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拍板开放414招待所

来源 :文萃报·周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bin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邓小平总是将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有机统一且辩证看问题: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改革开放初他建议开放上海西郊宾馆(改革开放前叫414招待所)即为一例明证。
  全国最大花园别墅
  1979年7月,75岁的邓小平开始了他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首次南巡。7月16日,邓小平来到上海。16日至25日住进414招待所一号楼。
  上海市委市政府直属的414招待所当时是全国最大的花园别墅,位于上海西郊长宁区僻静花园地带,历来只接待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几天下来,邓小平走遍了招待所每个角落,观赏了花園里的不少景观。见招待所如此阔绰却利用率极其有限,束之高阁太可惜,于是,一个想法慢慢成熟了。
  邓小平拍板对外开放
  邓小平把市委招待处处长叫来,指了指这雅致的西式园林和西式建筑的院子,感慨地说:“这么大、这么古色古香的漂亮花园,每年管理它势必要花一大笔钱吧?!专门为我们几个人?可是我们一年又能来住几天?实在是浪费!”沉吟片刻又说:“国外哪有这么大房子花园作别墅?我看平时应当对外开放!”
  前后近10天,邓小平边在园里散步边摸情况,帮那位处长规划该别墅对外开放的细节与之后的蓝图。
  7月24日,邓小平召见中共上海市委全体常委进行一次小范围谈话。他说:“我这次来住多日,天天都在谈生意经。这么大的花园别墅,给外国人住,可以收外汇嘛!”开放招待所?上海市委负责人起初有些惊讶——把一座市属内部高级招待所向外国人开放以赚取外汇,当时是不可想像之事。可大家看着邓小平坚毅的神色,似乎悟出点儿什么,经历始而惊、继而喜后,大家都频频点头。最后邓小平明确指示:“我给大家半年时间准备。半年以后414别墅就对外开放。”
  至此,市委负责人真切领会到邓小平解放思想、打破衙门作风、坚持对外开放的决心。
  随后,市委专门研究并成立修建领导小组,市委书记亲自挂帅推动,如期开放。
  414招待所,即现在的上海西郊宾馆的开放是个标志与启示。讯息传到北京及全国各地,马上引起了连锁反应。不久,全国各地类似的内部使用的招待所也都先后对外开放,成了中外各界朋友迎来送往的商住酒店。
  方毅指示提高餐费标准
  时任副总理的方毅也十分关心414招待所这一品牌宾馆的经营状况。1981年12月,方毅前来视察,那时国家外汇十分紧张。为此,方毅对该招待所的负责人说:“要努力赚取外汇,多赚外汇,来为我们的四化建设服务。”
  当谈到宾馆较高的就餐标准是每餐人均50元时,方毅感慨地说:“既然对外开放,就要有世界性的眼光。这里环境这么好,地方这么大,收费规格要高一点嘛!人均50元,太便宜了,国外那些大老板,根本不在乎这几个钱。”方毅进一步作指导时,还讲道:“1979年,我和外交部长黄华陪同邓小平出访美国的时候,出席过美国实业界知名人士的欢迎宴会。那些宴会吃的很简单,按中国人的眼光看,可以说根本没有什么东西吃,但是排场很大,规格很高,价钱自然也很贵。那些大老板就是觉得规格高,才有身价,价格低了他们反而觉得很没面子。你们可以研究一下国际大都市同类型的宾馆,把价格以及整个管理工作提上去。”
  1982年6月8日至10日,香港船王包玉刚先生来上海下榻在上海西郊宾馆。他在此共住了三天。本着与国际接轨的原则,西郊宾馆第一次收取了每天1500元的房价,共4500元。最后一天,包先生举行大型答谢宴会,共有300人参加,整整摆了30桌。可想而知,这是一次影响广泛的外事活动,既要搞好接待,又不能掉“份子”。那次宴会,西郊宾馆按每人100元的标准,共收取3万多元。
  1981年,西郊宾馆全年的餐饮营业收入只有16万元。后来,西郊宾馆从吃国家财政拨款,逐渐成为年创利润几千万元的创汇大户,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摘自《天津日报》 孟红/文)
其他文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31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当前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认为,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制造业投资回升到近年来较高水平,进出口较快增长,利用外资稳步扩大,秋粮获得丰收,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新增就业提前完成全年目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实施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
