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4B低表达抑制神经胶质母细胞瘤增生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w962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抑制Cullin 4B(简称为CUL4B)在神经胶质母细胞瘤U87和U251细胞中的表达,探讨CUL4B在神经胶质母细胞瘤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体外实验设立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Lv-shCon组以及Lv-shCUL4B组;体内实验设立2组,分别为Lv-shCon组和Lv-shCUL4B组。采用CUL4B siRNA构建慢病毒并感染U87和U251细胞株,以下调细胞中CUL4B的表达。通过实时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CUL4B的表达。以MTT法和细胞集落形成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和集落形成能力。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周期分析。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迁移的相关调控因子的表达。建立U87和U251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观察各组动物的瘤体生长情况。

结果

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和Lv-shCon组相比,Lv-shCUL4B组U87细胞和U251细胞的CUL4B表达均下降(均P<0.01)。MTT实验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Lv-shCUL4B组的生长均明显受到抑制,U87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了63.7%,U251细胞降低了45.5%(均P<0.01)。与空白对照组和Lv-shCon组相比,Lv-shCUL4B组U87和U251细胞集落均数均减少(均P<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U87和U251细胞Lv-shCUL4B组发生迁移的能力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和Lv-shCon组(均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及Lv-shCon组相比,U87和U251细胞Lv-shCUL4B组处于G1期的比例上升,处于S期的比例下降。与空白对照组和Lv-shCon组相比,U87和U251细胞Lv-shCUL4B组Cyclin D1和MMP-9的表达水平下降(均P<0.01),p16(INK4A)和PTEN的表达水平升高(均P<0.01)。体内实验结果表明,与Lv-shCon组相比,Lv-shCUL4B组U87细胞种植裸鼠的肿瘤重量下降57.7%,U251细胞种植裸鼠的肿瘤重量下降75.4%(均P<0.01)。

结论

CUL4B低表达可抑制神经胶质母细胞瘤的增生,敲除CUL4B有可能成为靶向治疗神经胶质母细胞瘤的一种新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广与应用,以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创建的计算机通讯网络已经在社会中的各个方面进行应用,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每个领域.但是,网络
期刊
低频脉冲磁场对屏蔽体的耦合效应与低频磁场自身参数、屏蔽体尺寸、材料特性及屏蔽体结构有关,作用过程比较复杂,实际耦合强度和规律应以试验研究结果确定.目前关于时变磁场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否对脑皮质动脉和穿支动脉电压依赖性钾通道(Kv)电流的抑制作用存在差异。方法制备大鼠SAH模型,72 h后用酶促消化法急性分离脑皮质动脉和穿支动脉的平滑肌细胞,运用膜片钳技术分别研究其静息电位和Kv电流。结果SAH使皮质动脉[(45.63±1.18) mV]和穿支动脉[(41.55±1.19) mV]静息电位均减小且后者更为显著(F=8.24, P<0.0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切身体会到了通讯网络的好处.其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这种便利条件是与安全危险并存的,在当前的通信网络信息系统中比较常见的
本文简要分析给水排水构筑物裂缝的成因,重点介绍从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进行裂缝控制的综合技术措施.
目的探索甲型流感病毒NP-M2e融合蛋白在大肠埃希菌中可溶性高效表达和纯化的条件。方法将NP-M2e融合基因(NM2e)经密码子优化后插入pET30a后获得pET30a-NM2e原核表达质粒,通过转化BL21(DE3)后的克隆筛选、诱导温度与诱导时间等条件的优化实现NM2e蛋白在大肠埃希菌中的可溶性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经离子交换层析与分子筛层析纯化并通过Western-Blot鉴定其抗原性。结果NM
目的研究慢性期氯化锂-匹罗卡品(LIP)颞叶癫痫(TLE)大鼠的海马结构及功能网络损伤情况。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TLE组(20只)和对照组(10只)。对TLE组大鼠进行LIP造模,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6周后,对大鼠在7.0 T磁共振下进行结构像及功能像扫描,并比较两组大鼠海马灰质体积及以背侧海马为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度。结果TLE组12只大鼠在造模后出现癫痫持续状态,6周后其中10只大鼠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是由中脑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所引起。但其起病隐匿,缺乏敏感性及特异性高的生物学标志物,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困难,可有10%~50%的误诊率。
期刊
细胞穿膜肽(cell penetrating peptides,CPPs)作为一类具有很强跨膜运转能力的小分子多肽,能够携带比自身相对分子质量大100倍的外源性大分子进入细胞,甚至穿过血脑屏障到达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PPs这一独有的生物学功能逐渐被应用于治疗分子的靶向给药技术上,其中对中枢神经系统类疾病的意义极为重大。本综述主要阐述了CPPs及其在中枢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