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去势建立绝经大鼠模型,将雷洛昔芬 (RLX) 与不同剂量的结合雌激素 (CEE) 配伍,观察两药联合应用对绝经大鼠血栓前状态的影响。
方法将64只9~ 10月龄的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手术去势后1周进行药物干预,给药10周后处死。对照组:给予安慰剂 (0.9%氯化钠溶液灌胃) ;RLX组:给予RLX 6 mg/ (kg·d) ; CEE组:给予CEE 0.07 mg/ (kg·d) ;RLX+低量CEE组:给予RLX 6 mg/ (kg·d) + CEE 0.07 mg/ (kg·d) ;RLX+高量CEE组:给予RLX 6 mg/ (kg·d) + CEE 0.5 mg/ (kg·d) 。采用凝血酶比浊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 含量;采用发射底物法检测抗凝血酶Ⅲ (ATⅢ) 活性;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PAI-1) 、D二聚体 (D-D)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 含量;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含量。
结果(1) 凝血及抗凝血指标:对照组FIB含量为 (1.62±0.22) g/ L、RLX组为 (2.02±0.54) g/L、RLX+低量CEE组为 (1.97±0.16) g/ L、RLX+高量CEE组为 (2.00±0.18) g/ L,后3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但后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血浆ATⅢ活性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 纤溶和抗纤溶指标:对照组PAI-1含量为 (14.1±2.8) μg/L,RLX组为 (20.0±3.3) μg/L,RLX+低量CEE组为 (41.5±5.5) μg/L,RLX+高量CEE组为 (38.9±6.0) μg/L,后3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但血浆D-D含量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血管内皮功能:对照组血浆vWF含量为 (43±7) %,RLX组为 (49±5) %,RLX+低量CEE组为 (46±6) %,RLX+高量CEE组为 (36±5) %,RLX+高量CEE组血浆v WF含量明显低于其他3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各组NO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在血栓形成的不同环节,RLX发挥了不同的效应,可能导致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CEE在纤溶和抗纤溶方面与RLX具有协同作用,可进一步增加RLX的致血栓效应;在血管内皮功能方面则起到一定保护作用,然而这种效应需要高剂量CEE才能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