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指导于生活,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因此,我们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设置具有价值的生活情境,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审视实际问题。“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问题”是激活或唤醒思维活跃的刺激因素。“问题情景”的呈现是为了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起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滞堂;情景;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合理地应用情景,创设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積极性,结合教学中的体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情景创设策略。
一、情境创设要有趣味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知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游戏(小品)活动或模拟游戏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新知识、应用新知识。
案例1:在教学概率问题时,可创设这样一个游戏情境:请两名学生上台,一个扮演街头摆设骗局的甲,另一个扮演过客乙,其余学生做看客。甲为了招揽生意,向周围群众做宣传:“三枚硬币,同时掷下,如同时正面朝上或正面朝下,你可获得10元,否则你给我5元,来试试,看看你的运气如何。”过路人乙听了后念叨:“正面同时朝上或朝下,我可获得10元,输了我只给对方5元,嘿,有门!”这时下面同学有劝阻的,也有鼓励的,更有看热闹等着瞧的。结果,一连投了五次,乙赢了一次输了四次,吓得不敢再玩下去了,禁不住问:“同学们,这个游戏公平吗?”有趣的情境使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然后埋头计算,很快从概率的角度,认定这个游戏不公平,是骗人的把戏。在这个有趣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而且在生活中也受到了一定的教育。
二、情境创设要有应用性
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创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案例2:在学习“黄金分割”这一节内容时,笔者是这样引入的:“生活中的美是一种感觉,本应没有什么客观的标准。但在自然界里,人们的确感受到了很多美的东西。其中物体形状的比例称之为‘黄金分割’。”接着给学生呈现芭蕾舞演员、图画的构图、植物叶的螺线上的距离、五角星等图片,感受黄金分割带来的艺术美。然后提出问题:“什么是黄金分割呢?人的身体呈什么比例身材才是匀称的呢?”通过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把数学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从而学到了有用的数学。
三、情境创设要有开放性
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也就是说我们不应该把解题过程、步骤直接呈现给学生,应设置一些开放的空间给学生,通过对情境中开放性问题作积极主动的探索活动来获得新知识。
案例3: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为提高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建构新知识的能力,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王强同学是个小马虎,一次做作业时,不慎将墨水瓶打翻使作业题只看到:“甲、乙两地相距160h,摩托车的速度为4h/h,运货汽车的速度为35km/h……”由于题目不完整,王强没法做作业了,你能帮他将这道残缺的题目补齐并解答吗?学生们通过合作、交流、讨论,总结出以下几种问题类型:(1)车同时同向而行,几小时后摩托车追上汽车?两车同时相向而两行,几小时后相遇?(2)两车同向而行,为尽快追上汽车,摩托车先出发3小时,汽车才出发,则几小时后摩托车追上汽车?
四、情境创设要有渗透性
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他学科又为数学提供了创设问题的情境。因此,以其他学科为素材的跨学科知识渗透成为当今新教材教学的一大亮点。
案例4:在学习“从不同角度看几何体”这节内容时,可创设这样一个情境:首先请学生背诵《题西林壁》,并说说诗中意境。诗歌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以苏东坡的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见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跨越学科的界限,营造一个崭新的数学学习氛围,特别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深刻含义,从中挖掘蕴含的数学道理。
案例5:在长方形的台球桌面上,选择适当的角度击打白球可以使白球经过两次反弹后,将黑球直接撞入袋中。此时,角1=角2,角3=角4,并且角2+角3=90,么4+角5=90。如果黑球与洞口的连线和台球桌面边缘的夹角角5=40,那么角1等于多少度时才能保证黑球准确入袋,请说明理由。此题渗透了物理光学中的反射定律“入射角=反射角”,设置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不仅有利于联系各学科的知识,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同时能增强趣味性,也能锻炼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使学生更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
