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七年级《春》为例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的恰当整合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senhua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这一现代教育技术以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给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开拓了新的天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不仅能节省时间,把学生的听觉、视觉等一起调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语文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语文;整合;研究
  信息时代的到来,促进了学校教育走向网络化、虚拟化和个性化。信息技术引入语文教学之中,无疑是语文教学的一场重大变革。在这个多媒体、数字信息技术疯狂的时代,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是利?是弊?是否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尤其是后者?
  一、信息技术引入语文课程后的亮点
  1.利用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创设和展示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春》这课的开头时,教师可以在大屏幕上播放几张具有代表性的春天景物,如繁花、翠柳、绿草等,在视觉上形成很强的冲击力,让学生都陶醉在美的氛围之中。
  2.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大课堂容量。与传统的教学手段“一张嘴、一支笔、一块黑板”相比,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增加课堂容量,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让学生能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路径,从多方向、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结果的比较中,形成创造性的思路。
  二、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和几个不容忽视的弊端
  1.教师完全依赖多媒体,缺乏个性与特色。
  2.课堂呈现量过大,学生如走马观花。
  3.容易造成想象能力的缺乏。
  4.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三、适可而止,恰当运用,便会相得益彰
  美国教育学家埃根等人在其所著的《教师的教学策略》一书中谈到,教学中不存在一种可以适应所有教学情境的模式或结构,世界上不存在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如何转变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怎样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体现大语文的性质特点呢?
  首先,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毕竟只起辅助作用,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教师要刻苦钻研业务,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要只一味追求信息技术的“技术含量”,而忽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其次,在教育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能颠倒教与学的“主导”和“主体”关系,绝不能由过去的“人灌”变为现在的“电灌”。再次,适时地在恰当的地方,穿插一些技术来辅助教学就行了,不能把传统的东西丢得不见踪影。
  多媒体辅助教学无疑具有传统教学所无以比拟的优越性,但它并不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唯一途径。我们只有适时、适度地把握好应用的各个环节,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果,不至于走入误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媒介则为中介,要优化课堂教学,真正做到“教育创新,与时俱进”,其路漫漫且修远。
  参考文献:
  刘淑华.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入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意义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01).
  (作者单位 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前进乡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当埃博拉病毒肆虐的雾霾终于开始消散的时候,一群无私、无畏的人走出雾霾,当选了美国《时代》周刊2014年度人物。  在与埃博拉病毒短兵相接的时候,站在前线的是像杰里?布朗这样的一群人:医生目睹身边同事纷纷病倒但仍不放弃,护士站在泥浆、呕吐物和粪便中安慰病人,救护车司机载着带病人穿越充满敌意的人群,研究人员在酷热中钻进贫民窟跟踪感染链,工人们在烈日下将有传染性的尸体装入尸袋……但他们没有放弃,正如一位
邹友开,福州闽侯人,高级编辑、导演、词作家,先后担任中国中央电视台文艺部主任、文艺中心主任、台编委等职。他参与了十多届春晚的主创、策划,开创了《综艺大观》、青歌赛等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文艺节目,被称为“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音乐发展的重要人物之一”,创作了《为了谁》《好大一棵树》《我心飞翔》等众多耳熟能详的作品,参与策划和编创的节目、MTV等,获得国际和国内重要奖项200多个。  起春节联欢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