期刊
画中话   面对违停车辆,湖北襄阳民警开出一张 “温情罚单”。12月13日上午,巡逻民警在樊城沿江大道市一医院路段巡逻时发现一辆黑色轿车违停。当两位民警正准备对其拍照开出罚单时,看到轿车前挡风玻璃上夹了一张纸條,上面写着:“警察同志,请高抬贵手,小孩发烧,实在找不到停车位!”两位民警商量后,决定留下一张空白罚单,并写下“警告一次”四个字。  (摘自澎湃新闻12.13)
期刊
●近日,温州未成年人“女德班”事件引发关注,这个“女德班”主要针对5-18岁少年儿童讲“孝道”“女德”,声称“女孩换男朋友会烂手烂脚”,要“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虽然相关部门已责令其立即关停,但“女德班”总能死灰复燃的现象令人深思。   父母对子女的成长承担首要责任——家庭是最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父母对子女的生存和发展应承担首要责任。但现实中,许多为人父母者本身就缺乏基本的知识储备,缺少起码
期刊
玩具是儿童观察和了解世界的好伙伴,其质量好坏关系到孩子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但一些“三无”玩具和残次品玩具却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屡屡导致儿童安全事故发生。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的前三季度国家质量专项监测评价结果显示,儿童玩具及用品致伤问题增速较快,0岁至14岁儿童在总伤害案例中占比持续增长,从2012年的11.31%增长到2018年前三季度的16.21%。  儿童玩具沦为“儿童杀手”,这个新的
期刊
报告显示,去年我国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近3000万人,市场规模约1.6万亿元。为何万亿市场难寻“放心阿姨”,互联网时代家政“困局”怎么破?对家住北京望京的新手妈妈肖玉洁来说,“找阿姨”成为眼下最头疼的事。3个月换了9个阿姨,面试咨询过百个,阿姨倒是不难找,但好阿姨依旧难求。我国家政企业近70万家,因为大都缺乏系統规范的培训,大多数阿姨专业素养不高。  (据新华社11.1讯)
期刊
近日,在重庆某幼儿园进行安全演练过程中,“歹徒”的扮演者按照預案进行演练时,“路人甲”瞬间入戏,从背后将“歹徒”踹倒。经过检查,现场人员均无受伤。  据报道,飞踹“歹徒”的好汉其实是一位家长,而被踹的“歹徒”同样是一位家长——幼儿园提前将安保演练信息告知了日常接送小孩的家长,其中一位热心家长是专业演员,就友情客串当起了“歹徒”。而飞身踹人的家长平时很少来幼儿园,都是家里老人接送孩子,所以对演练一事
期刊
关于“富宋农民起义为什么这么多”这事,宋朝宰相吕蒙正,就曾冲着宋太宗一句怒喝:“臣尝见都城外不数里,饥寒而死者甚众!”——宋朝很富?天子脚下的汴京农村,都是这么饥寒交迫!也正是这声怒喝,一针见血戳穿了“富宋”三百年的尴尬真相:两宋的繁华富庶,只是属于一线大城市和那些官僚士大夫们,至于全国绝大多数的农民,却是困苦不堪。  首先叫宋朝农民们苦不堪言的,是田赋税收制度。据《宋会要》:“富豪形势者田多而税
期刊
安徽省原拟于从2018年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但是直到今年秋季开学都没有动静。日前,安徽省教育厅厅长李和平表示,因为时机不成熟,安徽今年暂缓高考改革。   李和平表示:“我們的改革始终有一个底线,就是安全,如果风险把握不准,宁可继续等待也不仓促上马。我们做了详细的研判分析。我们觉得现阶段条件还不是特别成熟。在这个背景之下,我们报省委省政府慎重决策,我们暂缓。”这意味着2018年入学
期刊
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之初它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巩固自己的专制统治,“剃发易服”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这样的强制手段,必然会引起反抗的斗争,导致大量人员死亡。   关于“剃发易服”死人的史实,从满族人入侵中原就有了记载。明朝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努尔哈赤率领军队攻占辽阳,随后就颁布了“剃发令”。  但这种法令让当地人不能接受,他们杀死了满族人派来的传令官,然后所有人都逃到了鸭
期刊
在杭州绿城桃源小镇小区里,每天都能听到欢声笑语。一所成立两年多的颐乐学院,让来自五湖四海的老人们聚在了一起。现在桃源小镇这所颐乐学院里,共拥有22个社团,300多名团员。   郑平是桃源小镇颐乐学院的院长,两年多前,开发商提供了一处两层小楼作为活动场地。郑平、谢惠兰、徐芬芳作为颐乐学院第一批志愿者,怀着志愿、公益的心开始组织社团活动。颐乐学院22个社团里,大家没有功利没有利益也没有官僚,自得其乐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