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及护理进展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12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新生儿; 脐部感染; 脐带结扎; 二次剪脐; 原因;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101-02
  新生儿脐断端是一个开放性创面, 若护理不当,可导致局部乃至全身感染。有研究提示, 新生儿脐炎可导致新生儿脐源性腹膜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败血症[1]。在新生儿败血症中,脐部感染占66%~87%; 且脐部是厌氧菌感染的好发部位, 一旦发生严重感染将危及生命[2], 死亡率达18.06%[3]。为避免新生儿脐部感染, 降低新生儿的发
  病率和死亡率, 国内护理同仁在脐部感染的原因、预防措施、护理技术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1 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主要因素
  1.1 产前因素在子宫内已感染, 脐带水肿、糜烂,出生后未做预防感染治疗措施。尤其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免疫功能低下, 易受细菌感染发生脐炎[4]。
  1.2 产时因素产时并发胎膜早破及产程延长, 均有利于细菌上行污染羊水而致脐带污染; 分娩过程消毒不严、断脐器污染、脐残端接触消毒不彻底的手或敷料, 是致脐部感染的重要因素; 脐带结扎位置太高(结扎部位距脐根部0.5~1.0 cm) , 不能直接结扎脐根处血管, 使结扎处与脐根之间较长的脐带仍有血液供应, 故坏死晚。脐带长时间游离, 使脐窝潮湿分泌物增多, 引起细菌繁殖。如果脐带粗大, 结扎位置过高, 接扎下方容易出现血肿, 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3 产后因素产后脐部护理不当是造成脐部感染的直接原因。新生儿父母对脐部护理知识缺乏, 或对脐部卫生保健认识不够, 不及时更换尿布或更换不合要求, 脐部皮肤常被尿液、粪便污染, 延缓了脐部创面的愈合; 而粪便污染又增加了肠杆菌科细菌的感染机会。新生儿沐浴时, 脐残端浸泡在非无菌水中, 沐浴后仅对脐部表面做了消毒处理, 忽视了脐窝底部的消毒, 引起脐窝分泌物增多, 脐周红肿感染; 另外, 带菌的护理者及照顾者, 对新生儿传播细菌也是致脐部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
  1.4 环境、卫生因素新生儿脐部感染的细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它的定植率在新生儿为50%~69%, 也有达89%的; 定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来自于新生儿周围环境, 包括空气、日用品、医护人员、产妇等。如果分娩室、新生儿室、母婴同室没有彻底执行清洁、消毒、监测制度, 医护人员接触新生儿前后没有严格洗手, 就会增加新生儿医院感染机会。另有研究提示: 在妇幼保健网络健全的城市中心地区, 新生儿脐部感染率相对较低, 且主要来自于医院获得性感染; 而在经济状况较落后的农村、郊区,新生儿脐部感染率较高。
  1.5 其他原因当脐部有畸形时, 由于脐部经常有分泌物, 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同时分泌物侵蚀皮肤, 破坏其屏障功能, 易使细菌侵入扩散, 并发感染。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 其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不够成熟。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差, 损伤后易发生感染; 新生儿抗细菌定植能力差; 免疫球蛋白IgA 和IgM不能通过胎盘传给新生儿, 使其易感染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2 新生儿脐部感染预防技术的研究进展
  2.1 制定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 加强护理管理定期对分娩室、新生儿室、母婴同室、NICU 内空气、物表、工作人员口、鼻、手、无菌物、消毒液等进行清洁、消毒和卫生学监测; 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强化无菌观念, 严把消毒隔离关。
  2.2 新生儿脐带结扎技术的改进
  2.2.1 脐带结扎位置脐带及早干枯脱落是防止脐部感染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脐带结扎的位置过高可影响脐带的早期脱落。
  2.2.2 脐带结扎方法传统的断脐方法有线扎法、气门芯套扎法、钳夹法。操作起来比较复杂, 所需时间较长, 容易伤及新生儿, 同时增加污染环节。
  2.3 脐部护理操作技术的改进
  2.3.1 脐部护理消毒液的选择(1)济安舒能是一种长效抗菌膜。(2)3%过氧化氢为强氧化剂, 具有消毒、除腐、除臭及清洁作用,。(3) 2%碘伏是一种广谱、高效杀菌剂, 有较强的收敛作用。
  2.3.2 脐残端的保护(1) 药物保护: 将具有止血、消炎、抗菌、生物相容性、促进伤口愈合作用的甲壳质医用无纺布制成的新生儿脐带包直接对准脐残端, 松紧适度地绕腹部1 周固定。(2)用具保护: 在日常护理中, 采用一次性手套遮盖护脐法卧式洗澡, 避免脐部感染, 降低感染率。
  2.3.3 二次剪脐 二次剪脐是指新生儿出生断脐后若干时候对脐残端进行再次修剪。
  2.3.3.1 二次剪脐的时机剪脐最合适时机应以脐带干燥为准, 而不能单纯以时间为准。
  2.3.3.2 二次剪脐的方法暴露脐部, 局部消毒。
  2.3.3.3 二次剪脐后残端处理用5%碘酒擦脐带断端, 然后用无菌明胶海棉三折压迫局部, 再盖上无菌纱布, 用新生儿护脐带包扎。
  2.3.3.4 二次剪脐时注意事项除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外, 剪脐前还要观察脐部及周围组织有无异常。
  2.3.4 加强宣教加强宣教, 做好孕期保健工作, 防止和减少胎儿宫内感染。鼓励提倡新法接生。
  3 展望
  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发生存在着主客观多方面的因素, 其危害严重。综上所述, 选择适当的方式断脐,认真做好脐部护理, 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防止交叉感染, 加强对产妇及家属的宣教, 可以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叶金艳,祝建军,杜玉梅.新生儿脐炎病原菌分析与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 10) : 1299- 1301.
  [2]杨秀菊,谢景玫,苏春勤.新生儿脐部消毒前后的细菌学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 4) : 392.
  [3]严洲平,翟军青,周岩.新生儿脐炎病原菌分离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3,36( 4) : 215- 216.
