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在一个班级中,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当前初、高中的普及,学生之间的差距,普遍较大,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不仅会影响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而且还出现了严重的“优生吃不饱,中生吃不好,差生吃不了”的尴尬教学局面。再加上我国的教育方针以及新课程改革标准对于“面向全体,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实施“分层教学”成为必然。就为什么要分层,如何分层教学两个方面进行了粗略的阐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分层教学;教学质量
所谓“分层教学”,即是在同一个学科的教学中,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授予不同层次的课程,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以使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得到全体学生在不同程度上的共同提高。
一、制订各层教学目标
分层教学的关键任务是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目标的实现正是学习水平和学习成绩提高的标志,学习水平和学习成绩是无止境的,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教师必须对每层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而且具体到字、词、句、段、篇。恰当的教学目标会使学生自己对自己目标的实现充满信心,学习的兴趣也会增加,主体作用也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当然,作为教师要充分了解并牢记每一位学生的目标,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给予鼓励,树立信心,从而帮助学生逐步实现目标。
二、学生分层
在进行分层教学前,要对教学对象--学生进行认真的分析与深入的了解,就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进行标准的确定,了解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习惯态度和智力
发展水平,将学生的综合能力由高到低分为A、B、C三层,分层的结果要采取巧妙地,不挫伤学生自尊的方式进行公示,同时强调公示的结果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的成绩与个人能力发生变化了,相应的分层就会发生变化。
三、对于授课过程的分层设计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摒弃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全班授课的时间里,以完成基础知识的讲授为主,授课的难易程度标准设定应以大部分学生的深度为主。在课堂上,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在课堂作业的布置上,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作业,都能更好地完成作业;在课堂的评价上,应给予C层学生更多的鼓励,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于B层学生,应多激励,为他们指明努力的方向,而对于A层学生则应该多竞争,高标准要求,促使他们更上一层楼。
四、制定科学合理的分层次训练模式
语文学习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无疑是由点到面,由简单到复杂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教学过程中注重对于新旧知识进行对比掌握,对于重点难点要精雕细琢,逐层深入,促进其全面发展。下面对教学方式提出了要求:首先,授课过程做到分层讲解,遇到重点难点时要兼顾基础薄弱的学生,并精选实际案例进行教学。如教授《烛之武退秦师》时,针对低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主要让其掌握文章部分词语的含义及文章的段落内容概述。对于高层次学生要求弄清课文所记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和能准确把握烛之武退秦师的原因,对中层次的学生要求其在完成低层次学生的学习任务的情况下,自由对文章进一步学习与探究。其次,要分层次设计学生作业,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设计与之相应的作业题目,低层次的学生作业设计要偏向于基础知识巩固,中层次的学生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需搭配少量提高题,高层次学生的作业要倾向课外拓展延伸等综合性题目。这样能激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超前学习,同时为基础薄弱的学生创造相应的发展条件,最终实现共同发展的教学目标。
五、在互动教学中落实分层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实施互动性教学成为新课改的一种方向,也是语文课堂教学所不可或缺环节,在语文分层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可以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互动中得到互补,从而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六、作业、练习、反馈检测分层
分层练习是分层施教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师就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运用练习对学生学习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要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是指教师在处理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學生的必做题,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B层能达到的水平为限,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实现知识的内化;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主要供学有余力的A层学生练习,使学生的学习优化。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A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B、C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行分层练习和分层检测,有助于教师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个别教学活动,有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如在讲授《项脊轩志》时,我设计的作业是,1.必做题:(1)掌握文中的字的读音和通假字;(2)理解文中的实词的意思;(3)基本上能串讲课文大意。2.选做题:(1)掌握文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掌握文中词的活用情况;(3)掌握文中的文言文特殊句式;(4)用现代汉语改写课文;(5)对课文写法试作评析。这样的作业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具有一定的针对实效性,而且能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求知欲望,特别为学有余力的A层学生创造了发挥潜力的余地。
