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英语课堂写作教学中有不少学生由于深受汉语言母语文化的影响,在英语写作的思维过程中不自觉地包含着许多汉语文化元素,文章立足于东、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针对英语写作提高的策略。探究了英语写作中文化知识输入的必要性。教师应在英语语言的学习过程中,融入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促进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英语习作;文化背景;知识;融入
在高中英语课堂写作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就是学生作为学习者由于深受汉语言母语文化的影响,在英语写作的思维过程中,往往不自觉地包含着许多汉语文化元素,如历史、思维方式、写作习惯,出现了“Chinglish”的文化迁移现象。所以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应该认识到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是英语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英语文化背景的内容,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一、中式英语出现的原因
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与其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说在学习第二语言的时候,恰当地融入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的能够有效的帮助学习者学习和运用语言。而在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一味地强调语言知识的学习,即英语词汇和语法规则的学习,只注重于向学生进行英语语言知识点的灌输,要求学生背诵一些句型、文章开头和结尾常用的表达方法。如there be、 it is impotant that、... so... so、what引导的强调句型等。或者让学生训练一个个话题,仅仅偏重于语言知识的输入,而忽略了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忽略了特定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缺乏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输入,不利于语言学习者写作能力的提高。造成的后果是即便是取得了优秀成绩的学生,也只是靠死记硬背,掌握了大量的英语词汇和丰富的语法知识,在应用英语进行写作时,也避免不了受汉语文化思维方式的影响。写出的是中式英语。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的原因,正是由于这些高中学生在脑海中缺乏有关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英语习惯用语的表达方法,造成了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得不到进一步提高。
二、语言文化差异在英语写作中的体现
汉语和英语分属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其思维方式、世界观、修辞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国家的思想体系更多地受到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影响。所以他们教育出来的学生以逻辑分析为基础,以抽象的逻辑思维方式为主,强调客观事实规律的说服力,比较注重理性,体现了亚里士多德式的辩论方式。思维模式的差异影响学生的英语写作和文章的结构。这种思维方式决定了他们的英语写作多采用直线式的表达方式,介绍文章主题之后,以事实进行论证,条理清楚,逻辑缜密。要求学生的写作包含大量的事实,明确阐述自己的观点。在他们眼中事实胜于雄辩,事实来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具有说服力。
而中国人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孔子的儒家哲学思想的影响,普遍有着注重共性,缺乏个性的中国式思维模式。以知觉为基础,重感性,注重从整体上,从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认识、解决问题。趋向于曲折的语言表达方式,所以国内学生与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相比,虽然教育经历相似,但是相比之下,对于国内学生来说,英语为第二语言,有不少学生因为缺乏对英语文化知识背景的了解,在英语写作中频繁地使用普遍的、概括性的表述和生搬硬套的表达方式例如:in today’s society, in our daily life/ history/ world; today/these days/nowadays; in our/my country等等。同时学生常常借助现有的信息和概念介绍新的信息,在英语写作中包含着较多的类比句,如,as(“as”) ,like(“像…”) ,similar(to)“类似于”),compare(-ed/-ing) (to)“与……相比”。往往造成词不达意,语焉不详,使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读起来感到困惑难解。
三、解决方法
在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不同的话题的内涵存在着差异,人们对于同一话题的理解、阐释也不同。英语的写作文体中,往往叙述简单、清晰、直接、明了,得益于论据的充分使用。而汉语写作的文体中往往习惯运用较多的形容词,以达到使文章生动的效果。这些问题反映出了对于从牙牙学语到高中阶段,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来说,在进行英语写作的时候,对于汉语言文化知识的依赖,以至于写作中出现了较多的“文化迁移”现象,阻碍了对写作内容的表达。所以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授必要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英语语言文化,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针对相关话题,客观地提出自己的观点,立足于综合的角度探讨主题,并提供大量的事实信息,以增加自己观点的说服力。在作业评价中,应该引导学生在英语习作中包含大量的事实,以适宜的英语母语知识作为文化背景,力求写出较为地道的英语习作。
总而言之,作为英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英语写作教学中不但要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的传授,更需要注重对学生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培养学生理解和欣赏英语语言文化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应用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运河中学)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英语习作;文化背景;知识;融入