  [4]钟伟琼,黄晓燕.新生儿脐炎发生原因分析与治疗[ J ].现代医院,2006,6( 3) : 42- 43.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导致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基本的治疗手段之一,随着医疗水平和输液要求的不断提高,静脉穿刺技术是临床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功,我就如何做好儿科静脉穿刺护理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静脉穿刺;护理;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094-02  一、儿科静脉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隐患与应对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12月手术室1000例患者护理设定为对照组,分析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给予有效应对措施后,选择2014年1月-12月手术室1000例患者护理设定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室护理差错发生情况。结果:给予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并给予应对措施后,观察组手术室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1.2方法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新生儿科于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20例行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对比两组的PaO2、SaO2、PaCO2、pH水平以及治疗前后所有患儿的氧体积分、二氧化碳分压,并观察护理效果。结果:(1)治疗后,本组患儿的氧体积分与二氧化碳分压分别为(33.14±1.64)%与(39.64±8
期刊
【摘要】通过医学检验可以为医生提供有效的检验报告,为医生确认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本文就如何加强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供各位讨论研究。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076-01  临床医学检验环节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必须对临床检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进行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老年骨折后关节僵硬中的炼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11月于本院收治的老年骨折术后肘关节僵硬患者36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他们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87.5%)明显优于对照组(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对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次化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间需要初次化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2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则予以系统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儿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在突发性耳聋的治疗过程中,心理护理所发挥的作用。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3年7月到2015年2月的收治的9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这些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被分成了两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护理人员只给与对照组简单的药物治疗以及健康教育,而对于观察组则在前者的基础之上额外加上心理护理干预。随后对这两组的实际治疗效果以及听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与护理之后,相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留置胃肠减压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留置肠炎减压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5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比对照组的护理效果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8.3428,P0.05
期刊
【摘要】目的:对我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炎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探讨小儿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小儿支气管炎患者96例,随机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48例患儿在对其进行相应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普通的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相应的优质护理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对照组48例患者在经过相应的治疗护理之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门诊输液患者穿刺成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4年5月~2015年6月来我院门诊输液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统计记录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为95.0%,对照组穿刺成功率为82.5
期刊