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颈椎前路减压结构重建方式的比较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644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减压后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结构重建和自体髂骨结构重建两种手术方法稳定性、融合率和疗效。方法56例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的病例,按手术方式分为2组,其中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组(A组)19例,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融合术组(B组)37例。术前、术后不同时期进行JOA评分,以判定临床疗效,同时测量D值(颈椎整体曲度)、融合节段前高(heightofanteriorbody,HAB)、融合节段后高(heightofposteriorbody,HPB)以及Cobb角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LAP与依那普利改善血管重构的效应。方法选取10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 SHR)为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
目的从术后影像学角度评价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钉尾突出高度与大转子的适配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0年12月,采用PFNA-Ⅱ治疗的51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
基于振动信号应用曲率模态方法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分层损伤进行损伤检测。首先由数值模拟所得不同状态下损伤以及未损伤层合板振动特性参数计算其振型曲率和均布载荷曲面值曲率
目的探讨胸外按压器械AutoPulse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在急诊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CP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