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划/报道 王天鹏
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确定了我国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一代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发展学生个性、培养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奠定了政策基础,优化了课程结构,调整了课程门类,更新了课程内容,改革了课程管理制度。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彻底打破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改革学科课程的同时作了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在整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课程作为新的课程类型,与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的区别。既然是新的课程类型,其本身就需要大家去呵护,就需要不断完善,就需要教育专家、教育部门行政领导、学校一线教师,在课改实践中去不断探索、交流。作为新课程、新教材探究教学的研讨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成果交流活动已历三届,而且都获得很大成功,成果引人注目。
回顾前两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交流活动,已经初步总结和展示了活动课程尝试阶段的经验和成果,为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科学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为进一步开展交流活动奠定了一定基础。课改人所期待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交流活动将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喜悦。
2007年11月开展的第三届综合实践活动成果交流活动,主办、承办和协办三方积极合作,投入极大热情,务实求新,丰富了综合实践交流活动的内容,不但为今后交流活动影响的扩大提供了经验积累,更重要的是,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为了向广大读者展示这次活动的全貌,特开辟专版,分活动报道、专家讲坛、一线声音、课例展示和参会心得等栏目,从不同角度加以反映。
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确定了我国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一代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发展学生个性、培养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奠定了政策基础,优化了课程结构,调整了课程门类,更新了课程内容,改革了课程管理制度。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彻底打破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改革学科课程的同时作了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在整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课程作为新的课程类型,与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的区别。既然是新的课程类型,其本身就需要大家去呵护,就需要不断完善,就需要教育专家、教育部门行政领导、学校一线教师,在课改实践中去不断探索、交流。作为新课程、新教材探究教学的研讨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成果交流活动已历三届,而且都获得很大成功,成果引人注目。
回顾前两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交流活动,已经初步总结和展示了活动课程尝试阶段的经验和成果,为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科学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为进一步开展交流活动奠定了一定基础。课改人所期待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交流活动将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喜悦。
2007年11月开展的第三届综合实践活动成果交流活动,主办、承办和协办三方积极合作,投入极大热情,务实求新,丰富了综合实践交流活动的内容,不但为今后交流活动影响的扩大提供了经验积累,更重要的是,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为了向广大读者展示这次活动的全貌,特开辟专版,分活动报道、专家讲坛、一线声音、课例展示和参会心得等栏目,从不同角度加以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