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应让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把教学和生活紧密相连,使孩子有学习汉字的热情,感受到汉字无穷的魅力,让课堂充满活力。
【关键词】识字教学 方法 对策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思维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
一、激发兴趣—乐中学
1.直观教具辅助识字。直观教具(如幻灯、图片、实物等)能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化,很好地表现汉字的音形义,便于学生理解。如教“大”和“小”时,可以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区别一个篮球,一个皮球。学生通过观察区别,感受这两个物体是同一类,但有大小之别,然后让学生记住篮球大,皮球小,太阳大,地球小,“大”和“小”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
2.图画动画辅助识字。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简笔画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而且内蕴丰富,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给字配“画”恰当地结合在图画与文的巧妙联系中,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生动地识字,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3.多媒体课件辅助识字。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直观,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和效率。如“森”和“林”二字,先出示一片树林画面,让学生观察、思考、感受“森林”的意思是树木众多,大片生长的树木。然后分解“森林”为五个部件,引导学生念儿歌“三木是森,两木是林,森林已成荫,请去大自然中行”。这样就帮助学生理解了“森林”的字音、字形和字义。
二、变换形式——玩中学
1.竞猜谜语辅助识字。猜谜语,能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也能让学生长知识,开阔眼界,是培养学生从小养成求知欲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好渠道,它用有韵顺口的语言形成,描述着某个汉字所表事物的特征,琅琅上口,易学易记。比如学了“主和注”字后,编儿歌王上一点叫做主,泡在水里变成注;上下难分(卡);三人牵牛少只角(奉);一口吃掉牛尾巴(告);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广);王大娘,白大娘,俩人坐在石头上(碧);二小二小头上长草(蒜)。学生用自己的想象给予了汉字形象而有趣的解释,既便于记忆,也拓宽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同时教会了学生记住字形和字音的好办法。
2.互动游戏辅助识字。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3.用肢体动作识字。瞪、眯、看、用面部表情来记忆。拍、踢、跺、跑用形体语言来记忆。由于活动是综合性的,不但完成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又培养了学生对字的应用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勤于动脑、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给方法——学会学
在识字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创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尤为重要。例如:引导学生看拼音识字、看图识字,去拼音识字,找朋友(组词)等,选用寓学于乐的学习方式。找寻汉字构字规律,掌握识字方法。让学生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式来主动识字。引导学生在联系中,在比较中找到汉字的共同点。如辛苦的“辛,”警察站在十字路口值勤很辛苦,幸福的“幸,”土下面埋了一只羊,少了一条腿,可以吃到羊肉很幸福(辛、幸);在学习与包有关的字时,有水泡茶,用手搂抱,有饭能吃饱,有足快快跑(泡、抱、饱、跑);有风才飘扬,水洗干净才漂亮(飘、漂)等,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进行以旧带新、以新带旧的扩展训练,让学生正确区分形近字。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点点滴滴的发现积累起来,就会形成比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四、及时复习——巩固学
识字学习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创造多种方法和途径,增加汉字和学生见面的机会。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有助于识字教学。如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像举办"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商店"等活动,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人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 如果教师能以满腔的热情为学生铺路搭桥,帮助学生寻找出隐含在汉字中的童趣,让识字教学百花齐放,那么识字将不再是他们的负担,而会成为一种乐趣。
(作者单位:甘肃省通渭县文庙街小学)
编辑/张俊英
【关键词】识字教学 方法 对策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思维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
一、激发兴趣—乐中学
1.直观教具辅助识字。直观教具(如幻灯、图片、实物等)能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化,很好地表现汉字的音形义,便于学生理解。如教“大”和“小”时,可以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区别一个篮球,一个皮球。学生通过观察区别,感受这两个物体是同一类,但有大小之别,然后让学生记住篮球大,皮球小,太阳大,地球小,“大”和“小”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
2.图画动画辅助识字。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简笔画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而且内蕴丰富,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给字配“画”恰当地结合在图画与文的巧妙联系中,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生动地识字,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3.多媒体课件辅助识字。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直观,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和效率。如“森”和“林”二字,先出示一片树林画面,让学生观察、思考、感受“森林”的意思是树木众多,大片生长的树木。然后分解“森林”为五个部件,引导学生念儿歌“三木是森,两木是林,森林已成荫,请去大自然中行”。这样就帮助学生理解了“森林”的字音、字形和字义。
二、变换形式——玩中学
1.竞猜谜语辅助识字。猜谜语,能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也能让学生长知识,开阔眼界,是培养学生从小养成求知欲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好渠道,它用有韵顺口的语言形成,描述着某个汉字所表事物的特征,琅琅上口,易学易记。比如学了“主和注”字后,编儿歌王上一点叫做主,泡在水里变成注;上下难分(卡);三人牵牛少只角(奉);一口吃掉牛尾巴(告);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广);王大娘,白大娘,俩人坐在石头上(碧);二小二小头上长草(蒜)。学生用自己的想象给予了汉字形象而有趣的解释,既便于记忆,也拓宽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同时教会了学生记住字形和字音的好办法。
2.互动游戏辅助识字。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3.用肢体动作识字。瞪、眯、看、用面部表情来记忆。拍、踢、跺、跑用形体语言来记忆。由于活动是综合性的,不但完成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又培养了学生对字的应用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勤于动脑、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给方法——学会学
在识字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创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尤为重要。例如:引导学生看拼音识字、看图识字,去拼音识字,找朋友(组词)等,选用寓学于乐的学习方式。找寻汉字构字规律,掌握识字方法。让学生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式来主动识字。引导学生在联系中,在比较中找到汉字的共同点。如辛苦的“辛,”警察站在十字路口值勤很辛苦,幸福的“幸,”土下面埋了一只羊,少了一条腿,可以吃到羊肉很幸福(辛、幸);在学习与包有关的字时,有水泡茶,用手搂抱,有饭能吃饱,有足快快跑(泡、抱、饱、跑);有风才飘扬,水洗干净才漂亮(飘、漂)等,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进行以旧带新、以新带旧的扩展训练,让学生正确区分形近字。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点点滴滴的发现积累起来,就会形成比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四、及时复习——巩固学
识字学习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创造多种方法和途径,增加汉字和学生见面的机会。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有助于识字教学。如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像举办"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商店"等活动,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人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 如果教师能以满腔的热情为学生铺路搭桥,帮助学生寻找出隐含在汉字中的童趣,让识字教学百花齐放,那么识字将不再是他们的负担,而会成为一种乐趣。
(作者单位:甘肃省通渭县文庙街小学)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