却赚着小钱。
这类大公司的代表首提中国石油,1.3万亿元的市值加上约1.18万亿元的净资产,但在上半年却只实现净利润5.28亿元,净资产收益率只有可怜的0.04%。
其次就是部分钢铁板块上市公司,虽然钢铁板块在今年上半年整体表现出回暖,但部分公司的业绩相对公司本身家底还是非常不对称的,比如938亿元市值、截至上半年净资产471.56亿元的包钢股份,最终2016年上半年只实现盈利2752万元,净资产收益率只有0.06%。同样是钢铁板块的首钢股份,有着269億元市值和217.58亿元净资产的首钢股份,最终只实现净利润1645万元,净资产收益率只有0.07%。
中国船舶则是有着313亿元的市值和175.7亿元的净资产,但是今年上半年只实现净利润1709万元,净资产收益率约为0.1%。中国铝业则是有着392亿元净资产的家底加上580亿元的市值,今年上半年也只盈利5745万元,净资产收益率只有0.15%。
类似赚小钱的大公司还有市值480亿元、净资产82.39亿元的北方稀土,上半年只盈利3125万元;286亿元市值的创业板公司智飞生物上半年只盈利1204万元;614亿元市值的中航飞机上半年只盈利8033万元;总市值349亿元的海航基础上半年只盈利889万元,净资产收益率为1%。
经调查,赚小钱的大公司主要都是些大型央企,身家厚实,但因行业本身原因以及公司自身经营问题,最终盈利能力反而比不上一些中小企业。
赚大钱的小公司
相比那些底子厚实却赚不到钱的大公司,市场上还有一些市值较小、净资产也较小,但赚钱能力却很强的上市公司。
A股所有上市公司中,今年上半年净资产收益率最高的为沪市上市公司太极集团,其在只有16.5亿元净资产以及88亿元市值背景下,2016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9.64亿元,净资产收益率高达72.62%。如果单凭净资产收益率,太极集团算得上是一家赚大钱的小公司,但是从公司具体半年报中可以看到,太极集团实际上上半年扣非后的净利润亏损2.09亿元,公司盈利主要靠处置非流动资产。
除去那些扣非后亏损的上市公司,两市净资产收益率最高的为宜华健康,公司截至昨日市值为149亿元,但是上半年却实现9.34亿元的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高达36.03%,业绩同比上涨824倍。从公司具体半年报来看,宜华健康上半年业绩的大涨主要是因为公司从宜华地产更名为宜华健康后剥离了地产业务,产生了10.52亿元的投资收益。
当然,完全靠主营业务赚钱的公司也不少,如中小板公司益生股份,目前市值159亿元,算不上高,但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7亿元,同比上涨241%,净资产收益率高达28.65%。益生股份主营业务为肉鸡生产和销售,由于产品市场销售价格的回归,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可谓大赚一笔。
同类公司还有168亿元市值的建投能源,上半年盈利11.55亿元;113亿元市值的赣粤高速上半年盈利7.39亿元;140亿元市值的华锦股份上半年盈利9.05亿元;127亿元市值的宁波韵升上半年盈利7.42亿元;131亿元市值的南京高科上半年盈利7.63亿元;127.5亿元市值的兰生股份上半年盈利7.06亿元;171亿元市值的晨鸣纸业上半年盈利9.39亿元;147亿元市值的四川成渝上半年盈利6.75亿元。
综观这些市值小但盈利能力好的公司分布,高速板块上市公司占多数,其他公司中,盈利能力较好则体现在行业景气以及公司自身经营策略的调整上,总体来看,如果这些公司业绩能保持下去,都属于值得价值投资的价值洼地。
备受基金青睐的“白马股”
对投资者来说,从业绩报告中还应注意到的一类股在熊市中能抗跌的“白马股”,这些股票在股市大跌之时,往往会出现投资者抱团取暖的现象,也就是不断增持,以此来抗跌,甚至逆势上涨。
以连续三个会计年度净资产收益率超过20%为一个标准,两市约有100家上市公司达到这个标准,而这100家上市公司中今年上半年盈利能力排名前几位的则是当之无愧的白马股龙头。
这100家上市公司中,今年上半年盈利最好的为美的集团,上半年盈利94.96亿元;其次是股王贵州茅台,今年上半年盈利88.03亿元。接下来依次分别是格力电器盈利64.02亿元、长安汽车盈利54.91亿元、长城汽车盈利49.26亿元。
当然除了这些龙头外,其他净资产收益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的上市公司都可以作为投资者在股市不稳定时的一种投资标的,虽然A股价格投机风气较盛,但是贵州茅台为首的白马股的投资回报有目共睹。
结合上半年年报发现,公募基金青睐以贵州茅台为首的白酒股及食品饮料等行业,且白酒股票几乎获得了全线增持。
上半年二季度末,贵州茅台以128.14亿元的持仓市值成为公募基金第二大重仓股,持仓市值仅比第一大重仓股中国平安少约30亿元,共有386只基金持有贵州茅台。而在一季度末,贵州茅台在重仓股持仓市值排行中仅排第6,显示了公募基金的增持力度。其中,持有贵州茅台最多的基金是华夏上证50ETF,为375万股,其次是南方消费活力,为280.5万股。
金种子酒、古井贡酒、水井坊、伊利特、老白干酒也被明显增持,增持比例在6%至10%之间。从这几只白酒股的基金持股情况中可以看出,国泰金鹰增长、易方达新丝路以及银华、华夏旗下部分基金对白酒股的持有力度不小。
五粮液也是基金重仓持有的白酒股之一。今年二季度末,共有407只基金持有五粮液92.04亿元。持有五粮液最多的基金是易方达新丝路,为1431万股,其次是富国国企改革,为1305万股,两只基金持股数量遥遥领先,其余基金的持股数量都在900万股以下。此外,洋河股份 、山西汾酒等也均不同程度被基金增持。
除白酒股外,食品饮料个股也多数被基金增持,尤其是好想你,增持比例超过了20%。涪陵榨菜也受到基金喜爱,其基金增持比例为9.7%。上海梅林、麦趣尔、爱普股份、恒顺醋业、承德露露、顺鑫农业等个股的增持比例也超过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