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初探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bcni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群文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新方式,以五年制高职语文“苏轼与赤壁”为例,探讨群文阅读四步教学法:确立主题、精选文本、集体建构、达成共识,以及对学生、教师、教学发展带来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职业教育;群文阅读;语文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5C-0019-04
  群文阅读是近年来语文教学方式的一次革新,区别于传统的单篇教学、主题教学、单元教学的模式,它是指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针对这一议题以多元的方式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群文阅读打破了单一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多个文本,完成自主阅读、集体阅读、分析讨论等任务环节,并在此基础上达成共识。群文阅读教学讲究“凸显议题”“精心选文”“集体建构”“形成共识”。笔者以五年制高职语文“苏轼与赤壁”为例进行确立主题、精选文本、集体建构、达成共识四步法的群文阅读教学实践。
  一、主题的确立及特点
  在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围绕一定的主题联文成组是第一要义。主题是师生在课堂中探讨的中心话题,可以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灵魂,串联起多个文本。于泽元教授认为,“议题具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可议论性和开放性”,“集体建构”特别强调“不事先确定议题的答案”,“议题”通常有三种类型:语言议题、内容议题和形式议题。[1]可见,群文阅读的主题具有可议论性、多元化与开放性特点。
  (一)可议论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好的主题一定是能让学生有话说的。调研发现,高职学生对语文学科普遍存在认知偏差,有些学生认为语文学习就是背诵、默写、写作文等,枯燥乏味;有些学生认为语文就是语言,仅是交流工具。基于学情,在语文教学中找到学生兴趣点尤为重要。在主题的设定时,需要准确抓住学生可议论的点,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赋予意义的空间,让每一个人在课堂上都能在思考中拥有自己的见地。
  笔者选择好玩有趣的点进行设计,如“吃货苏轼”“瑜伽大师苏轼”,激发学生兴趣,由此展开对苏轼本人的进一步了解。回归文本,语文教材中涉及苏轼的篇目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两篇,同为赤壁主题的名篇,都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期。这个议题讨论空间较大,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有个人的见解和看法,整个课堂就可以围绕主题产生思想碰撞与融合。
  (二)开放性
  主题是一个开放的问题,无人为设定标准答案,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讨论。对苏轼的评价没有固定的格式,他可以是乐观洒脱的,也可以是官场失意的。学生可以发挥想象,站在自己的角度理解苏轼,答案合情合理即可,并不唯一。教师在开放的课堂中,角色发生变化,由主导者变成组织者和参与者。
  (三)多元性
  主题从多个方面入手,可以是关于作者的作品风格、思想情感,也可以是一种体裁的研读、意象的解析。苏轼是一个多面立体的人物,围绕苏轼确定主题可以生发出很多内容,例如,苏轼的人生波折、乐天派的苏轼、生活家的苏轼等。
  面对一个多元的苏轼,如何确定更贴合学情的主题呢?结合苏轼坎坷的人生道路,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确定以黄州时期的苏轼和“赤壁”为主要内容。黄州时期的苏轼主要作品是“赤壁三绝”(《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在学生与老师共同的建设中,以学生学情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归宿点,确定了本次群文阅读的主题——苏轼与“赤壁”。
  二、阅读文本的選择及途径
  议题确定后要精心选文,选择的文本要能体现主题,具有内在的关联和共同的特征,要是多层次、多角度的,还要贴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文本选择考验教师的视野、功底、品味和阅读教学理念。
  (一)从作者角度选文
  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的文本风格,一定是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代表性的文本,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了解作家作品。第一,选择作家同一时期或者同一主题的作品,以点带面,深入了解作家作品。本次群文阅读课,选择的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的经典作品。第二,选择同一作家不同时期或不同风格的作品,以点带线,增加阅读的广度。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会呈现不同的风格,阅读不同时期的作品,可以串联起作家的人生与作品的发展,对作家的认知更全面。同样就苏轼这一专题,苏轼被贬黄州前后期的心境不同,文章诗作也呈现出不同的人生况味,可以此为线进行研究。
  苏轼与“赤壁”主题群文阅读采用的是同一作者同一时期的选文标准,是从作者角度选文的。教材中有关苏轼的文章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苏东坡传》(节选),本次所选文本是“赤壁三绝”(其中《后赤壁赋》选自课外)和《苏东坡传》(林语堂),主要研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
  (二)从主题角度选文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从同一主题的不同角度、不同表达方式、不同写作手法入手进行文本的深入解读,培养阅读能力。“苏轼与‘赤壁’”主题群文学习就是围绕“赤壁”主题进行的文本阅读。根据主题进行创作,古代诗歌可分为山水诗、边塞诗、送别诗、闺怨诗、隐逸诗、宫廷诗等。选择相同主题的诗歌进行群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该主题,在阅读的基础上对该主题的意象、表现手法进行归纳整理。或者还可以根据同一意象进行群文阅读,例如“酒”“月”“花”等,以点带面,完成整个专题学习。
  (三)从体裁角度选文
  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中涉及的体裁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小说、诗歌、话剧等。从体裁角度选文,师生可以选择同一体裁的文本进行群文比较阅读教学,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整理该体裁的写作手法和风格。语文教材编排的模式是按体裁和主题,一般一个单元都是同一体裁,便于教师安排教学内容。例如,教材第一册主题为“飞扬的诗情”,所选课文皆是诗歌,可以对这一体裁的写作手法及风格进行专门的学习。
其他文献
“合作”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我们大致把合作学习分为以下四种,即师生互动、师师互动、生生互动、全员互动。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更应给予关注的是“以生生互动为主要特征”的合
摘要:考察幸福可从四个基本维度展开:道德力,从思想史的源流考察,倾向性的观点认为幸福是德性的表达,追求至善是幸福人生的灵魂所在;参与性,增进幸福的主要途径是目的性活动,只有参与才能感受;快乐度,快乐是幸福最显性的表现,要在完整意义性上理解快乐;成就感,有意义的目标实现,有所成就,就意味着获得幸福。  关键词:幸福;道德力;参与性;快乐度;成就感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
摘要:基于学校“幸福教育”文化建设及核心素养培养的需要,学校以“放飞快乐童年,奠基幸福人生”为办学理念,全力打造“幸福成长”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幸福成长。学校将幸福主题课程与核心素养建立内在关联,形成指向核心素养各维度的六大幸福主题课程,旨在让师生在课程开发、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发现幸福、感受幸福、创生幸福,并在实施过程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提升学校办学品质,最终实现“办幸福学校,做幸福教师,育幸
湖南省洞庭盆地具备形成一定规模生物气藏的条件。针对生物气资源勘探,2013~2016年在盆地内开展了以地球化学为主的勘探工作,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地表沉积物测量。勘探涉及面积2
目的初步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空气填充治疗非下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于我院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空气填充治疗的4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分析患者的视网膜复位情
摘要:人性的完整决定了学习的完整性,即通过学习来实现“完整人”的培养。体验教学的本质是主体全身心地有效参与,通过与环境的有效互动,实现生命的完整成长。小学语文体验教学亦应以培育“完整的人”为追求,把体验与认知、体验与思维、体验与情感作为聚焦和探索的核心内容,并在教学中实现三者的整体建构、立體发展和动态平衡。  关键词:完整;体验教学;小学语文;价值追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目的分析与研究护理干预在尿结石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2月~2019年8月收入与治疗的60例患者为对比实验研究对象,根据平均分配与随机分配的方法,把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