诚然,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全新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数学情境创设的策略及其载体已呈现出多姿多彩、百花齐放的态势。数学情境作为沟通现实世界与知识世界的桥梁,无疑可使学习者更快地适应工作情境的挑战,有意识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数感”和“数学意识”。同时,数学情境注意了问题情境的创设和意境的展现,造成一种气氛和环境,这不仅能诱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而且情境交融,学生也能欣赏到美妙与和谐,享受到学习数学的欢乐与满足。同时,这对学生的人生发展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关键词]数学滞堂;情景;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合理地应用情景,创设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積极性,结合教学中的体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情景创设策略。
一、情境创设要有趣味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知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游戏(小品)活动或模拟游戏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新知识、应用新知识。
案例1:在教学概率问题时,可创设这样一个游戏情境:请两名学生上台,一个扮演街头摆设骗局的甲,另一个扮演过客乙,其余学生做看客。甲为了招揽生意,向周围群众做宣传:“三枚硬币,同时掷下,如同时正面朝上或正面朝下,你可获得10元,否则你给我5元,来试试,看看你的运气如何。”过路人乙听了后念叨:“正面同时朝上或朝下,我可获得10元,输了我只给对方5元,嘿,有门!”这时下面同学有劝阻的,也有鼓励的,更有看热闹等着瞧的。结果,一连投了五次,乙赢了一次输了四次,吓得不敢再玩下去了,禁不住问:“同学们,这个游戏公平吗?”有趣的情境使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然后埋头计算,很快从概率的角度,认定这个游戏不公平,是骗人的把戏。在这个有趣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而且在生活中也受到了一定的教育。
二、情境创设要有应用性
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创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案例2:在学习“黄金分割”这一节内容时,笔者是这样引入的:“生活中的美是一种感觉,本应没有什么客观的标准。但在自然界里,人们的确感受到了很多美的东西。其中物体形状的比例称之为‘黄金分割’。”接着给学生呈现芭蕾舞演员、图画的构图、植物叶的螺线上的距离、五角星等图片,感受黄金分割带来的艺术美。然后提出问题:“什么是黄金分割呢?人的身体呈什么比例身材才是匀称的呢?”通过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把数学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从而学到了有用的数学。
三、情境创设要有开放性
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也就是说我们不应该把解题过程、步骤直接呈现给学生,应设置一些开放的空间给学生,通过对情境中开放性问题作积极主动的探索活动来获得新知识。
案例3: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为提高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建构新知识的能力,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王强同学是个小马虎,一次做作业时,不慎将墨水瓶打翻使作业题只看到:“甲、乙两地相距160h,摩托车的速度为4h/h,运货汽车的速度为35km/h……”由于题目不完整,王强没法做作业了,你能帮他将这道残缺的题目补齐并解答吗?学生们通过合作、交流、讨论,总结出以下几种问题类型:(1)车同时同向而行,几小时后摩托车追上汽车?两车同时相向而两行,几小时后相遇?(2)两车同向而行,为尽快追上汽车,摩托车先出发3小时,汽车才出发,则几小时后摩托车追上汽车?
四、情境创设要有渗透性
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他学科又为数学提供了创设问题的情境。因此,以其他学科为素材的跨学科知识渗透成为当今新教材教学的一大亮点。
案例4:在学习“从不同角度看几何体”这节内容时,可创设这样一个情境:首先请学生背诵《题西林壁》,并说说诗中意境。诗歌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以苏东坡的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见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跨越学科的界限,营造一个崭新的数学学习氛围,特别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深刻含义,从中挖掘蕴含的数学道理。
案例5:在长方形的台球桌面上,选择适当的角度击打白球可以使白球经过两次反弹后,将黑球直接撞入袋中。此时,角1=角2,角3=角4,并且角2+角3=90,么4+角5=90。如果黑球与洞口的连线和台球桌面边缘的夹角角5=40,那么角1等于多少度时才能保证黑球准确入袋,请说明理由。此题渗透了物理光学中的反射定律“入射角=反射角”,设置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不仅有利于联系各学科的知识,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同时能增强趣味性,也能锻炼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使学生更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
诚然,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全新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数学情境创设的策略及其载体已呈现出多姿多彩、百花齐放的态势。数学情境作为沟通现实世界与知识世界的桥梁,无疑可使学习者更快地适应工作情境的挑战,有意识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数感”和“数学意识”。同时,数学情境注意了问题情境的创设和意境的展现,造成一种气氛和环境,这不仅能诱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而且情境交融,学生也能欣赏到美妙与和谐,享受到学习数学的欢乐与满足。同时,这对学生的人生发展影响深远,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