在高中英语课堂写作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就是学生作为学习者由于深受汉语言母语文化的影响,在英语写作的思维过程中,往往不自觉地包含着许多汉语文化元素,如历史、思维方式、写作习惯,出现了“Chinglish”的文化迁移现象。所以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应该认识到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是英语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英语文化背景的内容,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一、中式英语出现的原因
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与其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说在学习第二语言的时候,恰当地融入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的能够有效的帮助学习者学习和运用语言。而在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一味地强调语言知识的学习,即英语词汇和语法规则的学习,只注重于向学生进行英语语言知识点的灌输,要求学生背诵一些句型、文章开头和结尾常用的表达方法。如there be、 it is impotant that、... so... so、what引导的强调句型等。或者让学生训练一个个话题,仅仅偏重于语言知识的输入,而忽略了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忽略了特定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缺乏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输入,不利于语言学习者写作能力的提高。造成的后果是即便是取得了优秀成绩的学生,也只是靠死记硬背,掌握了大量的英语词汇和丰富的语法知识,在应用英语进行写作时,也避免不了受汉语文化思维方式的影响。写出的是中式英语。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的原因,正是由于这些高中学生在脑海中缺乏有关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英语习惯用语的表达方法,造成了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得不到进一步提高。
二、语言文化差异在英语写作中的体现
汉语和英语分属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其思维方式、世界观、修辞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国家的思想体系更多地受到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影响。所以他们教育出来的学生以逻辑分析为基础,以抽象的逻辑思维方式为主,强调客观事实规律的说服力,比较注重理性,体现了亚里士多德式的辩论方式。思维模式的差异影响学生的英语写作和文章的结构。这种思维方式决定了他们的英语写作多采用直线式的表达方式,介绍文章主题之后,以事实进行论证,条理清楚,逻辑缜密。要求学生的写作包含大量的事实,明确阐述自己的观点。在他们眼中事实胜于雄辩,事实来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具有说服力。
而中国人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孔子的儒家哲学思想的影响,普遍有着注重共性,缺乏个性的中国式思维模式。以知觉为基础,重感性,注重从整体上,从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认识、解决问题。趋向于曲折的语言表达方式,所以国内学生与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相比,虽然教育经历相似,但是相比之下,对于国内学生来说,英语为第二语言,有不少学生因为缺乏对英语文化知识背景的了解,在英语写作中频繁地使用普遍的、概括性的表述和生搬硬套的表达方式例如:in today’s society, in our daily life/ history/ world; today/these days/nowadays; in our/my country等等。同时学生常常借助现有的信息和概念介绍新的信息,在英语写作中包含着较多的类比句,如,as(“as”) ,like(“像…”) ,similar(to)“类似于”),compare(-ed/-ing) (to)“与……相比”。往往造成词不达意,语焉不详,使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读起来感到困惑难解。
三、解决方法
在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不同的话题的内涵存在着差异,人们对于同一话题的理解、阐释也不同。英语的写作文体中,往往叙述简单、清晰、直接、明了,得益于论据的充分使用。而汉语写作的文体中往往习惯运用较多的形容词,以达到使文章生动的效果。这些问题反映出了对于从牙牙学语到高中阶段,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来说,在进行英语写作的时候,对于汉语言文化知识的依赖,以至于写作中出现了较多的“文化迁移”现象,阻碍了对写作内容的表达。所以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授必要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英语语言文化,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针对相关话题,客观地提出自己的观点,立足于综合的角度探讨主题,并提供大量的事实信息,以增加自己观点的说服力。在作业评价中,应该引导学生在英语习作中包含大量的事实,以适宜的英语母语知识作为文化背景,力求写出较为地道的英语习作。
总而言之,作为英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英语写作教学中不但要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的传授,更需要注重对学生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培养学生理解和欣赏英语语言文化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应用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运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