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地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但是,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工作、生活压力日渐加大,熬夜已经成为习以为常的事情,并逐渐形成晚睡强迫症。晚睡强迫症作为拖延症的一种表现,是指人们一直到自己身体承受不了的情况下,才会睡觉,这对身心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本文将对晚睡强迫症的危害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避免晚睡强迫症对身心健康危害的对策,旨在帮助人们了解晚睡强迫症,并改掉这一不良习惯。
【关键词】 晚睡强迫症 身心健康 亚健康 对策
前言
晚睡强迫症,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是一种拖延症,主要是受人们自身性格缺陷和不良的生活习惯的长期影响而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电子产品等在人们生活当中可谓无所不在的渗透,使人们的睡觉时间普遍较晚,不利于身心健康。因此,加强对晚睡强迫症影响身心健康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1 晚睡强迫症概述
晚睡强迫症作为拖延症的一部分,能够反映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专家曾指出,患有晚睡强迫症的人性格中,都具有拖延症,会不自觉得在工作、学习中表现为拖拖拉拉,只有到最后时刻,才会完成任务[1]。即便是面对各种压力,也会采取拖延的办法。另外,人们自身过于执着、敏感等心理也会导致晚睡强迫症,长此以往,会造成亚健康人格特征。造成晚睡强迫症的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对白天工作、学习的抵触,晚上要依靠亢奋,才能够去除疲惫入睡;另一方面,对睡眠认识存在习惯性,而这并非是生理上的表现,更多的是心理方面的需求,人们主观方面的因素更为明显。
晚睡强迫症临床表现为在生活中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行为,在晚间沉溺于网络,观看视频、论坛等,做事情一定等到深夜,例如:收拾房间、看杂志等。上述表现均是晚睡强迫症的直接表现,对人的身心健康十分不利。
2 晚睡强迫症的危害
从健康角度来看,晚睡强迫症危害较多。不规律的睡眠,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不良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免疫力下降。人们经常性熬夜,会形成后遗症,突出表现为疲劳、精神不济等,而这些都直接影响人体免疫力,容易出现感冒、胃肠感染等,无法正常进行工作、学习。
其次,头疼。熬夜后,在进行第二天的工作或者学习时,会出现头昏脑涨、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出现头疼现象。不仅如此,长期熬夜,还会使记忆力减退,给自身造成无形的伤害;
再次,出现黑眼圈、眼袋。晚间是人们生理休息的时间,如果违背生理规律,会造成疲劳过度情况,导致眼周血液循环不良,出现黑眼圈等现象。此外,人体静脉运行排毒,需要人体处于睡眠状态,如果没有得到充分休息,会表现在皮肤上,出现粗糙、脸色偏黄等问题[2]。
最后,晚睡强迫症形成习惯后,会慢慢引起失眠、健忘、易怒等神经、精神症状,对人们身心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危害。由此可见,长期患有晚睡强迫症,对身心健康十分不利。因此,人们要明确认识到晚睡强迫症的危害,并加強自我调节,恢复正常睡眠,才能保障身心健康。
3 避免晚睡强迫症对身心健康危害的对策
3.1 持之以恒
晚睡强迫症的突出表现在强迫意识方面。当人们到了睡觉时间时,不能够及时睡觉,要明确认识到晚睡对自身身心健康的危害,并加强对自己的约束,增加自身对强迫症带来的强迫思想和行为的抵抗能力。另外,戒掉晚睡强迫症的关键在于坚持,作为主观意识问题,并非一天两天便能够解决的,而是需要两、三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治疗晚睡强迫症,不断调整自身对睡眠的认识和态度,直至解决这一问题。
3.2 主动面对
开始戒掉晚睡强迫症时是艰难的,但是,仍要坚持主动应对。在睡觉时间,要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即便是几分钟也可以。可以选择特定行为取代强迫性不睡,比如:喝一杯牛奶、点一些香薰等,采取多样化形式,帮助入睡,当意识再次强迫晚睡时,不要进行思考,要放空自己,坚持自己的行为,不要被意识影响,只有主动面对,采取针对性措施,调节自身生活习惯,坚持一段时间后,才能从行为上避免晚睡,最终养成良好的习惯,恢复身体健康。
3.3 自我催眠
在完成上述两个方法后,人们已经基本上接受了晚睡强迫症,至此,人们要轻视它,战胜它,最终告别它。这样,当晚睡强迫症再次侵袭时,你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能够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晚睡。通过长时间坚持,就会渐渐摆脱晚睡困境,并逐渐恢复正常睡眠时间。另外,自我催眠作为一种简单、可靠的心理自救方式,可以帮助戒掉不良的晚睡习惯。但是,凡事都不能够急于求成,需要长时间坚持,才能够看到效果。除了上述方法,人们还可以通过制定生活计划,按照计划行事,规范自身行为,避免晚睡问题出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放松心情,加强体育锻炼,坚持正确的生活方式,告别熬夜,恢复到健康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保证身体健康[3]。
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晚睡强迫症作为一种心理疾病,对人们身心健康构成了危害,是一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因此,人们要认识到晚睡对自身的伤害,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持之以恒,正面应对晚睡强迫症,进行自我催眠,提高自控能力,逐渐改掉不良习惯,从而实现健康生活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明岛,陈珏,徐勇.强迫症患者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定特征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10,18(03):259-261.
