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近几年的新课改教学经历,使我加深了对新课改的理解与体会,更新了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法,大胆实践,深入研究,初步形成了自己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
  一、通过课堂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感”是学生语文素养中语文能力的重要表现。语感强的人,往往能做到说话时语言表达自然、流畅、得体,写文章时文字表述准确达意。一个人的语感能力往往决定着他的语文能力和审美能力。所以,我在教学中很注重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学生在充分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整体地感知、感悟,培养语感。而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对课文朗读的时间少、次数少,语感能力比较弱。因而我们要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充分感知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认真体悟作者的写作情趣和意旨。例如,我在教学朱自清的《匆匆》一文时,就把大量朗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边读边悟,边体会。通过反复诵读揣摩,学生弄懂了文章的意旨,知晓了文章的意味,领略到了文章的语言之美,培养了语感。可见,大量的阅读会对学生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通过一个积少成多、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提升自身语言修养,也培养了语感。
  二、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根據学生的年龄等特点,采用各种激趣的方法,促成他们自主参与。如教学《草原》一课时,我用《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首美妙的歌曲进行激趣,顺势导入新课。通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为他们的自主学习引好路、搭好桥、指明方向,同时把课文学习与学生的情感联系了起来,使学生不再是读者,而是参与者。接着,以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尽情地沉浸在美的声音、美的画面、美的体验里。通过激趣引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的精髓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抓住重点,领悟自得。从课题入手,抓住课题中的重点字词句推想课文主要内容;每段中找出一两个重点词学习,启发学生去分析、思考,定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如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教师出示课题,让学生对此课题进行提问。学生通过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这时教师再点拨、梳理,然后以课题贯穿全文进行讲解,自然而然地就让学生理解了课文的重点内容。
  2.相互交流,升华课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的互动交流,能让学生体验到知识共享的快乐,得到情感的熏陶与升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由此可见,从小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提高语文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就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规律,然后再加以强化训练。就写作来说,我们平时要培养学生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和细微之处进行积累和观察的习惯,重视细节。如经常收集一些信息及生活趣闻的习惯,经常搜集各种名人名言、人生格言、生活谚语的习惯,阅读文章时有做笔记随笔的习惯,抄录文章中优美字词、语句的习惯,写作时先写好题纲再写作且写作过程中反复修改的习惯,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等。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施教之功,先在激趣。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我们要以兴趣培养为先导,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教师要通过语文教学过程及时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毓秀小学
其他文献
危险房屋为结构已严重损坏、或承重构件已属危险构件、随时可能丧失稳定和承载能力、不能保证居住和使用安全的房屋.判断房屋结构的危险程度,根据被鉴定房屋的构造特点和承重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做好引导工作,为他们指引正确明亮的语文学习方法之路,发挥主观能动性,训练学生各方面的语文学习技能,促进表达技巧的提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阅读和作文是决定语文成绩的“半壁江山”,因此阅读和作文的成败关系着整个中考语文成绩的成败,尤其是阅读的高难度、低得分已被历年语文中考的实践所证明。考生要想在这部分取得较好的成绩,教师除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能力和引导学生实战练习之外,更重要的是掌握阅读技巧和固定的答题套路。为了有效提高考生阅读理解能力,强化考生思维过程,笔者总结了记叙文阅读答题“五步曲”。  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揣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