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众的世界观念调查报告(2017~2018)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xue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美国公众
其他文献
【摘要】从历史维度来看,军民知识融合经历了工业社会早期的军民间知识流动、高度现代性阶段的“军民一体化”及知识与社会整合、全球化进程中的知识跨界交换。当代中国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战略在引领和激发知识创新方面蕴含巨大空间,信息技术兴起为军民间不同形式的知识交流构建了共享平台,实践中的各种军民融合知识创新集群模式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未来,应当以“总体安全观”指引军民融合新方向,寻找技术标准与
摘要:本文讨论的是冯小青故事从晚明到民国的演变。从晚明的“情迷”到民国的“影恋”,从文人的感伤传颂到性心理学家的“精密观察”,冯小青故事所经历的转变,为理解中国的现代性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入口。小青故事是晚明“情迷”文化的一个征候。在公共性的情迷弥漫之中,一个新的“感伤的社群”日渐浮现出来,并繁衍出关于“感伤”的政治文化。民国时期,潘光旦在西方现代精神分析理论的启发下,对冯小青故事作出新的解释,认
【关键词】家庭福利 金融包容 幸福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0.30.012  引言  金融包容(Financial Inclusion)缘起于国外的金融地理学(Financial Geography),2004年金雪军、田霖将这一概念引入国内时采用了金融排斥(Financial E
摘要:本文以1903-1904年间的《俄事警闻》和《警钟日报》为对象,考察拒俄运动后新兴知识分子对“中等社会”和“下等社会”认识的变化。拒俄运动中新兴知识分子获得了“中等社会”的自觉,但是当拒俄运动走向低谷后,新兴知识分子对“中等社会”的沉寂展开了激烈的批评和反思。与此同时,他们对“下等社会”的看法则日益激进,开始关注并期待作为现实中的革命与救亡力量的会党与马贼。在对东北边境危机的持续关注中,《俄
摘 要:本文发掘出1947、1948年北平《世界日报》上有关朱自清的几则珍贵史料,它们分别是讲演《“好”与“妙”》、《文学考证与批评》及佚文《谈个性》。这几则史料对研究朱自清去世前的文学创作与活动,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朱自清;佚文;讲演;史料研究  笔者在翻阅1947、1948年的北平《世界日报》时,发现几则与朱自清有关的史料,非常珍贵。这几则史料分别是:讲演《“好”与“妙”》,刊1947年
摘要 经济的发展必须兼顾经济社会平衡协调。城乡统筹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当前最普遍、最核心的社会转型实践,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对接协调的关键地带,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各级地方政府管理创新和政策实践的重点、焦点。如何将城乡统筹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好地结合起来、确保有机一体地实施是我国当前亟需探讨解决的重大公共管理问题。  关键词 城乡统筹发展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乡二元结构  
【摘要】非市场经济地位以及由此引发的反倾销、反补贴诉讼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最大障碍之一,并且非市场经济地位已成为我国企业应诉国外反倾销调查的核心问题。在以1995~2016年欧盟、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摩洛哥、新西兰、菲律宾、南非、中国台湾、泰国、越南、日本和中国的贸易额、政府信誉、税负、商业自由化、货币自由化、投资自由化、金融自由化、贸易自由化等8个变量作为自变量,以反倾销数量为因
摘要:潘美是北宋开国功臣之一,但在陈家谷一役致杨业于死地,这一事实在史书中表达暧昧,而在民间口述历史中长期流传,并由此走样、变形,艺术形象潘仁美得以登上戏剧舞台。从历史人物潘美向戏剧形象潘仁美的嬗变过程,反映出口述历史的双重特性:口述历史往往是对官修史书的反驳、修正与补充,更能接近历史真相;同时,史书有意无意地遮蔽真相,恰恰给文学想象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在口述的场合,有时文学与历史共存于同一个母
作为宋末词坛名家,张炎(1248—1320?)以咏物词闻名,早年即以《南浦·春水》词驰名词坛,而获“张春水”之称;后更以《解连环·孤雁》词著称于世,至有“张孤雁”之誊。  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怳然惊散。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谁怜旅愁荏苒。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
【摘要】以陕西省6所高校932名STEM专业学生为对象,采用SPSS21.0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从5个维度对应用型高校STEM专业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测量后发现:应用型高校STEM专业学生满意度较低;教师教学效能对STEM专业学生满意度有显著影响;不同类型高校STEM专业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据此从提升应用型高校STEM专业学生满意度的角度提出:提升教师适应STEM专业要求的教育教学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