[2]杨彦春,祝卓宏.强迫症5羟色胺功能异常的神经解剖学基础[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2,20(05):12-14.
[3]李惠,唐莺莹,王继军.强迫症与精神分裂症错误相关负电位的比较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10(8):158-159.
【关键词】 晚睡强迫症 身心健康 亚健康 对策
前言
晚睡强迫症,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是一种拖延症,主要是受人们自身性格缺陷和不良的生活习惯的长期影响而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电子产品等在人们生活当中可谓无所不在的渗透,使人们的睡觉时间普遍较晚,不利于身心健康。因此,加强对晚睡强迫症影响身心健康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1 晚睡强迫症概述
晚睡强迫症作为拖延症的一部分,能够反映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专家曾指出,患有晚睡强迫症的人性格中,都具有拖延症,会不自觉得在工作、学习中表现为拖拖拉拉,只有到最后时刻,才会完成任务[1]。即便是面对各种压力,也会采取拖延的办法。另外,人们自身过于执着、敏感等心理也会导致晚睡强迫症,长此以往,会造成亚健康人格特征。造成晚睡强迫症的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对白天工作、学习的抵触,晚上要依靠亢奋,才能够去除疲惫入睡;另一方面,对睡眠认识存在习惯性,而这并非是生理上的表现,更多的是心理方面的需求,人们主观方面的因素更为明显。
晚睡强迫症临床表现为在生活中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行为,在晚间沉溺于网络,观看视频、论坛等,做事情一定等到深夜,例如:收拾房间、看杂志等。上述表现均是晚睡强迫症的直接表现,对人的身心健康十分不利。
2 晚睡强迫症的危害
从健康角度来看,晚睡强迫症危害较多。不规律的睡眠,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不良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免疫力下降。人们经常性熬夜,会形成后遗症,突出表现为疲劳、精神不济等,而这些都直接影响人体免疫力,容易出现感冒、胃肠感染等,无法正常进行工作、学习。
其次,头疼。熬夜后,在进行第二天的工作或者学习时,会出现头昏脑涨、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出现头疼现象。不仅如此,长期熬夜,还会使记忆力减退,给自身造成无形的伤害;
再次,出现黑眼圈、眼袋。晚间是人们生理休息的时间,如果违背生理规律,会造成疲劳过度情况,导致眼周血液循环不良,出现黑眼圈等现象。此外,人体静脉运行排毒,需要人体处于睡眠状态,如果没有得到充分休息,会表现在皮肤上,出现粗糙、脸色偏黄等问题[2]。
最后,晚睡强迫症形成习惯后,会慢慢引起失眠、健忘、易怒等神经、精神症状,对人们身心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危害。由此可见,长期患有晚睡强迫症,对身心健康十分不利。因此,人们要明确认识到晚睡强迫症的危害,并加強自我调节,恢复正常睡眠,才能保障身心健康。
3 避免晚睡强迫症对身心健康危害的对策
3.1 持之以恒
晚睡强迫症的突出表现在强迫意识方面。当人们到了睡觉时间时,不能够及时睡觉,要明确认识到晚睡对自身身心健康的危害,并加强对自己的约束,增加自身对强迫症带来的强迫思想和行为的抵抗能力。另外,戒掉晚睡强迫症的关键在于坚持,作为主观意识问题,并非一天两天便能够解决的,而是需要两、三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治疗晚睡强迫症,不断调整自身对睡眠的认识和态度,直至解决这一问题。
3.2 主动面对
开始戒掉晚睡强迫症时是艰难的,但是,仍要坚持主动应对。在睡觉时间,要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即便是几分钟也可以。可以选择特定行为取代强迫性不睡,比如:喝一杯牛奶、点一些香薰等,采取多样化形式,帮助入睡,当意识再次强迫晚睡时,不要进行思考,要放空自己,坚持自己的行为,不要被意识影响,只有主动面对,采取针对性措施,调节自身生活习惯,坚持一段时间后,才能从行为上避免晚睡,最终养成良好的习惯,恢复身体健康。
3.3 自我催眠
在完成上述两个方法后,人们已经基本上接受了晚睡强迫症,至此,人们要轻视它,战胜它,最终告别它。这样,当晚睡强迫症再次侵袭时,你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能够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晚睡。通过长时间坚持,就会渐渐摆脱晚睡困境,并逐渐恢复正常睡眠时间。另外,自我催眠作为一种简单、可靠的心理自救方式,可以帮助戒掉不良的晚睡习惯。但是,凡事都不能够急于求成,需要长时间坚持,才能够看到效果。除了上述方法,人们还可以通过制定生活计划,按照计划行事,规范自身行为,避免晚睡问题出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放松心情,加强体育锻炼,坚持正确的生活方式,告别熬夜,恢复到健康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保证身体健康[3]。
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晚睡强迫症作为一种心理疾病,对人们身心健康构成了危害,是一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因此,人们要认识到晚睡对自身的伤害,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持之以恒,正面应对晚睡强迫症,进行自我催眠,提高自控能力,逐渐改掉不良习惯,从而实现健康生活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明岛,陈珏,徐勇.强迫症患者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定特征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10,18(03):259-261.
[2]杨彦春,祝卓宏.强迫症5羟色胺功能异常的神经解剖学基础[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2,20(05):12-14.
[3]李惠,唐莺莹,王继军.强迫症与精神分裂症错误相关负电位的比较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10(8):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