一系列的教学事实证明,分层教学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与学习习惯的,它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遗传等自然因素对人造成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细致的分层教学,实际上是帮助全体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真正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尊重新课标,实施新课标,是分层教学推广的最重要基础。
关键词:高中语文;分层教学;教学质量
所谓“分层教学”,即是在同一个学科的教学中,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授予不同层次的课程,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以使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得到全体学生在不同程度上的共同提高。
一、制订各层教学目标
分层教学的关键任务是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目标的实现正是学习水平和学习成绩提高的标志,学习水平和学习成绩是无止境的,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教师必须对每层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而且具体到字、词、句、段、篇。恰当的教学目标会使学生自己对自己目标的实现充满信心,学习的兴趣也会增加,主体作用也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当然,作为教师要充分了解并牢记每一位学生的目标,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给予鼓励,树立信心,从而帮助学生逐步实现目标。
二、学生分层
在进行分层教学前,要对教学对象--学生进行认真的分析与深入的了解,就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进行标准的确定,了解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习惯态度和智力
发展水平,将学生的综合能力由高到低分为A、B、C三层,分层的结果要采取巧妙地,不挫伤学生自尊的方式进行公示,同时强调公示的结果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的成绩与个人能力发生变化了,相应的分层就会发生变化。
三、对于授课过程的分层设计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摒弃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全班授课的时间里,以完成基础知识的讲授为主,授课的难易程度标准设定应以大部分学生的深度为主。在课堂上,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在课堂作业的布置上,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作业,都能更好地完成作业;在课堂的评价上,应给予C层学生更多的鼓励,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于B层学生,应多激励,为他们指明努力的方向,而对于A层学生则应该多竞争,高标准要求,促使他们更上一层楼。
四、制定科学合理的分层次训练模式
语文学习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无疑是由点到面,由简单到复杂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教学过程中注重对于新旧知识进行对比掌握,对于重点难点要精雕细琢,逐层深入,促进其全面发展。下面对教学方式提出了要求:首先,授课过程做到分层讲解,遇到重点难点时要兼顾基础薄弱的学生,并精选实际案例进行教学。如教授《烛之武退秦师》时,针对低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主要让其掌握文章部分词语的含义及文章的段落内容概述。对于高层次学生要求弄清课文所记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和能准确把握烛之武退秦师的原因,对中层次的学生要求其在完成低层次学生的学习任务的情况下,自由对文章进一步学习与探究。其次,要分层次设计学生作业,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设计与之相应的作业题目,低层次的学生作业设计要偏向于基础知识巩固,中层次的学生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需搭配少量提高题,高层次学生的作业要倾向课外拓展延伸等综合性题目。这样能激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超前学习,同时为基础薄弱的学生创造相应的发展条件,最终实现共同发展的教学目标。
五、在互动教学中落实分层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实施互动性教学成为新课改的一种方向,也是语文课堂教学所不可或缺环节,在语文分层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可以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互动中得到互补,从而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六、作业、练习、反馈检测分层
分层练习是分层施教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师就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运用练习对学生学习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要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是指教师在处理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學生的必做题,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B层能达到的水平为限,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实现知识的内化;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主要供学有余力的A层学生练习,使学生的学习优化。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A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B、C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行分层练习和分层检测,有助于教师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个别教学活动,有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如在讲授《项脊轩志》时,我设计的作业是,1.必做题:(1)掌握文中的字的读音和通假字;(2)理解文中的实词的意思;(3)基本上能串讲课文大意。2.选做题:(1)掌握文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掌握文中词的活用情况;(3)掌握文中的文言文特殊句式;(4)用现代汉语改写课文;(5)对课文写法试作评析。这样的作业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具有一定的针对实效性,而且能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求知欲望,特别为学有余力的A层学生创造了发挥潜力的余地。
一系列的教学事实证明,分层教学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与学习习惯的,它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遗传等自然因素对人造成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细致的分层教学,实际上是帮助全体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真正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尊重新课标,实施新课标,是分层教学推广的最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