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深度学习”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gong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的“深度学习”问题,作为教研课题已经研究一年多了,觉得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改革,才能使我们的教育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基于这样的理念精神,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了深度学习课改项目的初步实践,充分发挥现代教学的优势,从注重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欲望;注重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提供学生深度学习的机会;注重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注重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欲望
  新的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很多年,但我们依然还经常看到在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上,很多教师为了顺利完成课前预设,将教学内容做好铺垫,减小坡度,使学生的探究的过程非常顺利。很多时候,学生的探究和小组交流仅仅流于形式,即便没有真正完成,教师就已经终止了学生的继续探究,剩下的内容由教师按照设计好的方案进行引领,最终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教师没有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和原始问题,没能很好地引领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探究新领域。因而,在大多数的课堂上,我们很少看到学生独立思考时紧锁的双眉,更少看到学生为捍卫自己想法时的激烈争辩。也许,我们可以高喊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这样做的结果却抹掉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桎梏了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养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及教学具体内容,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合理运用情境,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把简单刻板的教與学融化在多姿多彩的真实情境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化抽象 乏味为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主动轻松获取知识。除了帮助学生不断明确学习目的,使他们从获得知识的重要意义发生兴趣和增强求知欲外,最重要的还是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教学中教师善于提出一些新颖、富有吸引力的问题,会创设一些诱人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一开始就对新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根据儿童喜欢听故事这一特点,借助计算机这个教学媒体,播放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情节: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途中降妖除魔,口渴难耐,这时师傅就派悟空寻找解渴的食物,孙悟空一个跟斗就来到了一个村庄。村中田里种植了一大片西瓜,好客的农夫就送给了悟空一个大西瓜。八戒见到西瓜馋得直流口水。悟空要求公平地分给每人。八戒听了非常不高兴地说:“不行不行,俺肚子大,要吃,至少也要。忠厚的沙僧给八戒切了,正当大家开心地吃着西瓜时,贪吃的八戒却在一旁直拍脑袋:怎么自己的这份反而比他们的少呢?此时就抓住这个问题开始上课,结果整堂课气氛热烈,学生学得主动,教学效果显著。在这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欲望。
  二、注重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提供学生深度学习的机会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分学段目标,并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具体阐述。
  可在现实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分数的追求造成很多教师紧紧把握知识传授的这把金钥匙,却忽视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标准》中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很多课堂上,教师为了找到提高分数的捷径,舍不出时间让学生经历探究活动,舍不出时间让学生提出质疑,于是填鸭式的教学和重复的练习使学生成为了答卷工具,学生仅仅靠记忆和模仿形成了短暂的知识掌握,殊不知很多知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淡忘。没有经历亲身探究的学习活动最终也只是肤浅的,机械的、被动的,并严重地制约着学生深度学习的发展。
  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去获取知识,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经历数学、发现数学、理解数学、体验数学。也就是说,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讲数学知识,还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课前我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学具,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每个成员量出自己学具的底和高,并把数据记录在本子上,然后借助教学媒体的演示引导学生通过剪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再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并计算出它的面积。然后学生观察讨论:说出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长方形的宽相等,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取了新知,给学生提供了深度学习的机会,同时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三、注重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倡导合作性学习,培养学生善于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学习习惯。合作交流是多向性的群体交流,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一种平等、民主、有序的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创造机会,促使学生在合作中获取知识。如在教学“条形统计图”中收集信息资料的过程,让学生调查男女生的人数,调查兴趣小组的人数等,指导学生采用合作的方式收集。再让学生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然后反馈交流,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制作提出问题,看统计图考考自己组内的同学。这样的过程鼓励了学生在合作交流的学习中产生思维碰撞,并将思维引向深入,从而达到促使学生深度学习的效果。
  总之,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的科学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继续加强深度教学,创设特色的课堂结构,我相信,把这种方式应用于课堂教学必然带来的是学习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这种学习是自我导向的终身学习,掌握深度学习的方式,终身受益,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指出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着重探索了小学数学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与方式,期望能给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能力 提升  小学数学作为小学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影响着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与认知能力。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够给教师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听课效率,为其之后的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结合实际,不断提升教學
期刊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桂林山水的介绍,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下面,本人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
期刊
【摘 要】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春风下重又放出了它的异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的追捧。本文试着从自读感知阶段朗读的“量”,精读领悟阶段教师指导的 “度”,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朗读的“质”,这三个方面谈一些自己浅显的看法。  【關键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革,教师在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时也摒弃传统教学中的各种教学方法,运用新型的教学策略丰富教学课堂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初中物理是一门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微课教学作为一种现代科技产物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其进行一个合理的运用,使教师在教学中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
期刊
【摘 要】时代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歇,科技的创新及发展日新月异,教育体制在不断地改革,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国家的教育方针,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学校开始实施了校本课程,校本课程,顾名思义,指的是学校结合自己的长处,把学校里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独立开发或者是自主选用的课程。这也是国家的课程计划和课程管理政策。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度得到提高,也能使学校的品味得到
期刊
【摘 要】课堂讨论,作为教学的一般方法,符合课改要求,它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彼此沟通与交流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相互启发,形成对问题的独立见解,有利于规范学生,促进其养成尝试表达的习惯,便于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深刻地把握以调整相应的教学策略。下面就个人的实践,谈一些粗浅的体会和做法。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策略  在现代语文教学中,课堂讨论法主要是指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学生为
期刊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提倡以朗读为主,理解为辅,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朗读的情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领会表达。正如于漪老师在著作中谈到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课文中无声的文字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变成有声的语言。语言或铿铿锵锵,如金属撞击声;或潺潺淙淙,如小河淌冰。伴随着悦耳的音响,课文中的思想、情感就会叩击学生的心灵,学生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学得愉快,学得有效。”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
期刊
【摘 要】学习兴趣是学生对于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积极的认识或趋近的意识倾向,它是一种学习动机,是学习积极性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心理成分。本文从注重导入部分、善于设计问题和重视课堂小结三方面入手,探讨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历史教学 学习兴趣 有效途径  课堂改革怎样才能做到令人满意?这是历史老师们极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当前的历史课堂实践中确
期刊
【摘 要】课堂气氛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数学课堂气氛,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氛围 激发兴趣  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课堂气氛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
期刊
阅读可以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走近我们;阅读,让我们记住历史和时间……让学生爱上阅读并成为伴随终生的好习惯至关重要。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好动,自我约束力差等特点,加上缺少生活的经验,导致了他们阅读量少,阅读的积极性不高等事实。那么应如何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浅谈一下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做好“点灯人”,让学生向往阅读  我们的语文老师,应该成为点灯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